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8日上午,副市长王振宇主持召开陶寺遗址保护利用推进会,专题研究陶寺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市政府办公厅、市文物旅游局及襄汾县政府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襄汾县负责人汇报了陶寺遗址博物馆、综合展示中心项目推进情况。 王振宇强调,陶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是落实我市“十三五”规划,建设“旅游强市”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县(市、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以时不我待...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临汾市市长岳普煜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临汾将在疑似古尧都的陶寺遗址建博物馆,集中展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陶寺遗址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考古研究表明,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陶寺遗址具有完备的都城功能,已进入早期文明社会,比河南二里头文化还早约500年,成为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核心的重要...
“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王益人告诉记者。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内,新发现了46处旧石器时期原地埋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内发现大量石制品。专家介绍说,这些发现,不仅扩大了丁村遗址的分布范围,使丁村遗址文化埋藏类型由原来单一的河流沙砾层,延伸到黄土地层,更为丁村遗址旧石器文化研究增加了坚实的依托。 在发掘现...
8月28日,山西省文化厅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共计202名。其中临汾新添21人,占全省新入选人数的10.4%,列全省第四名。截止2015年8月,临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已达116人。 此次公布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涉及非遗保护项目: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十大类。临汾占有8类。...
“中国”这个概念最初是由什么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工作队队长何驽说:“中国”应该由两个概念构成,第一个“地中”概念的出现,第二个概念“国”。国,不是狭义的城池概念,而是一个国家,国家社会形态。 2002年秋,在襄汾陶寺古观象台附近,考古工作者在一座中期大墓中发现竖立着一根木杆,上面涂有黑、绿和红色标记的漆,在木杆东侧壁龛内还发现了玉琮、玉戚。上世纪80年代,在早期墓葬中也发现...
尧到底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还是确有其人?其都城在哪里?近日,中国社科院、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国新办举办山西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宣布,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尧舜古国文明不再是传说,多年考古形成的一系列证据指向陶寺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遗址与尧都相当契合 发布会上,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全面介绍了陶寺遗址37年来尤其是近10年的...
图为葛培忠正在研究古瓷片。 平整均匀的釉面,纯净亮丽的釉色,精细者如脂如玉,滋润若乳,挂红斑者胎质细密,流淌自然,最具代表者粗看时温润质朴,细瞧后大有乾坤,釉面下密如雨点,形若蚁卵(蚂蚁蛋),亮似珍珠,惹人眼馋……如今,有几人知道临汾历史上辉煌过的古老瓷窑,又有几人知道那令人陶醉又爱不释手的临汾窑钧瓷!题记 当燃烧千年的窑火,在临汾大地上渐渐熄灭之后,那些古老的窑址也从辉煌走向没落...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出土玉鹿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由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2007年5月,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一个墓葬群的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史籍中没有丝毫印迹的西周封国——霸国横空出世,数量惊人的随葬品、风格独特的葬俗、精美的漆木器、最早的漆木人俑、发现最早的青铜灯、填补史籍记载...
石头是无言的诗,是无声的歌,在它静静的背后有着无数个传说。12月15日上午,荟萃了全国各地3000多块(件)奇石玉田的我省最大的奇石博物馆——临汾大藏石博园正式开园。 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合心出席开园仪式。尧都区区委、区政协负责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 中华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国赏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裴三龙作为我市的奇石文化研究者...
本报临汾11月6日讯 (记者 靳淑琴)今年临汾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全省三个第一,即非遗普查信息和线索数量全省第一、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评选数量全省第一、申报国家级名录项目数量全省第一。 今年3月份以来,根据山西省《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的通知精神,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了合理安排和精心组织,经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库认真筛选后,确定信息...
近日,在法显大师的故乡临汾举行法显纪念馆落成典礼。 1500多年前,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法显和尚历时15年,历经30国,写出不朽之作《佛国记》。为了纪念法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临汾于2007年10月奠基开工修建法显纪念馆。该纪念馆总投资200万元,主题展示内容包括:法显纪念铜像、取经线路沙盘图、法显求法漆雕连环画、法显著作以及一些相关资料的图片展,还有国内外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
山西临汾隰县小西天原名千佛庵,创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因寺内塑有天官仙界,并题有“道入西天”的字样,为区别于隰县城南的大西天佛寺,故被称作“小西天”,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3月30日凌晨,临汾市隰县“小西天”无量殿中五尊铜佛像被盗。案发后,山西省公安厅立即派出刑侦、技侦专家与临汾市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