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此卷绘松树、丹枫黄叶,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错落于溪岸石间。人物或促膝对酌,曳杖闲步,或凭栏观钓,或吹笛濯足。皴山以披麻融入带水斧劈长皴,山石以石青加墨渍染,受阳面露白,表现凹凸明暗,富有立体感。绘叶采夹叶法,加染花青、朱砂、藤黄,设色明艳。整卷笔精墨妙,意境更好。 画卷自题“太平时节英雄懒”,抒发满腔抱负,但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拖尾题跋者陆治、程大伦、顾德育、居节多为文徵明门生,另有王...
明宣宗御笔花鸟成扇 明清折扇盛行,一改宋元流行纨扇风气。明代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喜爱折扇卷舒之便,命工仿之;臣子们于端午时节获赐翰林名公书写格言的扇面,如沐仁风。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除沿袭宫廷端午赐扇传统,更于扇面亲洒辰翰。有明一朝,官员持扇、写扇风气随宫廷赐扇活动日渐盛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折扇质量均美,在盛夏特别规划“惠风和畅——折扇集萃特展”(7月1日-9月25日),重点包括...
吕佛庭逾51米长卷《黄河万里图》(局部) 10月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项画展,对于各类珍品汇聚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来说,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令人惊讶的是,展览仅仅展出了两幅作品。此次“名山大川——巨幅名画展”作为将陈列近三个月的展览,只是展出了张大千的《庐山图》和吕佛庭《黄河万里图》的两件作品。 为何只有两幅画?其实展览名字就告诉我们了——“巨幅”,张大千《庐山图》长...
张大千十米巨幅《庐山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项画展,对于各类珍品汇聚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来说,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令人惊讶的是,展览仅仅展出了两幅作品。此次“名山大川——巨幅名画展”作为将陈列近三个月的展览,只是展出了张大千的《庐山图》和吕佛庭《黄河万里图》的两件作品。 为何只有两幅画?其实展览名字就告诉我们了——“巨幅”,张大千《庐山图》...
清代官窑瓷器,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有万件以上,自康熙以至宣统,各朝皆有,惟精美之器,则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朝宝石红、青花、五彩、雍正朝仿汝、仿官、粉彩,乾隆朝的粉彩、斗彩、玲珑的透雕,以及三朝最精美的产品珐琅彩瓷,皆非后世所能仿做,可说是此类工艺美术登峰造极的杰作。本期选择几件与读者共赏。 清雍正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高9.2厘米,口径7.5厘米。宽圆直口,壶身较低呈短圆身,曲把,管形流...
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于10月4日中秋节当天正式对外开幕。展览将展出包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远宦帖》、韩幹《牧马图》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书画精品45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前向“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发来了全部45件展品清单,并详解展览看点。 晋·王羲之《远宦帖》卷 “国宝的形成”特展,共计选展45件,其中国宝级...
战国—汉玉璧,吉星福、张振芳伉俪捐赠。 玉料呈青色、半透明,体扁平、正圆形。内外两缘修饰突起素宽边。通体雕琢卧蚕纹,两面纹饰相同,琢磨精工。 中国玉器在新石器时代由于区域特色产生了北方玉器、中部玉器(包括东部西北部)、南方玉器三大体系。而南方玉器正是琮、璧、冠、佩的发源地。近年出土于余杭安溪乡的青玉璧,正反两面皆有图文铭刻, 从此开启了玉璧的神秘装饰美学之路。而本件玉璧的纹饰正是...
翠玉白菜(资料图) 台北故宫推出“视障观众多元友善服务”,除提供视障朋友撰写的口述影像语音导览内容,导览员受过专业训练,能以视障者容易理解的语汇去描述文物。杜宜谙摄 (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这个青花瓷上面有龙形图案,您可以摸一摸。摸完了如果再听语音讲解,可能对这件文物的了解就更深刻了。”在台北故宫讲解员的解说及触摸式介绍后,视觉障碍参观者点了头,露出...
究竟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谁收藏的“国宝”更多呢?这个问题有很多人问过我,我认为北京故宫所藏文物在总量上要远远超过台北,精品文物与台北相比则各有千秋。一起来看看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十大国宝PK吧。 北京故宫vs台北故宫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 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 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为故宫书画代表作品,...
到台北不可能不去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这里浓缩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其实这里还有8000多年的文化)文化的精髓。 导游介绍说,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最有名气的是清代永和宫瑾妃的随嫁嫁妆之一的“翠玉白菜”,大家一定要一睹真容。说句实在话,在琳琅满目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翠玉白菜”似乎算不得什么,因为在我的心中,还有比它重要得多的东西想要一睹真容,比如《散氏盘》与《毛公鼎》。 《散氏盘》又称...
龙泉窑,因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是浙江西南数百个窑场所生产青瓷的总称。宋代便已建立碧绿、莹润的龙泉釉色传统,元代、明代承续不辍,广受国内外各地喜爱;欧洲人甚至以戏剧中的美男子名“celadon”称之。 胎薄釉润、粉青无瑕的宋龙泉,厚重硕大的元龙泉,早为陶瓷赏鉴家所重视。明代龙泉窑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类具有微黄或乳灰的碧绿色、釉光滋润的作品,通常成形规整,满雕繁複图案,显然是特别讲究的精良产物;...
汉铜鎏金兽纹八子镜,彭楷栋先生捐赠。 圆钮、四叶纹钮座,钮座间饰云气纹,外以宽带纹与主纹分隔。主纹饰区由八星丁间隔为八区,以星丁纹为中心,外绕盘龙纹,形成像八个小镜子环绕在镜钮四周的结构。 并在这八子间装饰羽人、青龙、白虎、朱雀、独角兽、青羊及云气纹等等不可名状的祥云瑞兽,主纹饰区外缘环绕类似折磬纹的三角折曲纹,且将以上区域部分施以鎏金,形成金碧交辉的华丽意象。 镜边缘在宽带纹中...
这件是西周的毛公鼎,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该鼎于清代末叶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经多次转手秘藏,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时,差点被日军抢走,抗战结束后,毛公鼎回归故宫。 毛公鼎高53.8厘米,铭文中有阳文网格线,是西周中晚期制铭的习惯。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这是台北故宫的稀世珍宝“肉形石”,又被称为“东坡肉”。又被这是故宫所藏“巧作玉器”中,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 这块“东坡肉”高5.73公分,是一块天然的黄玉,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经过精湛的雕工,最后成就出了这样一块让人垂涎的“东坡肉”。人们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皮下肥瘦相间、肌理清晰、毛孔宛然。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以假乱真。人们看到它,似乎都能闻到东坡肉的香味。 ...
作为一家拥有庞大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收藏的机构,台北故宫线上虚拟博物馆也在逐步扩张——这间博物馆目前已将其庞大的实体收藏电子化处理成为70000张相片入库。 这70000张照片全部能从线上免费下载,并附带着关于藏品历史的信息说明。此次行动是台北故宫“公开数据图片分享计划“(Open Data photo-sharing initiative)的一部分。据BBC报导,尽管现在全世界已有相当一部分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