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26日“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亮相湖北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以来,人气不断攀升。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120件(套)文物集中亮相,展出壁画、大理石雕像、石膏铸像、青铜器、金器、玻璃器、陶器等珍贵文物。 本次展览被认为是两座千年古城——距今3500多年的盘龙城与距今2600多年的庞贝古城,跨越时空与国度的一次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此前,“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
每年春节长假,杭州的各大博物馆都是人气高峰,也各有拿手的看家本领。今天我们重点来说说两家新开的博物馆,第一个春节长假,他们凭什么这么热?扫一扫,围观春节文化消费的打卡热点。 去年12月28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正式试开馆(以下简称安吉馆)。这个春节它在记者的朋友圈里刷屏了:不少70后80后父母是举家出动,一条微信的九宫格图片根本不够发。 浙江自然博物院科普服务部主任兰国英告诉记者,从...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0日透露,新春伊始“兵马俑热”持续升温,2019年春节七天长假累计有479387人次参观该院,和去年同比增长3.88%。其中,大年初四(2月8日)接待观众11.4万人。创春节长假以来单日接待量和总接待量的历史新高。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 据介绍,面对近年参观人数的持续增长,博物院制定了春节长假接待...
我们这样迎新春 12岁的蒙古族小朋友恩和来,在3年前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每周末他都会到博物院进行义务讲解。今年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新春系列活动了。 “在博物院里,能够学习到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各民族的年俗文化,很多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我也会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同学们,更好地传承民族的历史和家乡的文化。”恩和来说。 在恩和来的带动下,家人、同学也在春节期间一同来到...
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浙江自然博物院观众人数共计16.6万人次,其中杭州馆接待观众6.9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1.2万人次;安吉馆接待观众9.7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1.6万人次。据统计,这些观众约70%为本地观众,全家老小一起到博物馆里欢度新春。也有不少游客是从浙江外地乃至上海、江苏、安徽、贵州、河南、四川等全国各地前来游玩的。 生肖特展年味浓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浙江自然博物院与台湾自然科...
春节期间,四川博物院为公众朋友们奉上了既有展现捐赠人挚友情和家国情的捐赠书画展、炙手可热的四川深厚历史底蕴的 "国宝"展和特别应景的"猪"文物图片展,还有官方授权的全球顶级IP动漫展,可谓来到川博就能感受到一场"古老"与"年轻"的对话。 此外,2月7日至8日期间,每天下午2点-4点,还为公众准备了可以现场报名的"展厅寻宝"活动。川博诚意满满,邀您博物馆里过大年,喜气洋洋迎新春! ...
春节将至,除了到紫禁城感受过大年的喜庆气氛,故宫博物院再为观众献上一份文化大礼。改陈后的钟表馆、珍宝馆令人叹为观止,现代的展陈方式和幽雅的灯光布景令珍贵文物更显璀璨夺目。 故宫钟表馆自20世纪30年代设立,先后以永和宫、奉先殿、保和殿东庑作为馆址。2004年9月底,钟表馆再次迁至奉先殿。经过十余年的展出,钟表馆展示设备日渐陈旧。根据故宫博物院展览计划调整,奉先殿钟表馆拟改为奉先殿原状陈列,奉...
为了加深两院的合作交流,丰富学习培训内容,依托双方合作的“跨越时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与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展”,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开展2018-2019年讲解员冬季培训。 作为创新培训形式的尝试,本次培训活动得到两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双方都希望通过这类合作,提升两院讲解员的业务水平和讲解技能,为实现讲解从灌输式向专家型转变打下基础,探索实践两院更深层次...
1月23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学术讲坛,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作题为《从文献记载到考古实证——秦雍城遗址80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学术讲座。秦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主持讲座,秦陵博物院党委副书记王润录、副院长张岩、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毕胜,以及秦陵博物院相关部门业务人员等听取了讲座。 田亚岐长期致力于雍城考古和雍城大遗址保护研究工作。此次讲座从城址区——循水而择都、陵园区——陵...
1月24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行业务汇报会,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院干部职工参加会议,汉阳陵5位参加对外交流、考察学习及业务工作的人员向全院同志进行汇报。 汇报前,汉阳陵博物院副院长陆武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中共国家文物局党组关于在全国文物系统开展向“改革先锋”樊锦诗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并与大家交流了向樊锦诗同志学习的个人感想,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积极向以樊锦诗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文物工作者学...
27日,山西收藏家田亦军王珏夫妇向山西博物院捐赠的44幅明清时期寺观壁画在该院展出,他们的捐献填补了山西博物院地上建筑壁画艺术的藏品空白。 2015年,田亦军王珏夫妇将壁画捐献给山西博物院永久收藏,在文保专业人员历经两年多的保护修复后,这些壁画终以展览的方式呈现。张云摄 “我从未设想过那些深藏在古树参天,红墙黛瓦中庄严庙堂上神圣道观里那携着古老华风、一对对一排排的佛道神仙、群僧...
1月21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乾清宫前丹陛上下树立起“天灯”和“万寿灯”各一对,作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的实景体验部分正式向观众开放。清代宫廷沿明代旧制,元旦(即今日春节)前后要在乾清宫丹陛上下各立一对天灯和万寿灯,乾隆五十四年开始在皇极殿各增立一对。按《国朝宫史》记载,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安设天灯万寿灯。天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撤出,万寿灯至正月十八日撤出。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
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莫高窟千年营建、千年持续,为全人类留存了一座多元文明荟萃交融的文化艺术宝库,至今保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群,是价值无与伦比的世界文化遗产。 河北博物院 为了让河北人民不必舟车劳顿远途跋...
1月11日,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研究中心在龙泉揭牌成立。这是继“故宫龙泉青瓷回家展”在龙泉展出后,龙泉再度与故宫博物院携手合作。研究中心将在龙泉窑遗址保护及青瓷藏品的研究、修复、宣传等方面紧密合作,借智借力推动青瓷文化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助力。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传承者,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强大的文创力量。历史上,龙泉...
2018年11月2日,一场千年之约在龙泉上演——故宫龙泉青瓷回家展在龙泉青瓷博物馆开展! 102件故宫珍藏青瓷国宝首次大批量走出紫禁城,回到故乡龙泉。开展两个多月来,迎来了海量参观者。 1月11日,故宫“掌门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来到龙泉,参观了这场千年一遇的展览,并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讲。 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研究中心在龙泉揭牌 1月11日上午,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研究中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