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三峡库区奉节白帝城、万州天生城遗址等3个大遗址考古发掘顺利通过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 今年以来,市文物局、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相关区县强化协作,实施了奉节白帝城遗址、万州天生城遗址、云阳磐石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8890平方米。其中:万州天生城遗址发掘面积3100平方米,出土器物标本280余件,丰富了渝东地区民居建筑的实物资料;奉节白帝城遗址发掘面积3090平方米,基本掌...
10月1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为期半年多的白帝城大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 据了解,此次共完成考古发掘面积2690平方米,清理南宋至明清时期的城墙、城门等遗迹20处,出土文物300余件,南宋时期白帝城的城垣格局得到进一步显现。 出土铁雷让人感受战争残酷 “位于奉节县瞿塘峡口的白帝城,自古以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在宋蒙(元)战争时...
摘要:近年来,大遗址保护被纳入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赤峰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能够加大对赤峰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力度。文章详细分析了赤峰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的背景及条件,提出应通过组织机构、科学规划、增加经费、申请项目、加强宣传等措施,推动赤峰成功申报为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从而实现对赤峰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在着重保护的基础上为赤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获得更大...
来到三峡地区,不得不去白帝城。早在公元759年,诗仙李白便在此留下千古绝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秦汉立关建城到元代废弃,白帝城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大家所熟悉的刘备托孤、公孙述称帝、南宋军民抗击蒙元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曾在这里发生。 就在国庆前夕,考古验收专家组到白帝城大遗址考古发掘工地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组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
央广网重庆10月1日消息(记者刘湛 通讯员何燕 刘诗斌)重庆奉节白帝城大遗址考古发掘近日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验收。 据了解,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紫阳村,分狭义和广义解释:狭义的白帝城遗址仅指白帝山上修筑的城址;广义的白帝城遗址包含今白帝山至鸡公山前坡修建的历代城池。这些城池修筑在白帝山-马岭-鸡公山(古赤甲山)“两山夹一岭”的范围内,依山就势,据山围城。城址平面近“马...
7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对外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参事室日前组团专程考察内蒙古居延大遗址。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发布的信息显示,这是国务院参事室首次组团专程考察居延大遗址的重要活动,对于加强居延大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提升居延大遗址在“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考察团一行重点考察了居延汉代烽台、侯关、长城遗址、唐代边城遗址、西夏—元代黑城遗址,以及居延海...
2011年至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并完成的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在此对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大遗址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构成复杂的特征,最关键的是保护难度极大。中国的遗址绝大部分是土遗址,与土地关系密切,土遗址难以保存又比较容易被破坏,其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列出了100处大遗址的名单,《大遗址保护...
今天早上十点,奉节县白帝城大遗址考古公园正式启动申遗工作,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据了解,白帝城大遗址位于奉节县城和瞿塘峡之间的长江北岸,南至长江岸边,东西两侧分别以草堂河和梅溪河为界,包括白帝、鸡公、马岭两山一岭范围内的历代城址。启动仪式上,奉节县政府与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签订白帝城申遗战略协议,为白帝城景区申遗工作进行指导。 同时,大成殿、鲍公馆、耀奎塔...
近日,第三批江苏大遗址专家对丹阳葛城遗址现场考察。考察人员来自省文物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市考古研究所。 葛城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吴国城址,对确认吴国早期的政治中心、吴国城市的形制布局等诸多研究有重要意义,于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推动葛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丹阳市文广新局今年3月申报葛城遗址为第三批江苏大遗址。 专家们对葛城遗址保护...
6月10日,“一带一路大遗址保护论坛”在河南洛阳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共河南省洛阳市委常委王琰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参加论坛并致辞。论坛由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主持。 顾玉才在讲话中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系列讲话精神,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短板,切实保护好、发展好我国的大遗址,为推进...
5月15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村少数民族特征墓葬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在进行发掘工作。 近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具有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特征的墓葬群。从土层和出土器物判断,这些墓葬处于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距今1800年左右。随葬器物多数有铜或铁鍑、铁剑或刀、陶罐,有的还有玛瑙和绿松石串珠、铜镜、金耳环、银手镯等,这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具有一定的意义。...
近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具有古代游牧民族特征的墓葬群。从土层和出土器物判断,这些墓葬处于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距今约1800年。 墓葬群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村集中安置区工地,属于殷墟大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目前已清理出90多座包括商、汉、魏晋等多个朝代的墓葬。其中有18座不是典型的中原汉族居民墓葬。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文博馆员申文喜介绍,大司空村早在...
日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站在殷墟宫殿区以东的大司空村进行考古发掘。18座保存完整的匈奴墓葬在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的首次发现,丰富了殷墟文化的内涵。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片被揭露的区域下层为殷墟时期的遗迹,而在遗迹上层一个区域,发现了这些与殷墟遗迹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墓葬。它们葬排列整齐,墓葬形制相同,从出土的器物考古人员判断,这些墓葬晚于殷墟时期且与中原墓葬的形制内容有所不同。 中国...
第二届宁波文化产业博览会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论坛4月15日在宁波举行。演讲中,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西安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西安市和曲江新区在大明宫遗址保护过程中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创造了中国大遗址保护项目的成功典范。 论坛上,台湾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周功鑫博士和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后以《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为题作了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