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它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丝路沿线各国的共同努力。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专项论坛之一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们说得最多的是:加强交流,推进合作,更好、更有效地保护好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用合作来应对各种风险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总干事德卡罗说,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而言,合作至关重要。当今世界,合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
17日,正在成都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各项活动正酣,除491家国内博物馆和博物馆相关企业参展外,还吸引了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63座博物馆前来推介项目,为中国博物馆走出去并与外国博物馆展开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届“博博会”16日开幕,为期4天,以“博物馆的新驱动:科技引领、创意未来”为主题,其目的是用高科技向全国和世界的观众展示博物馆及...
作为中华文明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文物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让文物活起来!这不是一句口号,也绝不仅仅是某个文物保护部门或某位收藏者的责任。当全民收藏成为文物交流的新常态,当文物收藏已升级为大众行为时,全民参与,交流互鉴,是文物精彩活下去的“长生之药”。 从上世纪 70年代山西省文物商店成立起至今,山西文物交流已走过了40年历程。这40年间,文物交流究竟怎样从三晋大地由无到...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王长华29日在福建泉州表示,该馆正在筹划16、17世纪东亚国际港口城市特展,将深入考察福建泉州刺桐古港、漳州月港等古代大港口,同时也将前往分散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的古港调研。 “我们将从各地留存的文字、文物、地图、民间传说等佐证台湾在历史上的地位。”王长华说,除了日常的博物馆展览交流外,还将深入实地进行物件收集、图片采集等。“我们期望这个城市特展是国际性的。” ...
“中国文明和埃及文明是两个伟大的文明。2016埃中文化年为两个文明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互动机会。”埃及著名考古学家扎希·哈瓦斯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乐见埃中两国以文化年为契机,推动双方交流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世界知名的埃及考古学家,哈瓦斯被称为“最了解金字塔的人”。2002年,他曾主导轰动世界的发掘金字塔之门的全球现场直播,利用机器人进入金字塔内部人类无法通过的密道。20...
8月20日下午,南风北行•当代名家邀请展在艺融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江郁之、申铁林、黄修泉、蔡雪芹、袁震五位画家作品共计50余幅。 本次参展的五位画家均来自中国的南端广东,广东距北京千里之遥,但距离并没有影响艺术的魅力,而且对于增进南北艺术文化之间的交流裨益良多。五位画家的作品风格不一,背景与身份也不一样,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却是一样的。
8月18日,在新会博物馆举行的世界赵氏族谱文化交流展览会,吸引了近千名各地赵氏宗亲相聚,约1000本族谱供大家自由翻阅,寻亲问祖。 记者了解到,此次族谱展展出的近千本赵氏族谱,都是主办方收集、全国各地赵氏宗亲捐献出来的,不少族谱打开后,扉页都写着赠送方和受赠人的信息。
8月22日,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发布消息称:8月25日至28日,“全国文物艺术品山西交流会”将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太原文庙)再度掀起龙城“淘宝热”。该交流会已成为全国交流主会之一,形成知名品牌,今年是第9年举办。 近年来,面临社会流散文物市场持续走低的不利形势,全国各国有文物经营单位响应中央“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以举办“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流会”的形式,主导搭建起社会流散文物互通交流平台,坚...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孙志军摄 8月20日,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启幕。此次会议旨在纪念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加强国内外学者有关敦煌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促进对敦煌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创新。 由敦煌研究院携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
8月8日,由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台湾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两岸“无锁不谈”合作交流展》在山西民俗博物馆举行了首展。本次展出古锁276把,近代锁21把,现代锁具64把,其中现代锁具来自台湾。该展览以科技发展为主轴,配合生动的展示手法,从古代锁具、近代锁具、锁具新发明等方面,为市民解读锁具复杂的机械设计背后蕴含着的人类智慧和文化内涵。
“听老师讲述的青龙寺与醍醐寺的渊源后,再看展览对唐代文化理解得更深刻了。”昨日下午历史文化爱好者陈先生专门请假来听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首次公众学术论坛,他没想到一个配合展览的学术讲座,信息量如此之大。 半个月前在陕历博开展的“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展”是陕历博本年度重量级展览之一,这个前后准备了2年多的展览通过日本醍醐寺60件精美展品和西安青龙寺、安国寺出土的一些文物,共同展示了唐朝时...
今年正值中德文化年之际,“追逐梵高”中外文化交流团于8.4日抵达德国杜塞尔多夫歌德博物馆。 歌德博物馆馆长Prof Wingertszahn、副馆长dr Spiess、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文化领事何文波、德国北威州议员Ullrich Alda 、德国侨领胡允庆夫妇、当地媒体及来自中国的第二届“追逐梵高少儿绘画大赛”全国总决赛部分获奖选手、家长、艺术家组成的“追逐梵高”中外文化交流团成员共计...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紫荆》杂志8月号刊文称,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刘玉珠在文中表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圆满完成,全国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达766,722处,各地相继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和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国保总数已达4,296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开展,共有文物收...
全体营员在结营仪式上合影 8月1日,川台青年文化创意研习营总结暨作品交流会在成都市成功举行。来自台湾15所高校的26名大学师生及川内3所大学的16位大学生总结分享了他们10天研习营收获和文创作品。四川省台办主任周敏谦、副主任张军及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台湾文创推广协会理事长唐国泰等出席总结交流会。 周敏谦在总结交流会上致辞,他用“认识了四川,体验了历史地理”、“收获了感动,建立了友谊”、...
8月1日,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在贵阳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印尼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部长布安共同主持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出席会议,并在刘延东副总理和布安部长的共同见证下,与印尼教育和文化部文化总司长希尔玛·法瑞德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教育和文化部关于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协议》。 此份协议是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