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日报记者 吴彬摄 昨天是位于夫子庙景区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免费开放日,早上6点半就有市民冒雨前来排队,人群一度排到了建康路3号线地铁站。博物馆提前做好预案,200多人在岗服务,保证“参观免费 服务不免值”。 “平时我们是9点开放,但8点多钟,我们一看人太多了,都排到了市中医院那边,立即提前开馆。”科博馆馆长冯家红告诉记者,虽然昨天下雨,但市民对科举博物馆的热情非常高涨,一整天都在排队,...
在被仿膳饭庄占用近60年后,北海公园260多年古建筑群漪澜堂的部分区域5月18日作为景点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游客不仅可欣赏漪澜堂独特的建筑风格,还可观看历史文化特展,了解其历史文脉和丰富底蕴。 漪澜堂是北海公园琼华岛北侧的一组庭院古建筑群,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仿照江苏镇江金山寺建造,背依琼华岛,面临太液池,整组建筑占地面积6783平方米。景区内包括漪澜堂、碧照楼、道宁斋、远帆阁...
日前,记者从石景山区了解到,作为模式口文保区修缮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位于模式口大街的田义墓及西老爷庙两处文物修缮工作已正式启动。田义墓景区施工期间将暂停对外开放,墓园部分将于7月1日恢复开放,陈列展室将于明年2月4日恢复开放。 田义墓位于模式口大街西侧临街,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属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5月1日开始,修缮工作正式开始。施工人员介绍...
让观众动手拼出“镇馆之宝”、制作动漫进行考古科普……一个个灵动的创意让以往面孔严肃的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变身观众的知心伙伴,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着近年来各级博物馆引进新的文化理念,运用高科技等手段创新博物馆传播方式的丰硕成果。 巧用“斜坡效应”培养忠实“粉丝” 拼出“镇馆之宝”、上手修复文物……浙江省博物馆至今已免费开放13年,今年又启动首届“观众节”。 “博物馆免票不是一免了之...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安达森洋行,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建设成为“故宫南迁博物馆”及“故宫研究院重庆分院”,并于今年10月完成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 安达森洋行由瑞典商人安达森在19世纪末重庆开埠初期时修建,地处长江岸边,依山而建,由8栋建筑组成。 5月17日举行的重庆文化遗产宣传月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个世纪30年代,为保护故宫文物安全,不少文物经汉口秘密运入重庆,...
历经4年多建造、设计、施工的海南省博物馆二期,5月18日正式开放与社会公众见面,展出文物1272件,当中最为亮眼的展品是在西沙群岛发现的“华光礁1号”沉船遗迹和遗物。 据了解,于2008年底开馆的海南省博物馆是该省唯一的综合类现代化博物馆,占地60余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包括陈列展厅、文物库房等设施。此次开放的博物馆二期工程从2012年11月起动工兴建,展厅于2017年4月3...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在故宫,观众们“裁龙袍”“绘陶瓷”“画故宫伞”,让文物在年轻人手中活了起来;在首都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举办了“美 好 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展出1995——2016年考古新发现的360件(套)展品,来自21个省(市、区)的49家文博机构,绝大多数展品从未在收藏地以外的地点展出过;在网上,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把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兵...
重庆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手斧吸引市民参观、拍照。 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摄 昨天,大渡口区博物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在这里可看到重庆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手斧、全国第三大的东汉陶棺、柳叶形的战国青铜剑等200余件馆藏文物。 一把手斧成为镇馆之宝 大渡口区博物馆位于钢花路302号,有2099平方米。考古证明,大渡口是重庆主城人类最早的居住地,是主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从旧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这...
5月18日,观众在海南省博物馆参观“华光礁I号”的出水文物。 首都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让观众动手拼出“镇馆之宝”、制作动漫进行考古科普……一个个灵动的创意让以往面孔严肃的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变身观众的知心伙伴,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着近年来各级博物馆引进新的文化理念,运用高科技等手段创新博物馆传播方式的丰硕成果。 巧用“斜坡效应” 培养忠实“粉丝” 拼出“...
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在故宫,人们“裁龙袍”“绘陶瓷”“画故宫伞”,文物在年轻人手中活了起来;在首都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举办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展出1995——2016年考古新发现的360件(套)展品,来自21个省(市、区)的49家文博机构,其中绝大多数展品从未在收藏地以外的地点展出过;在网上,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兵马俑首次呈现给...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在长沙博物馆开幕。新石器时期南方最精美的彩陶彩绘鸟纹双耳罐、商周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乐器象纹大铜铙、彰显“唐风妙彩”魅力的唐代长沙窑等千余件(套)文物集中展出,向公众讲述着古城长沙的故事。 该陈列是首个系统展示长沙地区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也是长沙博物馆基本陈列,分为“湘江北去——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和“中流击水——长沙...
首都博物馆“全国考古成果展”今起开放,360件(套)珍贵文物横跨史前到明清。程功 摄 5月18日当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近百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百余项主题活动面向公众展开。在故宫,老少观众拿起画笔、软陶,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紫禁城”;在首博,360件(套)精彩文物,横跨史前到明清,不仅展现了近20年中国考古的辉煌成果,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 据市文物局不完全统计,今年博物馆日...
历经4年多建造、设计、施工的海南省博物馆二期,18日正式开放与社会公众见面,展出文物1272件,当中最为亮眼的展品是在西沙群岛发现的“华光礁1号”沉船遗迹和遗物。 据了解,于2008年底开馆的海南省博物馆是该省唯一的综合类现代化博物馆,占地60余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包括陈列展厅、文物库房等设施。此次开放的博物馆二期工程从2012年11月起动工兴建,展厅于2017年4月30日...
明天,温州博物馆历史厅——“温州人——一个生存与发展的故事”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温博“温州人——一个生存与发展的故事”基本陈列在经历了十年的周期后,于2015年正式启动提升改造。2017年1月21日完成提升改造并对外试开放。 让文物活起来,让丰富的馆藏文物尽可能的“出场”,以物鉴史,串联起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内在联系,用文物讲好“温州人”的故事,用活态新颖的手法让展览鲜活起来。这...
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地区将开展102项主题活动,其中包括47项展览、13项讲座、42项活动。据北京市文物局介绍,5月18日当天,北京将有97家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包括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覆盖整个北京城。 5月9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市文物局承办的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