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城坝土司遗址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自南宋始置石砫安抚司以来,先后为石砫军民府(军民安抚司)、石砫宣抚司治所所在地延续至明初。 为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市土司遗存的研究,国家文物局批准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石柱古城坝土司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工作。野外工作于2016年2月启动,至7月底结束,共完成调查面积2000000平方米,勘探面积40000平方米,试掘面积870平方米。在本次工作中,重点...
图为掩映在树林中的双星桥。刘纪湄摄 记者29日从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宣传部获悉,由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观景口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建设,当地政府正式启动对该区东温泉镇文物古桥“双星桥”的异地搬迁保护工作。 据史料记载,双星桥为一墩二孔石拱桥,用条石砌成,桥分布面积150平方米。该桥建于清代同治年间,距今已有近150年历史。因桥身刻有“奎壁联辉”四个大字,意为古代天文学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星”和...
清澈见底的大宁河畔,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宁厂已默默伫立数千年。5000年的制盐史,造就了这个名副其实的“上古盐都”,也因其在唐尧时期就是盛极一时的“巫咸国”的本土和首府,而成为神秘的巫文化发源地。 8月9日,重庆市政协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口协商会在巫溪宁厂召开,开启了一场关于远古巫文化发掘的探寻之旅。 渝东北最边远的巫山、巫溪一带,是中国最早古籍《山海经》记载的巫...
近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办的“清风正气——历史文物中的廉政文化”展在黔江、武隆等渝东南地区开幕,通过15种类型50余件(套)文物和资料,展示了蕴含在文物身上有关“廉”和“廉政”的故事,从“修身养德”“履职从政”“社会教化”三个方面阐释廉政文化的内涵。 据了解,现场展出的文物包括东汉画像砖、景云碑、红陶抚琴俑、清代赏瓶、吴玉章制服等,这些珍贵的文物生动呈现了蕴含在它们身上有关“廉洁”、“...
图为修葺后的法国领事馆。钟欣 摄 重庆夏季灼热的阳光下,位于市中心解放西路凤凰台35号的法国领事馆旧址显得格外显眼。相比附近“十八梯”里尚在沉睡的废墟,这栋见证了重庆开埠史的洋楼已修复完毕,先一步完成“重生”。 8月19日,中新网记者来到已经修复完工的法国领事馆旧址,探寻小楼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风霜。 顺着“领事巷”狭窄的老街一路走去,仿佛穿梭回百年前的旧时光。1890年重庆开埠后...
昨日,由重庆书协和河南省洛阳市文联共同举办的《约定》全国书法巡回展,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三楼举行。此次展览主要展出了黄越祖、张焉如、张东辉三位书法家的100余幅作品,书法内容除了诗词歌赋,还包含了一些原创内容,字体以篆隶为主。据悉,该展览展期为三天,广大书法爱好者、市民可免费前往鉴赏交流。 “这次巡回展主要的目的是交流和学习。”书法展作者之一张东辉说,希望能有机会跟重庆的书法大家学习、交流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孙政才书记、黄奇帆市长对文物工作的批示要求,扎实推进“十三五”时期全市文物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市文物局对照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部署,对“十三五”期间重点文物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并印发了《任务分解表》。 《任务分解表》所含重点文物工作共计92项,涉及树立文物...
一是抓好基础工作。开展可移动文物专项调查,完成全部库(馆)藏文物1107件(套)数据录入。二是抓好编制规划。编制《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规划》,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三是抓好抢救维修。累计投资1295万元,推进市级文物项目禹王宫、庆忠堂、银杏堂的修复和复建,完成三峡工程二圣宫等地面文物搬迁复建项目。四是抓好文旅融合。累计筹集265万元,打造西沱古镇古建筑下盐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石柱...
这是重庆城市历史上空间绝后的一次文物展览,发生在73年前,地点在两路口现少儿图书馆。用重庆三峡博物馆前任藏品部主任胡昌健的话说,这些展品都是国宝中的国宝,即便是在中国史上,也是极为罕见。 那些价值连城的书画,题跋,卷轴真迹。除了我们熟悉的苏东坡、唐伯虎,甚至还有唐玄宗,宋徽宗,宋高宗,王守仁这样大人物真迹在内。之所以空间绝后,是因为发生在抗战期间故宫国宝颠沛流离过程中,自此以后,这些文物...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呈多雨、高温天气,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增多。为加强文物防汛工作,重庆市文物局采取多项措施力保汛期文物安全。 据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汛期文物安全工作,文物局主推四项举措。首先是主动掌握信息,在入汛前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今年汛期及灾情预测。 其次,根据汛情预警信息,印发《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做好文物防汛工作的...
一是成功将张氏民居、万涛故居、草圭堂、官陵墓群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三台书院、文峰塔、斜岩寺等55处纳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落实人员管理。 二是对箱子岩水电站淹没区、渝怀铁路、黔渝高速公路、黔恩高速公路、黔小二级路、老窖溪水库、太极水库等工程所涉的文物开展抢救性发掘保护。 三是成功将濯水古镇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四是在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过程中,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大量...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8月1日,记者从区文化委获悉,我区对文化遗产加大了保护传承力度。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巡查,共修改文物数据57条,新增文物数据2条,对118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了调研;对发现存在隐患的文物点进行整改或排危拆除;全面维修区文管所文物陈列室并对外开放,在各镇街开展“永川文物巡展”活动17场,营造全社会参与、关心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让人们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加强普...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数字化考古采集工作近期正式启动,将在三峡库区的巫山大水田遗址开展试点。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徐进介绍,数字化考古采集工作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还原考古现场,考古人员首先用无人机进行低空航拍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再通过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来处理数字影像,最终生成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等数字化成果。 据了解,此次试点勘察的巫山...
一是建成面积约2000平米的“荣昌夏布非遗文化园”一处,该园是一个集保护、研发、展示、旅游休闲、电子商务、国内外贸易和宣传服务为一体的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二是“荣昌夏布保护利用设施”已被列入重庆市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下半年将正式启动;三是召开了“填川移民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相关领导、媒体记者齐聚荣昌研讨填川文化,将于12月底正式出版《荣昌填川移民论文集》;四是推荐国...
两楼一底的旧址屋顶已经完全被拆掉,仅剩砖木残体。 从2008年起,就陆续有网民反映重庆行营不仅破烂不堪,80年历史的老建筑里还住满居民。 即将开始拆迁的蒋介石重庆行营 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声未了,又有微博称“蒋介石行营拆了”,一张施工人员正在施工的照片与文字同时发布。这一“有图有真相”的微博迅速引起网民关注。这一抗战遗址的命运究竟如何?记者赶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