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伯虎”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和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在明代中期被并称为“江南四才子”,同时,唐伯虎还是明代绘画史上著名的“吴门四家”“明四家”之一。唐伯虎,本名唐寅,“伯虎”是唐寅的字,因唐寅是家中老大,古之称老大为“伯”,他又是“寅年”所生,寅年又是“虎”年,所以唐寅得字“伯虎”。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生于苏州,唐寅才艺精湛,除了精通诗文,在绘画方面不论山水、人物,还是花鸟无...
一代画僧石涛,却难脱俗,多次献媚康熙仍不得意,终废“臣僧元济印”,而后定居皖南,山水画蜚声江南,曾为扬州天宁禅院72天绘72幅山水,幅幅不同,令世人惊叹. 石涛的山水画应该在八大之上,其“上”为创新,对后来画家影响很大,诸如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等画坛巨子,无不受其泽润。除了山水画的造诣以外,《苦瓜和尚画语录》在清代画坛汗牛充栋的绘画理论中独树一帜。之所以叫苦瓜和尚,是因他很喜欢吃苦瓜,...
清代绘画艺术承元、明余绪,文人画日益占据主流。清初,以摹古创新深受皇家喜爱的"四王"画派,占有领导地位。他们以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代表,以摹古为主旨,崇尚董源及元四家画法,追求笔墨韵味,有着深厚的技巧功力,影响了整个有清一代的山水画风。由于王时敏与王鉴最先开所谓"山水正宗",而成于王原祁,且三人居住地均是江苏太仓,所以,画史称为"娄东派"。王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山水画法,出生在江苏常熟,画史...
参观者在欣赏展览(2月28日摄)。黄勇摄 日前,“璀璨的欧洲绘画艺术展”在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展出。展品来自意大利都灵萨包达博物馆的馆藏精品,61幅作品均是欧洲油画黄金时代具影响力艺术家的原创杰作,代表了16到18世纪欧洲艺术最重要的时期。 两名参观者在米瑞尔•马修斯的绘画《威尼斯景观》走过(摄于2月28日)。黄勇摄 两名参观者在欣赏展览(摄于2月28日)。黄勇摄 一名参观者在欣赏...
传承与守望——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之中国绘画史展 主办:李可染画院 协办:中国园林博物馆 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所 时间:2015年2月13日—3月15日 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联系人:李可染画院 黄晓捷 13910628016 当今是数码的时代,信息的时代,媒介改革的时代。这个时代,绘画、图形、图像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李可染画院从图形图像学的角度出发,按原尺寸大小展示中国各个时代...
海风吹拂中的石浦渔港,举办“三月三、赶沙滩”特色民俗活动时的热闹场景,晒在阳光下的诱人鱼干……昨天上午,“半岛风”象山县绘画作品大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展,由70多位象山画家创作的190余幅作品,生动地将独特的象山印象呈现在了市民眼前。 此次绘画作品展是象山县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一次画展,于2014年2月启动作品创作,分国画、西画、农(渔)民画三大组,以象山的历史遗迹、传说、历史事件、自然风光、民风民...
宋美龄一生丰富多彩,除政治以外,所涉领域颇多,譬如音乐、外语、宗教、体育、美术等。其中绘画是她终身所好,也是她长寿之道。然而,由于海峡两岸长期阻隔,大陆人民对宋美龄画事了解甚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人知道曾经的“第一夫人”还是位画家。 尽管宋美龄自小喜欢绘画,但毕竟没有将绘画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来追求。据载,宋美龄赴台时,心情颇为复杂,愁绪盈腹,望着大片河山在眼前消退,潸然泪下。在蒋介石的劝慰...
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强调的是所谓的无用之用,没有具体的功能,当然中国把艺术定义为纯教化、助人伦,统治阶级加强教化,也是文人修身养性的部分。 中国作为文物大国,其中最重要的品类就是中国字画,这个...
《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頫晚年人物鞍马画的代表作。图中画牧马官驱骏马十数匹驰逐于野水长堤、绿波红树之间。此图布局讲究藏露,中景露地不露天,林木、坡石、人马置于右半部,人马向左方走,把来处藏于画外。左方只露出树干和溪水,把树干和远山远水藏于画外。堤岸、溪水向左方延伸,通过岸上两马的奔逐,点出境外尚有无限景物,画似尽而意未尽。作者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人马线描工细劲健,严谨中蕴隽秀;树石、陂陀行笔凝重,苍逸...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在事实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树非凡。东汉...
中晚唐以后,藩镇和中央政权对立,宦官和朋党相互争权,军阀割据,国土分裂,唐王朝崩溃,形成五代(梁、唐、晋、汉、同)和在中原及江南、西南地区的十国局面。 五代的各朝君主,多是武人出身,不重视文化。只有西蜀和南唐由于物产富庶,商业经济发展,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不少北方学者、画师、伎巧百工,或迁西蜀,或迁南唐,于是金陵、成都两她的绘画艺术,空前繁荣。西蜀的君工提倡文学艺术,建立了画...
磁州窑 玉溪窑继承磁州窑风格,两者造型纹饰类似 玉溪窑和观台磁州窑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两窑奠定了基础。两个瓷窑一南一北,相距遥远,但在风格上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二者在制瓷工艺和装饰手法上有着相互交流、继承和延续的关系,两窑在造型、纹饰、装饰方法和烧造工艺上都具有质朴大方的特点,但又具有各自的地域特征,云南玉溪窑创烧时间晚于河北磁州窑,但其青花继承和延续了磁州窑白地黑花的风格。 ...
2015年2月3日,今天是老舍先生诞辰116周年纪念日。作为老舍子女代表的舒乙把家中所存父母旧藏的多幅书画无偿捐赠中国美术馆,其中包括赵之谦《手札》、翁方纲《行书〈吴静岩传〉》等明清书画,还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等近现代艺术大师书画佳作。 老舍自幼喜爱美术作品,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又燕子衔泥般集藏各个时期的名家书画。老舍曾说:"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比吃...
虚谷,本姓朱,名怀仁,生于1823年(清道光三年),卒于1896年,安徽歙县人,后侨居扬州。他年三十,即辞去清军参将军衔,遁入空门,潜心在艺海中探索。出家后生活清贫,靠卖画为生,并经常去上海小住。《海上墨林》载道:“来沪时流连辄数月,求画者云集,倦即行。”虚谷当时的生活及艺术上的名望由此略见一斑。虚谷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流俗,虽是僧人,却不茹素,不礼佛号,不拜菩萨;虽是出家人,却时常与俗家人住在一起。...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清供无尘岁朝春——院藏清供绘画与器物展”1月30日至5月23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展览精选一批清供题材绘画作品,以及古代文人雅士案头清供中的精美器物,共六十多件文物作展出。 清供,即清雅的供品。远古之人,由于感受到大自然不可限量和抗拒的力量,对自然产生了敬畏的心理。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禅房供花”的佛供礼仪也随之传入。逐渐,清供不限于祭祀和供奉,人们还会在日常生活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