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15日下午,《天上云霞——金文大师新春云锦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展览共展出160多幅由金文织造的云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惊艳,还非常“考眼力”。其中一幅《传奇》,正面看是山水画,从下往上看是一排字“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左往右看又是一排字,“从此再也忘不了你容颜”。 考眼力 不同角度风情各不同 别看金文60岁了,他的云锦作品可是非常“潮”!2007年8月,台湾首富...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历来被人们称为瓷中瑰宝,它以特有的那一抹艳红征服了所有的人。“釉里红”创烧于宋,发展于元,它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色。釉里红与其他瓷器比起来,釉里红的烧制难度极高,古代瓷工在制作釉里红瓷器时,要先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然后施上一层透明釉色后,再进窑在1300°C左右的高温中一次烧成。由于釉里红...
宋峤摄 腊八节即将到来,南京云锦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技艺中的老民俗,指尖上的老技艺”的活动。从24日到27日的上午九点钟,南京云锦博物馆还会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免费派发腊八粥。不仅如此,现场还有云锦手工挑花技艺表演、云锦服饰、秦淮灯彩、金陵竹刻、金陵绒花、南京剪纸、泥塑等各类表演,营造出了浓浓的年味。其中,云锦手工挑花工艺也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展示,该项技艺也是云锦技艺的核心。其原理简单地说...
本周六,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将举行。眼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周边地区正在进行环境整治。未来,这里将有一系列“大动作”。昨天,2014年南京城乡规划编制成果公示展在玄武门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举行,60个规划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江东门纪念馆”)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规划公示,成为最大亮点。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东门纪念馆周边地区,尤其是以纪念馆为中心的东西...
图片资料 自7月1日“晚清碎影——汤姆逊眼中的中国”老照片展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负一楼临展二厅开展以来,前往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甚至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展,影响颇大。7月8日下午,江南时报记者前往江宁织造博物馆,专访了今年4月20日刚刚上任的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南师大教授郦波。 作为全国的文化名人,郦波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一脸的疲惫,经常需要借着按压两边...
元代,贵族家盖的被面是什么样的?也像现代人一样,花样繁多吗? 昨天,“元代褐色地鸾凤串枝牡丹莲纹锦被面”在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复制,填补了元朝织品复制的空白。 南京云锦研究所专家王继胜说,古代的织机,没办法一口气织成2.4米长、1.6米宽的尺幅,只好织两幅一模一样的,然后,两个合在一起,把它们用针线一针针拼接起来。就连皇宫里,皇帝妃子们盖的被子被面都是拼接起来的。 贵气...
图为成功复制的明代云锦袈裟。中新社发 郑祚声 摄 落于福建宁德境内的支提山的千年古刹华严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创建于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素有“闽东东岳”和“佛巢仙窟”之称。寺内收藏的明朝皇帝御赐云锦袈裟,又称五爪金龙袈裟,估价达千万元之巨。曾经历明正德年间古田鸡啼寨张包奴起义、嘉靖年间倭寇之患、文化大革命3次劫难,被赋予传奇色...
在个性化阅读已成为阅读主流的时代,如何才能快速读懂一个城市的民风民情?昨天,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正式亮相,精美的画面配合简洁易读的文字,让读者可以轻易触摸南京的文化根脉。 这套丛书以南京地区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为题材,中英文对照,第一辑共10册。其中《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全览》对南京“非遗”概况进行综述,特别是书中附带的南京&...
中新网南京7月5日电 (记者 唐娟)5日,记者了解到,由南京云锦研究所高级工艺人员纯手工设计、织造的首批特种邮票《云锦&S226;真金团龙》正式面市。 南京云锦起源于距今1500多年前,因其绚丽多姿、灿烂如云霞而得名,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而居中国四大名锦之首。被古人称作“寸锦寸金”的云锦,因其工艺水平最高兼“织金夹银”的特点,成为最珍贵的丝织品。...
本报5月11日讯(通讯员 刘圆圆 记者 邹靖方)作为我国“非遗”题材的首套“龙头票”,《云锦》系列邮品今日正式发行,全省各邮政网点今天开始正式对外销售。 《云锦》特种邮票一套三枚加一个小全张,面值每枚1.2元,主题分别为“真金团龙”“一品鹤补”和“吉庆双鱼”,分别代表皇家文化、致士文化、吉祥文化。 南京云锦,因其绚丽多姿、美如云霞而得名,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体...
2011年5月10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云锦》邮票一套3枚,这是继1969年《长江大桥》邮票发行以来,相隔42年后,又一套代表南京文化符号邮票的发行,是属于南京自己的邮票。这套邮票还未正式发行,就引得众多邮迷翘首以盼。《云锦》邮票作为我国“非遗”题材的首套“龙头票”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值得邮迷期待。本报独家采访了南京市邮票公司的汤经理。据汤经理介绍,这次发行的《云锦》邮票亮点多多。 亮点一:珍...
福建宁德华严寺的镇寺之宝——五爪金龙袈裟近日被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复制,7月2日上午,这件宝物的复制品完成了交接仪式,目前已被移交至华严寺。五爪金龙袈裟全称“明万历御赐支提寺大迁国师五爪金龙紫衣袈裟”,据传是明万历21年御赐给大迁国师的宝物,原有4件,现仅存1件。此次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成功复制,不仅使得原件能够平安相传,也为云锦工艺提供了范本。 前后观摩三次方才动工 据南京云锦研究所技术设计部主任...
中新网南京6月12日电(记者唐娟)12日,“佛顶真骨”、“感应舍利”重光盛典在栖霞寺藏经楼举行。为此南京云锦研究所特别赶制了 “云锦织金孔雀羽阿育王塔”和“云锦织金孔雀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两幅云锦作品。 2008年7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大报恩寺遗址发掘时,却意外挖出北宋长干寺地宫中一个铁函。距今已...
日前,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与会代表经过讨论和研究,通过了全球76个申报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端午节、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剪纸、书法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一个申遗成功的项目背后都有一个值得书写的故事,其中,3度冲刺、历时8载,南京云锦的申遗之路,就走得格外不易。 面临...
“文化不能为个人服务,带传承人比得金奖更重要。”听不见声音,耳朵上戴着助听器的61岁省非遗传人邬悉尔,日前得知云锦申遗成功的消息,备感振奋,昨天带着他宝贵的创作资料,来到昔日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南京云锦研究所,王宝林所长郑重地接受了捐献。邬悉尔先生表示,他要把自己一生总结的云锦绘画技艺,传承下去。半毫米功对于云锦很重要1986年,见证1957年云锦研究所成立的云锦老艺人朱枫大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