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扬州网记者 王蓉 昨天,我市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回顾2012年全市文物和申遗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全市文物和申遗工作任务。今年我市将开始隋宫城、唐子城遗址发掘工作,推进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同时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此外,8月中旬,将迎接大运河申遗国际专家的现场评估。 大运河申遗: 8月起迎接国际专家现场评估 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倒计时阶段,2月1日前,大运河申遗文本已正式提交联合...
虽说施工单位明明知道这里有两处汉唐时期的游牧民族古墓群和生活遗迹,也承诺待贷款批下来后一定向文物保护部门报告,进行保护性发掘,但当文物保护部门人员再次来到这里时,墓葬已被大片土方覆压、填埋,零星的一些墓葬裸露在日光下。这是记者最近从文物部门了解到的情况。 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阿什里乡努尔加村西南约9公里的努尔加水库工地,两千年前是这样一个场景:游牧民族在清澈蜿蜒的三屯河流域沿河而居,终年...
汉代绿釉陶狗 平原县王汉村出土 陶质冥器,高32厘米、长40厘米、宽12厘米,呈站立状,双耳直竖、双目前视、嘴微张,颈腹间饰有绳环饰物,尾部向上卷曲,通身施绿釉。 记者 王志伟摄 汉代绿釉陶壶 平原县王汉村出土 陶质冥器,底径19.9厘米、高45.8厘米、口径20.6厘米,侈口、长束颈、扁鼓腹、高圈足,肩部附贴两兽首衔环耳,口沿外有两周凹弦纹,外壁腹中部有一周粗凹弦纹,...
鎏金凤鸟纹六曲银盘 鎏金熊纹六曲银盘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解密何家村 47 这两件银盘的特点是呈六曲花瓣形。凤鸟振翅欲飞,充满力度和动感,熊肥硕雄健,仰首号叫,呈现出凶悍的气势。 盘心的单点动物纹,周围留出空白,使装饰显得简洁疏朗,区别于唐代前期繁缛的装饰风格。这种装饰方法唐代少见,而萨珊、...
陆贽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出任宰相。他性情刚烈,严于律己,以天下为己任,曾提出“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别人送给他的礼物,他一概拒绝。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劝说道:“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律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大意是:爱卿太过清廉了,别人送什么都不收也不好,像马鞭靴子之类的,收下也没什么关系。 陆贽却坚持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健介绍此次考古发现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查看一件早期的景德镇瓷器 2013年刚刚开年,上海考古就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海博物馆和青浦博物馆等考古工作人员在青浦区青龙镇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发现唐宋房屋基址、水井、灰坑、铸造作坊、砖砌炉灶等建筑遗迹,出土铜、铁、木、陶瓷器等近2000件,发掘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 青龙镇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名镇,位...
春节期间,由唐山博物馆主办的迎新春系列活动于2月3日拉开序幕,“红红火火迎新春”主题活动在唐山博物馆A馆隆重举行。活动推出了评剧表演《包公赔情》、皮影表演《五峰会》中的折子戏《辞父》、《青峰山》等精彩节目,并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罗慧琴、张俊玲友情助演。同时,为了增加年味气氛,唐山博物馆特邀书法家、剪纸艺术家为观众免费书写、制作并赠送春联及剪纸作品。为市民们送上了唐山博物馆在...
一 公元534年二月的关中高平,一群军士正围着一具冰冷的尸首痛哭流涕,这具尸首是他们的军头兼同乡贺拔岳的,贺拔岳在拜访昔日盟友时,盟友突然翻脸,将他暗杀。 贺拔岳的手下主要是来自武川镇的同乡,幸运的是,事发当时,他们驻扎在别处,才没有被实施暗杀的一方趁机歼灭或吞并。事发后,他们当中的慷慨忠义者冒死进入敌营,领回了贺拔岳的尸首,然后迅速转移阵地。 这种乱世,首领为人所杀...
从青龙镇遗址中出土的长沙窑的罐。 蒋迪雯 摄 这座位于青浦区白鹤镇的古遗址有望改写上海城市发展史,上海考古成果一直是两头强,集中于史前时期和明清时期,唐宋遗址出土还是第一次,填补了田野考古的空白。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 唐代铜镜、瓷腰鼓,上千件越窑、长沙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瓷器……上海第一座唐宋城镇遗址青龙镇昨天首次对媒体开放。“总面积25平方公里,...
考古人员展示出土的唐代“鹦鹉衔绶带铜镜”。 均 蒋迪雯 摄 在老通波塘东岸,考古人员发掘出一间比较完整的唐代房屋基址。 唐代铜镜、瓷腰鼓,上千件越窑、长沙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瓷器……上海第一座唐宋城镇遗址青龙镇昨首次对媒体开放。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只发掘了1500平方米,近2000件唐宋元瓷器、银、铜、铁、木器陆续出土。这座位于...
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唐代“鹦鹉衔绶带铜镜”。新华社记者 任 珑摄 上海博物馆6日在沪公布,位于上海青浦的“青龙镇遗址”二次考古发掘成果取得显著成果。此次出土唐宋文物近2000件,并在上海地区首次发现一处范围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唐代铸造作坊遗迹。 青龙镇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名镇,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到唐代,青龙镇成为海防要地,也成为上海地区最...
东方网2月7日消息:历经4个多月的青龙镇第二次考古发掘再传喜讯,位于青浦区的青龙镇遗址近期出土近两千件唐宋时期文物,将上海作为兴盛繁荣的对外贸易港口历史从近代推进到了唐代。 【320青龙镇遗址过去非常有名的,历史记载非常详细,但青龙镇到底多大,具体位置在哪里,留到今天有什么东西,完全不知道,都被湮没了,实际上是消失的城镇】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介绍说,青龙镇本是上海名镇,始建于唐天宝五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