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9月22日从广东省消防总队获悉,从9月18日起至12月31日,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据介绍,此次检查范围是全省所有博物馆和文物建筑,重点检查三级以上博物馆等重要文物收藏单位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检查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安全疏散设施设置,文物库房与其他部位防火分隔是否到位;防火分区间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火分隔措施是否完整并保持有效运行...
“保护古建筑与发展文旅产业具有天然的关联。如果古建筑保护得好,文物古迹利用得好,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日,在《财经》杂志和秦森企业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如此表示。论坛上,各领域专家围绕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提出众多建设性意见。 “古建筑对于旅游的开发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这些年总的来看,成功的案例...
“臣闻‘上栋下宇’,《易》为大壮之时…”,李诫修《营造法式》时,在序文首句便提到了出自《易经·系辞》的“上栋下宇”一词,上栋下宇所指的,就是在中国古典建筑外观的组成部分中所占分量最重的屋顶。 屋顶形式多种多样,整体变化丰富多姿,最为直观醒目地反映着建筑设计的等级与技艺。本次,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营造法式》系列展之“上栋下宇”——《营造法式》屋顶制度特展于9月15日正式面向观众开放。本展览以《...
9月8日,以“传承·融合·新生”为主题的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文物保护、财经、旅游等不同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集聚一堂,探讨中国古建筑传承、新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主旨演讲 论坛上,6位中外嘉宾作了主旨演讲。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紫禁城正青春》为题,分享了故宫古建筑保护与利用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他说,一般做事讲究万无一失,而文物保护则是“一失万无”...
9月8日上午,由《财经》与秦森联合举办的2018中国古建筑论坛于北京开幕。本届论坛旨在深入阐释中国古建筑价值,总结创新技术应用手段,将活化利用理论与社会现代生活相联系,迎合时代发展,在不同领域做出自己的差异化亮点,以实现历史建筑价值的进一步挖掘。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等进行了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 ...
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省文物局从即日开始,在全省范围开展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督导检查。要求各级消防部门积极排查梳理相关部门对宗教寺庙、古建筑、博物馆的行业消防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工作建议措施,强化落实行业消防管理责任。 要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对宗教寺庙、古建筑、博物馆实施技术改造,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对宗教寺庙以及古建筑、博物馆举办祭祀、庙会、游园、展览等大型活动的,要督促主办单位落...
在岁月的长河中,中国的古建筑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特色的建筑体系,并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和再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城镇化的大面积建设,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保护利用亟需重视。 保护资金不足问题怎么解决?建筑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又该如何处理?8日在京举办的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上在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谈及古建筑保护,常常会有人认为,...
9月3日下午,“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修缮开工仪式”在故宫养心门前举行。自此,在经过两年多的文物记录、撤陈,文物残损病害的修复,古建筑勘察测绘、匠人培训选拔等工作后,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本次修缮范围占地面积约77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40平方米。根据养心殿区域现状和保护计划,修缮内容包括遵义门内的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3座文物建筑及其附属的琉璃门、木照壁...
8月27日,由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工匠基础培训考核总结暨研讨会”在故宫建福宫召开。“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是故宫博物院在古建修缮方面的首次尝试,即以保护的手段、研究的态度对待古建筑修缮,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还原和展现历史信息。根据《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总体方案》要求,所有参加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项目现场进行...
安徽省黄山市的老城区,横江、率水、新安江的交汇处,坐落着一条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街巷——黎阳老街。近年来,黎阳老街的面貌焕然一新:沿用徽派风格,结合现代设计,将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民居融入现代建筑群中,不但不违和,还多了不少时尚感。 随着我国文物保护政策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古民居得到保护与利用。黄山市作为古民居数量多、保留情况较好的地区,在保护和利用方面作出了不少有益探索。 ...
办人函〔2018〕7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直属单位: 为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油饰彩画传统工艺,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我局委托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举办古建筑油饰彩画传统工艺及修复保护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8年10月8日-11月16日,10月8日报到,11月16日疏散。...
易县古塔 修复被指破坏原貌? 该塔位于河北易县始建于元代 文保部门回应称会听取意见并进一步修改 近日,有网友发现河北一处元代古塔经过文保机构修复后,变得“很新”,认为相比于“修缮”前,这样的做法反而“破坏”了古建筑。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塔为县级文保单位,于今年6月份获得修复。修复施工方发布的文章中称,修缮前对塔身进行了考证。当地文保部门表示,一些修复措施是希望防止建筑渗水,修复本身...
在熙熙攘攘的临顿路上,许多体验完“苏式生活”的游客们会顺势转到安静的钮家巷,走进潘世恩故居中躲得一份清净,同时感受“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状元荣光。 从2013年11月立项,到设计、施工、文物陈设,一年多的时间,原先破落的潘世恩故居再次“重生”。苏州文旅集团将修缮完成的潘世恩故居,结合苏州独特的状元文化,打造成为状元博物馆、文创产品、文创企业为一体的古建修复样板工程,先后获得了“...
丁村民居位于襄汾县新城镇丁村,明代始建,清代续建,历时近400年,现存宅院33座,房舍498间。丁村民居与1954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的丁村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村民居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大体分北院、中院、南院、西院四大组,以村中心明代建筑观音堂为领首,以丁字小街为经纬,分落于北南西三方。这些民宅布局合理,建筑气派讲究,横径曲巷,院院贯通,连接巧妙,在建筑的时代风...
为纪念《中国古建筑行业年鉴》创刊4周年,进一步提高《年鉴》整体编写水平和学术地位,传承中华古建筑技艺和文化,2018年7月12日下午,由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古建筑行业年鉴》编辑工作会议暨《年鉴》2016发行仪式在北京福建大厦三楼举行,国家文物保护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导、国家级媒体近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