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日,慈溪市文物、城管、国土、法制办、桥头镇等部门联合,依法对长期占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上林山庄”及其附属建筑进行了拆除。 “上林山庄”位于桥头镇上林湖村上滩头,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违建面积达239.92平方米,是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违章建筑,也是拆除难度最大的一个点。该建筑长期占压遗址,不仅严重破坏了窑址原始堆积,且对周边整体环境和风貌都有极大影响,违...
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也是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全国的窑业中心。后司岙窑址作为上林湖越窑遗址中最核心的窑址,产品中秘色瓷比例高、质量精、种类丰富。2月25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以及湖南、江苏的考古学者,对后司岙窑址的发掘成果、秘色瓷的产地和遗址的保护展示等问题进行论证。专家认为,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解决了陶瓷研究中秘色...
2月24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一行考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考古发掘现场。 单霁翔对后司岙窑址考古发掘所取得重要成果表示祝贺,希望上林湖越窑窑址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能够制定出详细方案,并在今后工作中有计划地推进,通过考古发掘、通过学术研究、通过科学展示,揭示出这一段历史文化,形成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景观。 在窑址现场参观之后,单霁翔一行前往上林湖越窑工作站,仔细观察了出土的包括秘色瓷在内...
2月25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溪市人民政府主办、慈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考古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于慈溪顺利召开。本次考古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分为两部分——考古发掘现场考察和学术论证。 考古发掘现场考察阶段,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建明向与会专家现场详细介绍本次考古发掘所采取的考古工作方法、揭露出来的遗迹遗物情况以及本次考古发掘在越窑研究史上所取得的重...
2月25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单位的考古专家学者齐聚慈溪上林湖,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了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成果。 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也是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全国的窑业中心,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1世纪中国青瓷烧造技艺的最高成就。后司岙窑址作为上林湖越窑遗址中最核心的窑址,...
昨天,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我省首个内水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已经圆满结束。 上林湖地区在1957年建造了上林湖水库,水库建成前的上林湖水域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建成水库后,水域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本次水下考古调查最终发现了凸露于现存湖床表面的多处圆形窑炉、近现代沉船、建筑基址、道路、水下台地以及长约130米高约3米的古水坝、疑似古河道等类型丰富的水下...
上林湖遗址航拍正射影像图 2016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我省首个内水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圆满结束。 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是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筹指导与合作推动下,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队实施。 后司岙窑址 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是唐宋时期...
为了配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探索秘色瓷的产地和唐五代时期宫廷用瓷的来源与生产管理状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溪市文管办于2015年10月-2017年1月对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揭露包括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在内的丰富作坊遗迹,清理了厚达4米多的废品堆积,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 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以后司岙...
12月6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来到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调研海丝申遗工作推进情况。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宁波市文广局副局长孟建耀,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等领导陪同调研。 刘曙光副局长一行首先实地调研了后司岙窑址考古现场。在听取了省考古所关于秘色瓷、瓷质匣钵等考古新发现的详细介绍之后,刘曙光指出,上林湖是秘色瓷的主要烧制地,遗产价值极高,在海丝申遗中具有重要地位,慈溪要充分利用...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该规划是国家“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的指导性文件,公布了“十三五”时期重要大遗址152处,浙江有5处遗址成功入选,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位列其中。 今年早些时候,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列入我国2018年“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预备名单。当前,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保护、展示和整治等各项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按计划有序推进,上林湖...
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始见“越窑”之名,但越窑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为广泛的瓷窑体系,不仅是汉六朝中国南北瓷业之翘楚,亦为唐代六大名窑之魁首。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宋以前瓷窑的统称。 根据考古调查,上林湖东汉、三国时期的瓷窑址有11处,这表明自东汉时期起,遗址区域内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青...
日前,记者从市申遗办获悉,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整治方案》《上林湖越窑遗址展示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上林湖(荷花芯、后司岙)越窑遗址抢救性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等三个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原则同意所报的三个方案,同时对各方案提出了相关修改意见。 《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整治方案》在对上林湖越窑遗址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发掘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窑址点的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和展示、对背景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展示上...
在清脆悦耳的青瓷瓯乐声中,国内首部瓷文化微电影《青瓷乐梦》于上周日在慈溪举行了首映仪式。 短短15分钟里,青瓷瓯乐成为贯穿全片的主线。影片改编自“最美外教”南希在慈溪实现音乐梦想的真实经历。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音乐学院读研期间,美国女生南希通过中澳教育合作交流项目来到慈溪任教,担任音乐和英语教师。热爱东方音乐的她陶醉于瓯乐的魅力。在慈溪友人的帮助下,她潜心学习瓯乐乐器制作和演奏弹唱,成...
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越窑青瓷,举世闻名。而南宋以后,上林湖畔传承千年的瓷业逐渐凋零,只留下了百多个古窑遗址。 这是中国目前烧造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向世人展示了越窑崛起、繁盛、衰落的完整历史,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泉州牵头,联合宁波、南京等城市,全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遗,并确定为2018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日前,慈溪市网络文化协会组织部分热心网友开展了“沿着上林湖足迹,慈溪网眼看慈溪”活动。网友们先后参观考察了上林湖越窑遗址考古现场,正在建设中的上林湖越窑博物馆(暂名)以及青瓷文化创意园基地。 网友们首先探访了上林湖越窑遗址现场,并听取了慈溪市文管办工作人员关于越窑历史的简介,以及荷花芯、后司岙窑址的概况和考古进展情况。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上林湖越窑博物馆预计年底可完成土建施工,明年上半年进行装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