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继修复了《茶山会议》旧址红色景点之后,革命老区淳安县中洲镇厦山村又利用古祠堂修复了一处新的红色景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并于近日开馆。 厦山村位于淳安县西部,地处安徽休宁县、歙县交界处。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浙西,并在该村的茶山自然村召开了北上抗日先遣队最后一次军政会议,先遣队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政治委员乐少华、政治主任刘英、...
位于炎陵县的全国首家红军标语博物馆昨天顺利封顶,工程进入装饰装修、陈列布展和附属设施建设阶段。 炎陵县现存近400条红军标语,散布在12个乡镇22个村,数量之多、保存之好、时间跨度之长在全国绝无仅有。经文物部门考察研究,炎陵县决定揭取迁移标语,建立博物馆予以保护。 红军博物馆主体建筑占地1579平方米,框架结构,分3层,建筑总面积3892平方米,规划总投资930万元,已完成投资500万元,预计...
坐落在甘肃省高台县城郊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日前举行开馆仪式。 纪念馆再现了红军浴血河西的悲壮征程,突出了“理想高于天,热血铸祁连”的主题,表现出了红军精神与巍巍祁连山永恒的强烈震撼力。整体布展由序厅及西渡黄河、策应河东、血战临高、石窝分兵、全力营救、忠心耿耿、光照千秋8个展厅组成,运用声光电高科技展览手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示了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光辉业...
江西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本印制精美的《红军歌曲》,极为珍贵,是当时苏区流行的“红歌”集,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刊印。歌集幅面纵14厘米,横18厘米,竹纸石印,纸捻装订,一九三二年六月刊印。全书连封面38页,主要为红墨石印,其中夹有8页黑墨石印。书内收录红军歌曲24首,另有“一鸣”所写《红军歌曲序言》,序末署款:“一鸣 一...
今年50岁的魏德军,是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镇肖何庙村人。他当过兵,教过书,如今在城区经营着一家电器设备安装公司。和许多5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对于中国共产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怀着无限崇敬的心,这一点,在他所创办的《红色记忆博物馆》便一览无遗。 2002年在外闯荡多年的魏德军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为了报答父老乡亲,他便出资为村里打了一眼急需的机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为了活跃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
潜江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该市王场镇发现一处红军当年战斗遗址。昨日,潜江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该市将向省文物部门上报,申报该地为革命纪念地。 上世纪70年代,王场镇当地群众建窑时,发现大量红军遗骸。据潜江博物馆负责人介绍,1932年4月,贺龙率部在王场、朱港和沙洋一带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相遇,激战七天七夜,终因寡不敌众,贺龙率部主动突围,红军官兵400余人壮烈牺牲。
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主峰,在青石嘴与国民党何炷国骑兵军第七师十九团展开了一场激战。毛泽东果断地对林彪和左权说:“吃掉它!”林彪、左权遂指挥一纵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下山去,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即告大捷,毙敌200余人,俘敌近百人,缴获战马150多匹。由此装备了一个侦察连,红军开始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战斗结束,毛泽东站在六盘山一座巨石嵯峨的山头上,诗兴大...
“想红军,念红军,红军走得无踪影;盼红军,望红军,红军何日到俺村……”红军东征在山西省75天,播下革命火种,完成了历史使命。交口县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第一期修缮工程日前竣工,面貌焕然一新,对于当前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位于交口县大麦郊村,距县城25公里,紧靠省道孝午公路。旧...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修缮工程日前在江西省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奠基开工,预计11月底竣工,明年1月6日正式开放。 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是中国军队技术侦察工作创建发展的历史见证。1931年1月6日,遵照毛泽东、朱德的指示,中国工农红军在宁都县小布赤坎村利用缴获的国民党军的半部电台,开启了技术侦察工作的先河。 据宁都县有关部门介绍,此次修缮工程将本着修旧如旧、真实再现原貌的原则进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