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划拨中国法院博物馆文物移交活动在中国法院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将6件商周时期青铜器划拨给中国法院博物馆作为永久馆藏。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移交活动上致辞,并参加座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为划拨文物揭幕 周强感谢国家文物局对人民法院文博事业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党的十八...
一组发现自民间、发现时画面已部分受损的清代八扇屏《耕织图》,经过精心专业修复,在山西博物院与观众见面。 记者看到,这组文物被修旧如旧,画面远近有序、点面结合,清代农耕生活祥和、有趣之气息扑面而来。画风古朴精美,信息量大,细节丰富。比如,一户农家正在桌旁备纺,用竹竿高高挑起的布篷下,微风徐徐,夫妻二人低眉柔眼,似在低声细语,一旁两个幼儿争相伸出手去,要拿桌上的棉花玩耍。画面中,绿树繁花凹凸有致...
10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学术讲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作题为《玛雅名城科潘考古记》的学术讲座。秦陵博物院副院长张岩主持讲座,博物院相关业务人员听取了讲座。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曾提出:“中国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实际上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产物。我们把这一整个文化背景叫作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中美地区文明走过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整个中美洲对玉器的...
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的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9日上午正式向公众开放。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沿续历史长、窑场多、分布广、产量大、具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大窑龙泉窑遗址作为龙泉窑的核心产区,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宋代到明代,这里出产的龙泉青瓷一直作为大宗商品,通过陆路和海路出口到亚非欧三大洲的5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地交...
2018 年 10 月 27 日上午,由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秦皇岛市文广新局主办,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承办的“瓷魅石韵--福建德化陶瓷与寿山石雕艺术作品展”在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临展厅隆重开幕。 开幕式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沈朝阳主持,市文广新局书记乔树荣致辞,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执行馆长黄文明讲话。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李甲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青年大师郑金星、 福建...
展览现场 近日,清华大学主办的“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成果展在山西运城市的永乐宫内开展,该展览旨在宣扬保护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漆器髹饰技艺。而与展览相得益彰、甚至更为吸引人注目的是精彩绝伦的永乐宫壁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凇认为,山西现存大量的宋、元、明、清寺观壁画不仅体现着审美艺术,还蕴藏海量的历史信息,为解读中国文化的演变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展...
图说:绮春园清夏斋流杯亭基座 官方图 今天是圆明园罹难158周年纪念日。百年前,无数珍贵文物流离失所。截至今天,8万余件流散文物重回母亲的怀抱。在圆明园天心水面,首场“回归圆明园流散文物展”向游客们诉说着社会各界为促“文物回家”所付出的汗水与成绩。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自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回归的37件重要石质文物,并将作为常设展免费对游人开放。展览共包括2件二级文物和6件三级文物,它们当中不少...
挥毫落纸生云烟(毛笔) 关于文化的研究和争论,许多年来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除了人们曾经提出过的文化分类方法之外,笔者觉得,“刚柔”也不失为一个文化分类的角度。 如果把文化分为“刚性文化”和“柔性文化”两种类型,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属于柔性文化。就两种不同文化的特点来说,刚性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坚守观念的边界,知识领域的界限分明,不...
图为:慈善寺的工作人员昨天正在进行最后的清理打扫工作。(记者 吴镝/摄) 记者昨天从北京石景山区获悉,经过半年的文物修缮,慈善寺院内修缮工程已如期完工,将于后天重新对外开放。修缮后的慈善寺文物本体得到保护,改善了游览环境,门票价格也将维持成人票8元不变。 慈善寺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坐落于石景山区西部天台山之上,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是一座集佛、道、民间诸神为一体的寺院,共有房舍100余...
一个人,一座山,4234幅岩画,11年。 老魏已经数不清自己沿着曼德拉山走过多少遍,鞋磨破了十几双,摩托车骑坏了四五辆,每一块岩画的位置老魏都熟稔于心,用他的话说,在山里“闭眼睛都能走一圈”。 老魏名叫魏政鸿,今年67岁,老家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固日班呼都格嘎查。2007年赶上退牧还草,老魏卖掉家里的牲畜,来到40公里外的曼德拉山做起了岩画管理员,一干就是11年。“最开始一个月500块钱...
“2018沈阳艺术节”现场,大型原创舞剧《天齐儿》。于海洋摄 随着“盛京赋”之大型原创舞剧《天齐儿》29日晚登台沈阳“大钻石”,历时一个半月的“2018沈阳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在盛京大剧院闭幕。 “2018沈阳艺术节”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与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举办,充分展示了艺术节对国际化、专业化、开放性、融合性和惠民性的执着追求。期间,吸引了70多家中外演出团体,推出6...
10月25日,首届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巴西博物学院、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印度国家博物馆、南非迪宗博物馆等的有关负责人和代表出席会议。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欢迎词中说,本次会议是金砖五国博物馆界交流合作的一座里程碑,希望进一步推动各国博物馆资源互联互通,助力文化领域合作朝着更深、更远、更广的方...
西城区昨天成立“遗产活化城市联盟”,区文委主任孙劲松透露,西城区今年将启动52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明年上半年进入腾退收尾阶段。腾退完成后,52处文物将以教育基地、博物馆、城市会客厅等各种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孙劲松介绍,截至昨天,西城“十三五”计划中第二批文物腾退项目的14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有11处完全腾空,包括京报馆、五道庙等。剩下的三处为会贤堂、真武庙、永兴庵,均只剩下一户就能完...
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半年多的发掘,安徽肥东刘小郢遗址野外发掘工作顺利完成。目前遗址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发现了房址、墓葬、灰坑等重要遗迹80处,出土了石器、陶器、铜器等小件器物130件。 为适应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的发展需要,刘小郢遗址首次使用“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对发掘的遗物和遗迹进行实时填写、实时上传、实时审核,大大提高了工地资料采集的及时性和便利性。而且对于遗迹和出土...
10月25日到28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记者在文博会现场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视觉呈现技术被运用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 在新闻出版广电展览上,这块长19米、高3米的大屏幕播放的影像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这部数字影片叫《穿越时空的大运河》,它由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完成基础创作,再通过三维动态成像技术和二维图像相结合的手法制成数字影像动画,还原了明代大运河通州段的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