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4月份以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邢台市内丘县城内一处工地上考古清理出北朝至隋唐时期窑炉遗址11座,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20万件,同时还发现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三彩瓷片以及鸳鸯筒足盘等珍贵文物遗存。 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员、内丘邢窑遗址考古队领队王会民介绍,在新近的考古发掘中,遗址区不但出土了瓦当,还有烧制瓦当的模子,其中出土的莲花瓣纹饰瓦当形制大,中间莲蓬逼真,规格很高,在古代应该是官府府邸...
今天,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目前该省共发现古代及近现代水下105处文物遗存疑点,其中,既有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 舰,又有1949年沉没的“重庆号”巡洋舰,还有1万年前的史前生物猛犸象、披毛犀化石、明代的沉船、近代失事飞机、客轮等。丰富的水下遗存表明辽宁也是一个水下文物大省。 辽宁海岸线漫长,从鸭绿江口西部至山海关老龙头,全长2178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
菊花岛发现的水下遗物。 “重庆号”巡洋舰。本组图片均由冯雷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发现我省古代及近现代水下文物遗存疑点105处,这些线索中有明代沉船、近代失事飞机、客轮,如1949年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曾沉入葫芦岛;绥中水域发现明代最先进的竹节炮;大连水域发现1万年前的史前生物猛...
菊花岛发现的水下遗物。 “重庆号”巡洋舰。本组图片均由冯雷供图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发现我省古代及近现代水下文物遗存疑点105处,这些线索中有明代沉船、近代失事飞机、客轮,如1949年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曾沉入葫芦岛;绥中水域发现明代最先进的竹节炮;大连水域发现1万年前的史前生物猛犸象、披毛犀的化石等。 省考古所第三研究...
7月21日,记者从海南省文体厅了解到,海南省文物部门通过多次西沙水下文物调查,已发现南海古代文化遗存和水下文化遗存123处,水下不可移动文物遗存39处。 根据西沙地理和文物埋藏现状,海南文物部门在西沙群岛按照60米等深线的范围将北礁、华光礁、玉琢礁、永乐礁等四个礁盘划定为遗址保护区。 海南省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省文物部门已经申请省级和国家级经费用于西沙群岛上的古迹维修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本报讯 (记者黄晶)记者从省文体厅获悉,经历多次西沙水下文物调查,考古人员迄今已发现南海古代文化遗存和水下文化遗存123处,已核定的水下不可移动文物遗存39处。 据了解,我省文物部门正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将在西沙建立海上监管平台,加大管理力度,稳步推进西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根据西沙地理和文物埋藏情况,我省文物部门在西沙群岛按照60米等深线的范围划定北礁、华光礁、玉琢礁、永乐环礁4个遗址保...
1956年出土的明代梁山漕船 记者黄中明 摄 菏泽古沉船 记者 张彤 记者昨日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项目日前签约,预计整个基地将于2014年建成。以此为契机,山东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水下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据有关人士估计,在全球海底散落着30...
记者昨日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项目日前签约,预计整个基地将于2014年建成。以此为契机,山东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水下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据有关人士估计,在全球海底散落着300万艘以上未被发现的沉船,仅在我国沿海海岸一带,就有超过2000艘沉船。青岛将...
没有任何污染的古盐场 “中午,村民们正在采盐,全村的人都在盐场忙碌,运盐的马有五十多匹,场面非常壮观!”3月21日,玉树州三普调查队队员索南旦周这样描述发现古盐场时的情形。 这座古盐场位于玉树州囊谦县娘拉乡多伦多村。“根据三普工作的要求分类的话,它属于近现代重要工业不可移动文物。”索南旦周介绍,盐场坐北朝南,东西宽235米,南北长281米,占地...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市32处文物古迹入选新一批省保名录。江苏省现有七个批次文物保护单位1090处,近几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不断扩大,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20世纪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大量涌现,大大突破了原有文物保护的概念和范畴。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大力倡导文化遗产保护。2010年,江苏省文物局正式启动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
山西田村圣母庙西王母壁画 我国各地至今已出土大量汉魏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棺等,它们以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汉代人的生活世界、信仰文化。 汉魏时期,西王母具有崇高的主神地位,西王母信仰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留下许多表现昆仑山和西王母的文物遗存,反映了当时西王母作为全国性信仰对象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对昆仑山和西王母的认识。根据地域、时期、材质等的不同,这些文物不同的表现手法富有趣味,值得研究。 ...
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洋接受本报专访 透露新西城规划思路 未来3至5年—— 大栅栏腾退修缮八成文物遗存 此外还将打造会馆名人故居产业集群 建什刹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日前,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洋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新西城正在谋划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新布局。 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内,将疏解大栅栏地区70%的人口,腾退修缮80%的文物和重要历史遗存建筑物,从北到南建...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文物局组织召开《石家庄市市域历史遗存保护规划》专家评审会,通过了《石家庄市市域历史遗存保护规划》方案。这意味着石家庄地区内的4929处文物遗存都将贴上“保护标签”。《规划》编制组对石家庄辖区内全部文物遗存进行了摸底调查,列入规划的文物遗存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价值较高的未定级历史文化遗存、重要工业遗产等。其中,在刚刚结束的石家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