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从河北省沽源县文保所了解到,作为全国唯一一处元代贵族墓上享堂的梳妆楼元墓保护规划已经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这座元代墓葬的稀有实例将得到整体性修复保护。 梳妆楼位于滦河上游的闪电河流域,原被认为是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直到上世纪末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在楼内中央发现一座古墓,从墓中出土了具有元代蒙古族服饰特色的丝织品,从出土石碑上的文字推断,墓主应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阔里吉思。考古人员认为,梳妆楼实际...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4处先秦时期遗址。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4处先秦时期遗址包括2处新石器至商周遗址和2处商周遗址,进一步丰富了先秦考古学材料,对于认识和研究这一时期聚落环境与规模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渝东南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序列,以及研究该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传播路线、地域特点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据悉,此次考古调查还发现了商周至汉代文物点2处、汉代6处...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墓葬的穹窿顶已经露在外面 钱欢青 摄 市区东部又出土了一座古墓葬。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确定,该墓葬是一座大型元代墓葬,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化纤厂路和华能路交界口附近的丁豪蓝调国际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葬已经露了出来。墓葬的穹窿顶已经暴露在外,里面有积水,在穹窿顶内侧,还可以看到墓门尖顶。在施工现场,建筑方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本月20日,现场施工人员在挖地基...
记者今天从西安文物部门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西安市南郊的一处工地发现了元代墓葬,共计出土文物五十二件套。其中一件由大马、轮盘、车棚、车板和车轴组装而成的陶马车,堪称美轮美奂。 据了解,这件陶车马工艺精湛,轮盘直径约十五厘米,非常厚实,车轮外环部分为圆弧形,似给车轮上安了车胎;拉车的马高约十八厘米,神态安详,马鬃清晰可辨,马鞍两端各预留了一个小口,恰好可以用来固定拉车的车板。马车车板长约四十厘米,...
“昨天下午,村民发现有人盗古墓,昨晚我们村的10多名村民就自发组织起来看护。”昨日上午,在汝州市金兀术陵区一被盗古墓现场,汝州市纸坊乡姚楼村完庄自然村70岁的村民完颜聚山带笔者看了4米多深的盗洞。 完庄自然村是我市完颜氏后人的主要居住地,现有完颜后代200多人,是金兀术(完颜宗弼)的后代,传说中是为看护金兀术陵区定居下来的。3月29日下午,村民韩文学的妻子到麦田里锄草时,...
墓中的火炬纹样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工地上一座小山包被车轧出一个洞,洞内竟出现一座墓室,里面雕刻着色彩艳丽的精美图画。昨日记者从市文物考古所获悉,双桥区建新六队花场门的工地发现一座元代墓葬,墓室中雕刻有神秘的火炬状图案。 土包塌陷露出精美墓葬 据专家介绍,由于双桥园区平整土地,需要开辟出一条便道倾倒垃圾,便在建新六队花场门的小土包上施工。近日,一辆工程车开过小土包后,土包突然塌陷,露出一个...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重庆双桥区工业园区工地发现了一处具有罕见红彩风格浮雕的元代墓葬。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有关人员介绍,该墓葬是在重庆双桥区工业园区的施工中发现的,墓葬顶部有一处方形洞孔。经过初步考古发现,墓葬为石室墓,长约3米,宽约2.5米,内壁两侧均设有长方形壁龛,后壁壁龛略呈宝瓶状,并绘有火焰状彩绘图案。墓顶门楣雕刻缠枝牡丹,花上绘红彩。 考古专家指出,墓室浮雕绘有红彩在重庆地区已发现的元...
最近,考古人员在西安南郊朱雀路附近的两座元代墓中清理出来30多件黑色陶俑,粗犷的形象、剽悍的气质、鲜明的民族装饰,再现了当时人的生活面貌。 据介绍,这两座墓葬属家族墓,相距3米多远,都是“甲”字形墓,其中一座墓室长3米多,宽2米多,墓道长约2.4米,另一座墓相对小一些。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人员表示,两座墓葬各有3个耳室,墓葬中出土了30多件完整的黑色陶器,种类有马、...
近日,我市文物工作者在南郊清理了一处元代墓葬,出土不少黑陶随葬器物,为考古研究补充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这处墓葬在基建地槽中距地表7米余深处被发现,内有两座墓,两墓相距三四米,都为“甲字”形墓,墓室各有3个耳室。其中一座墓室长3米多,宽2米多,墓道长约2.4米,另一座墓稍小一些。两座墓虽然都是土穴墓并非砖券,且少饰无华,但是陪葬器物种类多、体量大、等级高,让人一时无...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日专电(记者 李泽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近期在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附近一经济园区地下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共清理发掘战国至元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墓葬385座。 这些墓葬中战国墓数量最多,有285座,其余为秦汉时期、魏晋时期和辽、金、元时期的墓葬。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永志介绍说,这次抢救性发掘收获颇丰,出土陶器、铁器、玉器、石器、铜钱等文物达500...
本报讯 2006年3月23日,济南市经五纬九路的35中建筑工地发现一处元代古墓。济南市考古所赴现场进行了清理,出土门柱2个,墓志1合,装饰品1件,另有钱币数枚。 现存墓葬位于地表4.3米以下,为石室墓,由墓室和墓道组成。墓道为斜坡状,残长3.9米,宽1.4米,最深处距现地表1.32米。墓道尽头有2个石雕门柱,高90厘米,自下而上由覆莲柱础、八棱柱和石雕石狮子组成。门柱后有砖砌的仪墙。墓室顶部遭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