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制图张园 站在古城遗址上,虽然已无法感受昔日地上宫殿的辉煌,以及城内可通船的壮阔场面,但却不妨碍你的无限遐想……看着正在复建的太原明县城,以及在旧址上拔地而起的新城墙,昔日的历史和场景似乎就在眼前——在古城街道上悠闲的人们,有着高鼻梁、蓝眼睛的带着满车的货物远道而来做生意的“外国人”,或许还有那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厮杀场景……晋阳古城给了我们畅想的空间。 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公布...
埃及文物部23日宣布,考古学家在尼罗河畔发现了一座7000多年前的古城,出土了大批文物。 埃及考古学家推断,这座古城可能在公元前5300多年盛极一时。他们在城里发现了住房、陶器、金属和石制工具等多种文物,还有15座大型墓葬。考古学家因此推断,这座古城当年可能生活着古埃及的达官显贵和为法老建造坟墓的工匠。这些工匠可能参与建设了古城附近阿拜多斯城内的多座神庙和皇家陵墓。新出土的古城遗址距离埃...
据介绍,2016年2月26日至9月28日,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责成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区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 为确保副中心建设工程前期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9家具有考古团体领队资质的单位,总人员达2000余人积极支援副中心建设,共同完成了101.3万平方米的勘探任...
郎君城为一对“对子城”,包括东、西分布的两座城址,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振兴乡东南部和东部,分别称之为“郎君西古城”和“郎君东古城”。在清末的文献《黑龙江舆地图》和《大清帝国全图》中均对其有记录和标注,名之为郎君城。城址因处于松花江干流沿岸,濒临当地“郎家渡口”而得名。东、西两座古城相距约1.5 公里。 郎君西古城位于汤原县振兴乡振兴村东北1 公里处,东距松花江约2 公里。城址处于三江平...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西组建筑 11月13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专业委员会、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山西2016年隋唐宋金重要考古发现专家会”在太原召开。晋阳古城、蒲州故城、河津固镇瓷窑址三个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集体亮相,来自全国部分省市考古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对这三项考古新发现进行了专题研讨。 2016年山西隋唐宋金时期考古工作有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大遗址...
11月15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目前晋阳古城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群内发掘出两组大型建筑基址。专家表示,这是首次在晋阳古城遗址发掘出唐以前的建筑基址。根据出土的遗迹遗物,初步判定为北朝和隋晋阳宫城所在区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它经历了春秋初建、北朝繁荣、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后尘封于地下,连续使用近1500年...
山西晋阳古城遗址考古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初步确定新发现的2号建筑遗址群为晚唐时期大型基址。晋阳城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是中原王朝安危所系的战略屏障。史料记载,晋阳古城从建成到废弃连续使用1500余年。2001年,晋阳古城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晋阳古城遗址西北部,南距明太原县城北城墙350米、西距晋阳古城西城墙8...
遗址中发现的残碑 山西2016年隋唐宋金重要考古专家会于11月13日在太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中心等的20多位专家在参观晋阳古城二号建筑遗址群、观看出土文物后,一致认为晋阳古城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初步确定二号建筑遗址群为晚唐时期大型基址,根据发现的“隋之晋阳宫”残碑资料,推断发掘区应是隋代晋阳宫所在区域。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遗址群...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11日对记者称,据考证,唐代设置的天德军古城就在内蒙古乌梁素海水下。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杨树林湖,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是全球范围内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多功能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湿地。 王大方称,据考古专家实地考证,唐代设置的天德军古城就在乌梁素海水下,1933年因洪水被淹没在乌梁素海几米深的水下...
东昌府区博物馆座落于古城北大街北口西侧,总占地面积4867平方米,由维修后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粮库改造而成,是聊城市唯一一座以古城区文物为主体展示古城千年历史的博物馆。 博物馆以“东昌古城印记”为展览主题,展览充分运用了文物实物、沙盘、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览内容分为古城沧桑、武定太平、文明兴礼三个部分,展品涉及青铜器、瓷器、陶器、石器、金银器、铁器等各类精品文物537件(套)。展览...
提起肇庆,想到往往是七星岩、鼎湖山,其实它还有一宝,就是广东唯一的、基本完整保留的宋代砖城墙。记者最新了解到的信息,肇庆古城墙正积极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年内古城墙全部对外开放,被掩埋近百年的两座城门按规划有望重见天日。 肇庆古城墙和古城模型 元旦后 古城墙全部开放 肇庆端州古城墙因保留了广东唯一的、全国极少见的主体及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砖城墙,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
日前,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城墙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湖山之间——木渎古城考古成果展”系列活动,邀请参与者听讲座、看现场,体验考古工作的科学与严肃。 11月5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锦琼在苏州城墙博物馆给公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考古视野中的城》。唐锦琼依托城址考古的最新资料,为听众剖析了考古对古代城址观察的独特角度,指出了古代城址相较于一般性聚落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苏州城市...
由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30余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参加此次会议,扬州考古专家也应邀出席分享了汉代扬州考古的最新成果。 1 蜀冈古城城圈考古证明 汉广陵城平面形状似“斗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队长、研究员汪勃,十多年来主要致力于...
1986年12月,镇江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古城镇江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作为镇江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典藏地的镇江博物馆,也曾为申报工作尽了一份力。1985年5月27日至8月28日,镇江博物馆联合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举办了《镇江文物精华》展览,集中展示了镇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硕的文物保护成果,声震京华,受到首都各界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