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樵韵梵音”佛教音乐晚会10月7日晚再次在西樵山奏响,标志着第二届南海观音文化节正式开幕。 据了解,本届观音文化节由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主办,西樵山宝峰寺、佛山电台等单位协办,将以“观音常居南海愿”为线索,通过小品、歌舞等艺术形式,进一步阐明观世音与南海的渊源,让各地游客在西樵体验“禅悦”。
今年10月,西樵镇将举办第二届南海观音文化节。 届时,将举办佛教音乐会、禅宗文化大讲坛、弘法讲经法会、万人斋宴、水陆祈福法会、佛教文化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是什么让这个继“南海Ⅰ号”之后的水下考古大发现备受瞩目 几千件东西还没有真正见到船底板 水上数月,历史将在这里裸露出怎样奇特的妆容 串场1:三年前,被称作中国水下考古界“天字第一号”工程的“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作在南中国海域高调开工,一时间激起的波澜至今尚存。然而,密切关注中国水下考古的人或许还记得,就在阳江海域全球首例...
船舱内出土的器物 露出地面的两艘古船 滑县挖出来两艘北宋大船 比南海一号、二号还要早 □首席记者张志立 通讯员孔德铭文图 核心提示 本报今年1月10日A14版曾以《两铲下去,古代大船惊艳出土》为题,报道了在滑县城关镇寺庄村西南角的一处建筑工地基坑内,建筑工人施工时发现一艘古船。文物考古人员在此后的发掘过程中,在古船的旁边又发现一条古船。得知文物部门对古船的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昨日,...
记者近日从西樵镇政府了解到,南海博物馆于近日封顶,并将于明年底免费对外开放。据悉,南海博物馆总投资1.15亿元,占地面积58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将建成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博物馆。目前,该馆已完成土建工程的80%,计划今年8月中旬完成主体工程,预计到明年年底前,南海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 记者了解到,南海博物馆建成后,将根据展览要求和展馆特色,公开征集文物...
4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胶州三里河遗址、距今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晚期的即墨金口镇北阡遗址、胶州盛家庄汉墓、宋金元时期的板桥镇遗址……昨天的市博物馆展厅里,青岛历史上历次重大考古发现正在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据悉,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探秘——青岛考古与发现特展”将在5月18日当天与观众见面...
4月25日,“南海I号”考古试掘新闻发布会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南海I号”考古队领队刘志远介绍此次试掘最新突破即确定了沉船的船首位置,这确定了今后的发掘重点,具有重大考古意义。图为工作人员在现场用浮选法对淤泥进行筛选清理,以免遗失细小文物。中新社发 应妮 摄 1984年5月,英国“职业捞宝人”迈克尔·哈...
本报讯 记者孙波报道 广受关注的2011年“南海Ⅰ号”考古试掘工作于4月25日圆满完成任务,这是继2009年9月第一次对“南海Ⅰ号”试掘后,于今年3月26日起开始展开的第二次试掘工作。 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第一次试发掘确定了沉船两侧舷板在沉箱中的位置。此次发掘主要是为了确定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为全面发掘‘南海Ⅰ号’做经验上的积累和方法上的准备。为此,考古工作...
【本报南海4月25日讯】24日,五件按南海一号文物原物精心制作的宋瓷在南海保利水城首度公开亮相。据悉,该展览一直持续到5月3日。 据悉,展览的五件文物分别是来自福建闽清义窑的宋青白釉画花葵花碗和宋青白釉刻花兽首盖壶、江西景德镇窑的宋青白釉印花葵花盘和宋青白釉印花盘、福建德化窑的宋青白釉瓜菱壶。在灯光的照射下,每件精品的釉色更显莹润,造型精致美观,釉色的深浅变化使其更富立体美感。 而为了加深市民...
南方日报讯(记者/毕式明 通讯员/黄刘生曾翠)昨日,由本报与省文化厅、省政府参事室、阳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南海I号”与海上丝路文化论坛》,在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有专家指出,“南海I号”等给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带来的惊喜,有望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学成为国际显学。 本次论坛是全国首届以“南海I号”为主题...
4月25日,“南海I号”试掘现场。 王国平/摄 “本次考古试掘确定了‘南海I号’船首在沉箱中的位置,这为今后的全面考古发掘确立了工作重点。”今天下午,2011年“南海I号”考古试掘新闻发布会在位于广东阳江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南海I号”考古队领队刘志远如是说。 据...
开始于3月底的“南海Ⅰ号”南宋沉船第二次试发掘已完成原定计划,进入收尾阶段。此次挖掘确定了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尝试了多种新的考古方法,采集了大量的水样和泥样标本,为沉船的整体发掘提供了详细的信息。这是记者从25日下午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的“南海Ⅰ号”考古试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确定了船艏的位置,采集了大量水样和泥样标本 2009年9月...
用封闭式硬探方法挖出来的宋代瓷器。 4年过去了,沉箱已经生铁锈了,发掘工作还是进展缓慢。 昨天,备受关注的“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第二次试掘正式对外公布了最新发现。自2007年12月这条南宋古船打捞上岸进入“水晶宫”以后,已经过去了近4年时间,在相对封闭的室内保存,800年古船船体是否依然安然无恙?整船文物是否保护妥当?这些问题雪片般飞向考古...
4月25日,“南海I号”考古试掘新闻发布会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南海I号”考古队领队刘志远介绍此次试掘最新突破即确定了沉船的船首位置,这确定了今后的发掘重点,具有重大考古意义。图为工作人员在现场用浮选法对淤泥进行筛选清理,以免遗失细小文物。中新社发 应妮 摄 4月25日,“南海I号”考古试掘新闻发布会在广东海...
挖掘现场。 用玻璃试管插入包裹“南海Ⅰ号”的淤泥地层直接套取地层标本。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在上下川岛海域无意中发现了深埋在海底的“南海Ⅰ号”。2007年12月22日,“南海Ⅰ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后进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 2009年8月18日~9月26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