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22日,记者从北海市文物局了解到,从去年12月开始,北海市文物局对位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的白龙珍珠城遗址及其周边5公里地域进行为期20多天的考古调查。调查发现了8处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其中,汉唐时期古文化遗址(遗物点)4处、唐宋至明清时期遗物点3处、明代古墓群1处。据北海市文物局局长廖元恬称,汉唐时期古文化遗址这一重大发现,将白龙可考究的历史由之前确定的明朝推前至汉朝,是该市考古特别...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陶制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近日启动实施,一批反映古丝路商贸往来的汉唐文物将得到保护修复。 敦煌市文物局局长赵志英介绍,这批文物年代多为汉唐,时代特征明显,陶俑形象生动,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考究,部分陶俑仍保留有彩绘,对研究古丝路历史、文化及当地社会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敦煌研究院文化保护服务中心负责对这批有脱落、泥渍、起翘、龟裂等病害的文物进行修复。除牵驼俑外,修复人员还将对魏晋彩绘...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陶制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近日启动实施,一批反映古丝路商贸往来的汉唐文物将得到保护修复。 敦煌市文物局局长赵志英介绍,这批文物年代多为汉唐,时代特征明显,陶俑形象生动,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考究,部分陶俑仍保留有彩绘,这批文物对研究古丝路历史、文化及当地社会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敦煌研究院文化保护服务中心负责对这批有脱落、泥渍、起翘、龟裂等病害的文物进行修复。除牵驼俑外,修复人员还将对...
记者近日从2015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汇报会上了解到,陕西省考古专家赴中亚已考古调查40余处重要遗址,发现了众多丝路沿线历史遗存。 据中亚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介绍说,考古专家2015年先后调查了中亚地区青铜时代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址40余处,搜集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同时,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学术界交流,初步了解其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为今后在国际间开展考古合作奠定了...
中亚地区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与中国古代文化有长期的交流,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昨日上午记者从2015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汇报会上获悉,我省考古专家在中亚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众多丝路沿线历史遗存。 已调查中亚40余处重要遗址 中亚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说,过去的一段时间我省考古专家现场调查了中亚地区从青铜时代开始的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址40余处,搜集了大量的考古资料。...
一直以来,史书记载的丝路明珠——阿力玛力故城在哪里?城址难觅,人们对它的位置颇多歧说和猜测。现在,经过新疆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组成考古专家组进行考古勘探,终于有了一个新的结果。“从城址规模布局和大量出土文物来看,可以认定,这里可能就是史书记载的丝路明珠——阿力玛力故城遗址。”1月17日,在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暨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上,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保平激动地告诉记...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 唐代沉香文化展 珍稀沉香样本 馆藏唐代香器 珍稀沉香样本 自古以来,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就是连接中西文化、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习近平主席以史为鉴,提出“一带一路”,倡导联通世界,共同发展的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物质、文化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香文...
提到丝绸之路,你脑海里浮现的会不会是羌笛声、胡旋舞,西域佳人将眼泪流成天山上的湖?抑或是驼铃摇、狂风路,探险的车马正努力越过亚细亚的迷雾?对于丝路,我们赋予了它极富想象意味的色彩,而它的真实面目,却似乎被封尘在了烟波浩淼的历史文卷中。 今天的大众传媒,不少都把丝绸之路描写成唯美的“浪漫之路”、奇幻的“探险之路”。在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杨继东看来,这是缺乏地方史料所造成的结果,“目前掌握的大多...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日前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展出的250件珍贵文物集中呈现了海上丝绸之路随时代发展的宏大进程。 据介绍,展览分为4个部分,依次介绍从远古到秦汉时期、两晋到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其中,东汉广陵王玺金印、唐代昆仑奴女子头像杖首、南宋“南海一号”金腰带等堪称各参展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反映海上丝绸之路旧时辉煌的重要文...
11日,广东省第十七期市长(书记)城建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在珠海市举行,副省长许瑞生出席典礼并以《海上丝路文化遗产的再运用》为题作专题授课,他重点阐述了海上丝路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再运用的意义作用、海上丝路文化遗产基本情况、海上丝路文化遗产的活化运用等内容。 本次专题研究班由省委组织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联合举办,为期5天。培训班围绕城市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
今天上午,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海口启幕。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英国、肯尼亚等国家及国内部分省份的代表汇聚椰城,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本届论坛由海南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海南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论坛也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系列活动之一。 会上,与会嘉宾围绕“隔海而居——环南海各国与地区的水下文化遗产的保...
12月9日上午,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海口启幕,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英国、肯尼亚等国家及我国山东、江苏、广东、台湾等省市和地区代表齐聚椰城,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本届论坛由海南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海南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是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
图1 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内发现的长条状玉蚕 图2 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内发现的刺绣的印痕 图3 陕西周原强家一西周墓葬中出土的玉蚕 现在一般的都认为,古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昌盛于隋唐。然而,早在商周时期,养蚕、缫丝和织绸的生产,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生产与加工已经相当成熟。如《夏小正》中说:“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还有《诗经》中也有许多诗篇提到蚕桑。例如《诗经·...
11月25日,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的“纵横万里跨越千年——丝绸之路的璀璨文明”展览成功展出。本次展览以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主线,分为丝路遗珍、佛法东渐和文化融合三个单元,展品包括汉、唐、辽等织品,佛教造像、金质经书、彩绣幡挂、玉器、玻璃等各类文物131件,照片及图版30余幅。在众多展品中,被称为镇馆之宝的《金刚经》金册页惹人注目。这批丝路遗珍具有高度精湛的艺术价值、博大精深的历史价值和很高的收藏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