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市文物考古人员日前在丽泽商务区遗址区域一口金代古井内发现一具金代铠甲。据介绍,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金代铠甲。 据北京市文物局消息,7月3日、4日,继在丽泽商务区B6-B7地块发现57排金代西营遗址后,有关部门在遗址区域一口金代古井内又发现一具金代铠甲。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发现金代铠甲,对研究金代军事制度及军事装备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与文物价值。 目前,B6-B7地块土地...
7月3日、4日,继北京丽泽商务区B6-B7地块发现57排金代西营遗址后,在遗址区域内一口金代古井内发现一具金代铠甲。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金代铠甲,对研究金代军事制度及军事装备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与文物价值。目前,B6-B7地块土地开发项目的考古发掘已进入收尾阶段。北京市文物局正积极与丽泽商务金融区管委会就文物保护相关事宜磋商,以确保B6-B7土地开发项目按期顺利实施。(北京市文...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枕作为日常睡眠工具,自古以来,材质繁多,类型各异。瓷枕因清凉沁肤,爽身怡神,颇受人们的喜爱。乾隆皇帝曾就瓷枕题诗曰:“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这从侧面反映了瓷枕在古代人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瓷枕始烧于隋代,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到了唐代时,开始大量生产,但多用于脉枕,体轻型小。宋代是瓷枕的繁荣时期,窑口众多,造型丰富,使用普遍,人们把瓷枕作为驱火...
永平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永平村东南约300米,北距平安镇1.5公里,南至三甲村1公里,面积约13600平方米。遗址西高东低,现已辟为耕地。1985年成书的《白城市文物志》著录了该遗址,并将之命名为辽金时期的“马家窝堡寺庙址”。 基于珲(春)—乌(兰浩特)高速公路白(城)—石(头河子)段的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4~9月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
冮官屯窑产品。 冮官屯窑保护标志。 在辽阳城东30公里的太子河南岸,有一座静谧的小山村,村民们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享受着宁静与淡泊。忽然有一天,这里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了村里。老百姓们才恍然发现,原来他们脚下竟是曾经窑火熊熊的千年窑场,孩子们手中把玩、随处可见的瓷人、瓷马,竟成了文物!这个小村子从此不再安静,人们记住了她的名字——冮官屯村。 《辽阳县志》载:遗址...
昨天(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省安阳开馆,这是我国首座国家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其馆藏文物涉及世界文字、甲骨文、金文、少数民族文字以及文字发展史等多个方面。其中,一件金代“入第一重门铜牌”的复制品出自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品。 今(2009)年夏天,中国文字博物馆有关人员来哈尔滨市进行开馆前的准备,寻找有关“金文”的历史文物。(黑龙江)省博物馆馆...
在河北曲阳北镇村,已经清理出来的金代定窑窑炉也许应该用“壮观”来形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称:“窑炉总体长9.7米,保存十分完好。火塘深达2米,全部用规整的青砖砌建。周边的护窑墙用大石块砌建,厚的地方也近2米。外侧修得十分平整,涂抹的墙面就像抹了一层水泥。窑壁用各种窑业废弃物建成,显得厚实而坚固,使窑炉整体看上去十分经济耐用。” 窑炉深深...
本报今年3月8日刊发了《疑似“金代石刻”现身桥头》一文,报道了环翠区桥头镇东洛后村的西山上有一块大石头,上面疑似刻着“大金国……阳庵”的字样。日前,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查看了这些刻字,确认其为“金代石刻”,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这也是我市目前发现时间最早的金代石刻。 日前,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
金王朝是十二世纪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自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国,至公元1235年为蒙古军队所灭亡,金朝存续了121年。金朝币制仿效北宋,起初通行银锭,兼用宋、辽和伪齐(刘豫)铜钱,后来钱钞并用,再后来专用银钞。金代自铸钱始于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二年(1157年),《金史·食货志》载:“金初用辽宋旧钱,并制交钞。海陵王正隆二年始议鼓铸。...
昨日,记者从延安市文物局获悉,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宝塔区考古发现一只雕刻精美、造型生动的金代石狮。这为延安民间石狮的断代,尤其是南宋、金元石狮断代提供了一件标准器。 据了解,宝塔区文物普查七分队在临镇镇普查时,发现的这只雕刻精美、造型生动的金代石狮,通高0.96米,肩宽0.4米,长0.35米,蹲踞于略呈椭圆形的台基上,鬃毛为顺时针方向螺旋盘曲,几成全封闭状,脖系绶带,于后背处打活结,脖前正中系铃铛,...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现藏的一批金代官印,于1996年元月,在西安市钟鼓楼广场出土,共279方,铜质,造型均为正方形,印纽呈长方板状,即长方柱形,书体为阳文九叠篆,笔画弯曲重叠,流畅秀丽。其出土时位于一废弃的井内,长期受地下可溶性盐的侵扰,加之出土时并未做相应的去氯除锈工作,以致为文物的保护埋下隐患,至处理之时(1999年6月)这批青铜印章均有一定程度的锈蚀,其中部分印章已有严重的“青铜...
一日展两馆,古今同辉映。8月15日,舒群纪念馆和金代铜镜馆开馆仪式在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举行。这是继晁楣艺术馆和粘氏石器馆之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辟建的第三、第四座主题展馆。 舒群(原名李书堂),中国现代作家,黑龙江省阿城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上海参加左联,是与萧红、萧军齐名的“东北作家群”代表人物。延安时期任《解放军报》副刊主编等职。建国后首任东北电影...
记者从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获悉,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代铜镜馆暨中华龙纹镜馆”已于日前建成,15日将面向市民游客正式开放。该馆馆藏辽金时期铜镜400余面,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大双鲤鱼铜镜”等近百件珍贵的国家级文物,堪称国内规模最大的辽金铜镜馆之一。 据介绍,“金代铜镜馆”始建于去年5...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