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8日是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德清县博物馆推出了“家住吴越山水间 纵览德清七千年”流动博物馆活动,巡回展览首站来到了德清县第四中学。在校方的积极配合下,“流动的博物馆”迎来了第一批观众,同学们对这些就在他们身边的文物古迹有了更多的了解。学校领导表示,这种“流动的博物馆”为同学们了解德清县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为学校开展综合类校本课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师生们非常欢迎这样的服务形...
在“5.12”地震两周年之际,四川博物院特携手四川省儿童中心共同举办“金色童年--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在继5月11日走进什邡国人小学开展活动后,于5月14日又来到四川地震灾区学校——东汽八一中学。四川博物院选择此时来到灾区学校,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两周...
在“5.12”地震两周年之际,四川博物院特携手四川省儿童中心共同举办“金色童年--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在继5月11日走进什邡国人小学开展活动后,于5月14日又来到四川地震灾区学校——东汽八一中学。四川博物院选择此时来到灾区学校,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两周年,带去四川博物院职工对...
远古悠扬的《纳吉纳啦》羌笛曲在汶川克枯乡小学教学楼响起,11日,75岁的羌笛传承人龚代仁以“独凑”的形式开始了他在国内首次开堂收徒教学。 羌笛的起源动人而浪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的传承人龚代仁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羌笛的故事”:史前,上天派了一男一女来到人间,男子叫杨宝,女子叫歌布,一个在河西,一个在河东,因河水险隔,河西的杨宝吹着羌笛,河东的女子吹着口弦,隔岸思念,后溯流而上,在一个小沟处...
5月10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玉兰为学生们演唱回族花儿。 当日,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银川市六中启动。活动通过在校园里展演皮影戏、回族口弦等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们了解、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5月10日,学生们在观看皮影戏。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5月10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彩花为学生表演回族乐器“口弦”。新华...
8日,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邀请了6位民俗艺人走进校园,在学生宿舍烹制了一道别样的“民俗大餐”。学生们纷纷挤进宿舍里的“民俗文化馆”,渴望能一睹民间艺人的绝活儿和他们带来的宝贝。 十八般武艺惊四座 刚走进“民俗文化馆”就听到了惊呼声,原来是“面人李”在捏红玫瑰。“这一套面塑人物挺好的,要不咱买了?”一个男生和朋友商量。“这四个面塑900块钱。”“面人李”一句话吓了大家一跳,...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联合静安区教育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二大”宣传简介进校园活动。昨天,该活动启动仪式在市西中学举行。活动将持续到今年6月,期间,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将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开发、设计不同版本的宣传简介,向静安区30所中小学校的2万余名学生进行发放。
看老照片、听老师介绍重庆历史、了解学校发展历程……昨日,人和街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没有想到,他们新学期第一堂课是参观学校新建的博物馆。 据了解,人和街小学刚建成一座400平方米的“人和教育博物馆”,馆内展出的数百件图片和实物以重庆发展史为背景,展示了人和街小学发展的历史。 “学校几十年的变化真大,现在我们的学习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最近,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126盏古灯,年代跨越战国、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这是全国高校首个“古灯博物馆”。古灯形态各异,有的安坐、有的吊挂墙壁、也有用手提的,材质包括石、玉、陶、铜、瓷、竹、木、琉璃、皮革等,历经岁月,依然栩栩如生。这些古灯是该校65岁的竺惠明老师收藏并捐赠给学校的。
浙江省新昌县文物监察大队在开展“维护文物法尊严喜迎国庆六十周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的基础上,近日又到新昌县大市聚职业中学开展校园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文物法律法规是新昌县文物监察大队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学生也是文物保护单位参观游览的主要对象,可以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学生又是文物法律法规宣传的好助手,通过他们可以向社会、家庭开展有效宣传。为此,新...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令成都成为“非遗之都”。为进一步推进“非遗”传承教育,普及“非遗”知识,营造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明日下午,由市文化局、成都大学主办,市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走近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精...
(五峰铺镇中心完小的学生在体验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五峰铺镇文化站陈克文在向小学生展示蓝印花布艺术。) 6月9日,湖南省邵阳县五峰铺镇中心完小3000多名学生在校园体验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6月13日是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邵阳县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主题,组织民间艺人进校园,传承和发扬该县被列入国家第一、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布袋戏、蓝印花布等文化遗产,让全县中小学...
6月1日,在长兴实验小学校园内近千名小学生正欢快地在学校老师组织下分批分年级段认真地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参观《“江南小延安”——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史迹图片展》,这标志着由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承办的“江南小延安”——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史迹图片巡回展,在长兴县城12所中小学展出的最后一站落下帷幕。展出一个月,...
北京地坛小学学生日前在北京东城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体验北京智化寺古音乐演奏乐器。由北京东城区少年宫承办的这次活动生动展示了北京民族民间工艺、老字号、胡同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万余名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体验和学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