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8日,记者从吉林长白山宝马城考古队了解到,经过近4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基本摸清了宝马城遗址的基本形制和建筑布局。通过发现的玉册等文物,考古人员基本确认该遗址为金代长白山神庙故址,这是我国中原地区之外首次发现国家“山祭”遗存。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与长白山主峰相距约50公里。相传唐代一将军在此地得宝马,因此得名。 为了准确把握宝马城的...
记者从吉林长白山宝马城考古队了解到,经过近4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基本摸清了宝马城遗址的基本形制和建筑布局。通过发现的玉册等文物,考古人员基本确认该遗址为金代长白山神庙故址,这是我国中原地区之外首次发现国家“山祭”遗存。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与长白山主峰相距约50公里。相传唐代一将军在此地得宝马,因此得名。 为了准确把握宝马城的年代、性质、...
精心谋划打开历史、打开传统的独特方式,让沉默的国宝说话,给孤独的匠人点赞 让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态,有着贯通古今、求索国魂的虔敬气场。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古今交响、凝魂聚气,引发社会关注。 不久前的故宫“特展”,万人争睹宋代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即便是幸运的观众,也往往需要...
12月6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罗家坝遗址新发现距今5300年至4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地处秦、楚、巴、蜀文化交界处,是我国目前所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同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一样,改写了长江上游文明史。此次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不仅年代更早,更表明罗家坝遗址同时还是一处十分...
图为易县博物馆展出的古兵器。于俊亮摄 12月6日,总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展现易县千年文化遗存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易县县委书记杨义宝介绍,该县历时5年共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易县博物馆的建设和展陈等工作。易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展陈面积3000多平方米,基本陈列以“易水长歌”为主题,采用实物、围板、雕塑、场景复原等形式,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
香料抽屉鞋,鞋跟造有香料抽屉 为可分离的鞋跟,可一鞋两穿,美观与实用兼具。 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是我国首座鞋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海河楼166号,展示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示内容分为鞋发展史、鞋履民俗、民间鞋品、三寸金莲、精品特展、制鞋技艺、场景复原7大板块,包含60多个有关鞋的专题,展品1000多件,既有古代遗存物,也有后期仿制品,几千年的鞋类历史一目了然。...
在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呈天青色的“秘色瓷”是瓷器的巅峰之作,但是它的产地却是个千古之谜。记者从在浙江省慈溪市召开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这里就是“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 后司岙窑址位于上林湖西岸。这一地区古窑址密布,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学术界确定为唐宋时期的越窑中心窑场和当时的全国窑业中心。越窑以地处越国故地得名,始烧于东汉,停烧于南宋,它在历史上率先烧制出了首个成...
发掘现场 出土陶器 距今5300年-4500年,嘉陵江流域,四川达州宣汉,气候转暖。树林中,阔叶树更加密集地长起,蕨类植物茂盛成长;潺潺流水中,鱼儿成群摇摆。在这样的环境,一群土著人就地而居。他们打磨出尖锐的石器,渔猎采集而生。其中,一种尖锐的细石叶,成了最普遍的工具。12月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通报,2015年至2016年期间,该院在宣汉罗家坝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12月2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蚌埠市禹会村遗址、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双双入选。一市有两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时获批殊为罕见,证明了禹会村、双墩两个遗址的文化价值。尤其是禹会村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揭开了涂山氏国的千年地望之谜,为“禹会诸侯于涂山”由传说成为信史提供了坚强支撑,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空白。 蚌埠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赵兰会介绍,为配合公...
12月1日,由中国民主建国会抚州市委会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协办,市曾巩文史研究会承办的“迎曾巩诞辰千年纪念”书画巡回展抚州专场活动在市博物馆举行。此次书画展在市博物馆二楼展厅展出,展览时间持续到12月1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傅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院龙,老同志陈克参加开幕式,并参观了书画展览。 据了解,“迎曾巩诞辰千年纪念”书画巡回展将采取公益活动形式和巡展专场形式进...
11月29日,在“千年古县”山西长子举办的全国炎黄文化论坛上,学界呼吁抛弃门第之见,推动炎帝文化资源共享共有。 当天,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部六省及上海、天津等省市的炎黄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共同考察炎帝文化遗存、推动炎黄文化研究形成共识。 据介绍,在“千年古县”长子境内,和炎帝有关的人文遗迹、地方风俗流传久远、绵延不绝。期间,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炎帝庙、灵湫...
日前,考古工作者在对河北黄骅市一处唐代煮盐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再次发现两口盐井,连同现场发现的卤水沟、摊场、淋卤坑、盐灶等大量遗迹,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煮盐流程,再现了千年前的手工制盐技艺。 新发现的两口盐井位于遗址东北部,井口直径约2.5米,井壁由条形砖砌成,砖面已被草木灰染成黑色。井口处发现大量草木灰和红黏土堆积物,井底发现部分残木架、苇织物等。算上2016年12月份发现的一口盐...
遗址现场。 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构成了这个千年古建遗存被发现的脉络—— 今年3月,杭州临安区政府大院改建停车场,地面施工时发现古代建筑构件; 4月7日,文物考古研究部门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 7月30日,来自北京、浙江的重量级考古专家召开论证会,他们认为该古建遗存包含了唐末五代至宋代,部分古建无论是建材还是技术的规格都非常高,建议增加发掘面积(《钱江晚报》有连续报道);...
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构成了这个千年古建遗存被发现的脉络—— 今年3月,杭州临安区(9月15日临安撤市设区挂牌)政府大院改建停车场,地面施工时发现古代建筑构件; 4月7日,文物考古研究部门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 7月30日,来自北京、浙江的重量级考古专家召开论证会,他们认为该古建遗存包含了唐末五代至宋代,部分古建无论是建材还是技术的规格都非常高,建议增加发掘面积(《钱江晚报》有...
“好的变坏、整的变残、大的变小、小的变没”。这是中国出土数以万计的漆木器所面临的危险境况,也是中国文保界迫切需攻克的难题。 在位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郢都,如今的湖北荆州,一批特殊的“文物医生”长期与糟朽的、破损的出土文物打交道,倾注全部心力将文物“修旧如旧”。 中国漆木器的制作与使用始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战国时期达到极盛。特别是雄踞南方的楚国,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