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邱贻生制作的毛猴栩栩如生。潘之望摄 社区:兴化西里 姓名:邱贻生 年龄:48岁 特点:毛猴迷 初入邱贻生的房间,就可以看到四周壁橱上摆放的近百件毛猴作品,而屋内各式的箱子中,存放着他22年来的作品。邱贻生说,除了在房地产公司做行政工作外,大部分业余时间他都在这个房间里,制作毛猴,思索它的故事,他非常享受置身毛猴的世界。 初识毛猴深深吸引 1987年,26岁的邱贻生在朋友家第一次看见...
11月29日,工作人员正在搬运新增的馆藏标本—梅花鹿。 记者 梅垠 摄中药博物馆里不仅有天麻、獐芽菜等药材标本,还有梅花鹿、海龟、扬子鳄等立体动物标本……记者12月1日从市科委获悉,由市中药研究院承担的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庆市中药博物馆馆藏物品的收集与整理研究”日前通过验收。 经过3年的项目实施,此次中药博物馆新增了道地产区代表性...
上世纪远去的“神话” 大跃进时陕西安康的一首《我来了》,在全国传诵,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公社食堂要吃猴头、燕窝、海味 “大跃进”中,中央一些领导干部到基层宣传、描绘共产主义人民公社的美好前景,以鼓励人民的奋斗精神。当时国务院一位副总理在河南...
任金生在制作毛猴。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任金生的毛猴作品。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提到毛猴,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动物园里的一种猴子。其实,毛猴是一种用蝉蜕等中药制成的手工艺品。虽然这种民间手工艺发源于北京,但却在天津生根发芽得到发展。由天津市民协推荐参加本报“寻访天津民间手艺绝活”活动的河北区市民任金生是工艺毛猴的第四代传人,2011年工艺毛猴技艺入选河北区非物...
野山参拍出千万天价,虫草价格堪比黄金,不少人动了收藏保值的心思 名贵中药真的“越藏越值钱”吗 近年来,名贵中药的身价暴涨,不断刷新人们对其“值钱程度”的认知—— 1克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一粒10年前生产、原价300多元的安宫牛黄丸,在网上拍出2万元高价;中国首届世界收藏级人参专场拍卖会上,收藏级野山参最后拍出1000万“天价”,创名贵中药材收藏品价格历史新高。 中药...
野山参拍出千万天价,虫草价格堪比黄金,不少人动了收藏保值的心思名贵中药真的“越藏越值钱”吗记者 何梦青 实习生 张洋洋 许睿清 近年来,名贵中药的身价暴涨,不断刷新人们对其“值钱程度”的认知—— 1克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一粒10年前生产、原价300多元的安宫牛黄丸,在网上拍出2万元高价;中国首届世界收藏级人参专场拍卖会上,收藏级野山参最后拍出1000万“天价”,创名贵中药材...
中药材收藏价值存疑别凑热闹 95年野山参,400万元成交;115年野山参,拍出628万元;325年野山参,天价1000万元成交!据多家媒体近日报道,北京日前一场“首届世界收藏级人参推介竞标会”上,两棵过百年参龄的野山参拍出天价,有报道甚至惊呼“这是否宣告野山参收藏时代到来?”然而,这并不是中药材首次被冠上“收藏级”名号,风头与野山参并驾齐驱的还有近...
端午节的关键词,除了包粽子,恐怕就是买艾叶了。这两天的菜场早市上,艾叶菖蒲特别抢手,一个小小的摊位一个早市就卖掉了500把。 熏艾叶、挂艾草,是传统端午习俗,但是艾叶要怎么熏效果才更好?有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论证? 艾叶驱蚊包卖断货 昨天上午10点,还没走进东新路菜场,就看到许多市民一手拎着刚买的菜,一手拿着两根艾叶走出来。循着艾香寻找,果然见到一个摊位前围满了顾客。仔细一看,一根菖蒲和两根艾...
作为沪上中医药行业首家“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于近日正式开馆。来自市相关政府及中医药行业的领导为“童涵春堂博物馆”开馆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面积近千平米,它由“童涵春堂名医馆” 和“中医药展览馆”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童涵春堂名医馆&rd...
11月30日,步长制药、梧州制药两家中药龙头企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报道见八版)宣布,实施产销合作新模式,合并销售体系,共享销售网络,以期实现产销双赢,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 广西中恒集团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步长制药集团“结盟”,将销售队伍和经销商网络一并交由步长制药集团旗下山东步长医药销售公司管理运营,双方将在今后5年内共享产品销...
在戏剧艺术中,“药名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它巧妙地把中药名称和药物性能及疗效,运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行当加以编排,使药物人格化。 谈起“药名戏”,自然要说到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汤显祖21岁中进士,官及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因得罪了上司连连遭贬,他向朝廷辞官,以平民身份潜入百姓之间,过着自由自...
文人墨客把数字命名的中药巧妙地写成对联,别有一番情趣,令人拍手叫绝。下面略举两则,以飨读者。 古时候,有一穷秀才,在过年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这副对联的上联是:“二月兰、三白草、四叶参、五味子;下联是:六神曲、七叶莲、八厘麻、九里香。”读后令人拍手称快。为什么?联中用了八味中药,而且都是用数字命名的中药,但是唯独没有用“一”和“十...
中药有配伍禁忌,这是人们或多或少都知道的。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首先提出了“勿用相恶相反”的用药配方理论,后世医家则据此提出了“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并流传至今……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芜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这就是有名的“十八反...
渊源:中药美容历史悠久 过多工业文明的侵蚀,太多化学物质的危害,使人类渴望走进大自然,与自然母亲肌肤相亲,从大自然中汲取天地之灵气,获得健康与美丽。在这股回归自然的浪潮中,古老的中药重新焕发了青春,中药美容开始成为时尚。 相比西方仅有百余年的化学化妆品历史,人们惊奇地发现,早在几千年前,古老的中国人就开始崇尚中药美容。 早在殷纣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使用锡粉作妆,并用燕地红兰花叶捣汁凝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