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积水潭,走水路,一路向东,进通惠河,入京杭大运河,达江浙水系,入海可通四海。元大都里,8000多艘运河漕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经京杭运河而来的各国商品和南方粮货运抵积水潭码头,造就了从这里到德胜门一带的极繁闹市。 北京,自古以来,海通天下。 从安定门,经外馆斜街,过张家口,经恰克图,向南可达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向北可达乌丁斯克(今俄罗斯乌兰乌德)。清朝的北京城外馆地区,外国商人用...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对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成果进行了阶段性发布。2017上半年,北京市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和保护各时期古墓葬1300余座,出土文物共计3000余件(套),其中通州城市副中心新发掘的古墓葬有276座。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介绍,今年前5个月,北京市配合各类基本建设工程共完成考古勘探项目54项,勘探面积约660万平方米。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面积约16000...
土的文物,涵盖了从战国一直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可见所在地区的人类文明是延续下来的,没有出现历史断层。 存放 文物库房24小时监控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核心区出土的文物,大都存放在市文研所位于平谷的库房,在一家博物馆院内。北京晨报记者探访当日,博物馆正在进行改造,已暂停对外开放。 据尚珩介绍,选择这里作为文物库房,首先是因为博物馆具有足够大的专业场地,能够存放文物,不用再...
6月2日,《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正式出版发行仪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以及该书部分编写人员出席发行仪式。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编著,故宫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的一批北京城中轴线重要古...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内页应妮摄 6月2日,《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在北京故宫正式面世,它的整理出版实现了两岸收藏同时代北京城中轴线实测图的完美合璧。 1941年,为预防北平古建筑遭日本侵华战火焚毁,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谋划,由建筑师张鎛主持,历时四年绘制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北京城中轴线主要古建筑实测图,共测绘了115座古建筑合计704幅测绘图。宫苑广场有总平面、总立...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展板和部分文物 景德镇窑青花朵花纹象耳瓶(明) 2月24日的北京,晴空万里,春寒料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通州,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和大运河森林公园。 通州城东,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一片繁忙。在现场指挥部,习近平察看规划沙盘,观看视频短片,了解副中心建设理念、目标定位、文化保护等情况。 现场指挥部内,“副中心...
路县故城内的道路遗迹 从2016年2月至今,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通州区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仅去年就完成了101.3万平方米的勘探任务以及4万平方米的发掘任务,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汉唐窑址69座,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等文物万余件(套)。发掘出的上千座墓葬有何重大发现?汉代城址是如何找到的?...
考古人员回忆副中心工地考古发掘工作: 从2016年2月至今,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项建设不断推进,考古发掘工作也从未停歇。仅在去年,就发掘出战国至明清墓葬1100余座,发现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出土大量文物。昨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向记者回忆起过去一年的成果,坦言寻找路县故城最艰辛,而在发掘规格极高的汉代墓葬过程中,他们一度期待能够发现海昏侯级别的王侯墓葬。 大型汉墓占地300平方米 ...
12月14日,北京市文物部门公布的考古成果显示,今年在通州考古出土的汉代古城遗址和大型墓葬群,证明这里在战国至西汉时期便有大量人口居住。这也把以往人们心中通州自隋唐大运河开始的时间点,向前推进了近千年。 “这是北京文物考古系统今年最重大的发现,文物价值巨大。”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白岩说,出土的古城是一座典型的汉代县城城址,初步断定为当时的路城县址;在其周边共发掘出战国至清代各时期的墓葬109...
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杨斌表示,未来五年,将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决稳定房价。今年潞城棚改已完成2个村、1.8万人拆迁安置;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未来将建文物博物馆。 这是记者从正在进行的中共北京市通州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获悉的。 今年完成17个村、1.8万人拆迁安置 针对棚户区改造,通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完成了潞城镇棚户区两期17个村1.8万人的拆迁安置任务,仅用1...
通州千余年前即是宜居之地让历史就此改写,24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向媒体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的阶段性成果。 规模浩大的考古工作 今年2月26日至9月28日,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通州千余年前即是宜居之地让历史就此改写相关信息。 规模浩大的考古工作 今年2...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新发现 记者探访汉代路县故城遗址
11月24日上午,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11月24日上午,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平及相关单位代表出席发布会,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以来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总体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南部,区域面积达...
东汉甲字形前中后三室墓 图片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提供 瓮棺 图片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提供 算筹 图片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提供 24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向媒体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的阶段性成果。 规模浩大的考古工作 今年2月26日至9月28日,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城市副...
“要动土,先考古。”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文物部门从全国挑选了2000余人参与此次考古勘探,共完成100多万平方米的勘探任务,相当于142个足球场。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场考古“大会战”的成绩单。不仅出土了战国至清代文物万余种,还发现汉代古城遗址,证明副中心所在区域早在2000年前就已是宜居之地。 考古 2000人地毯式探查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