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标、晴雨表 论及近现代中国绘画,假如让您只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代表,我想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齐白石。 论及齐白石对近现代中国绘画的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是美术史学界的专家,还是画家、收藏家,甚至普通的百姓,齐白石的艺术成就是公认的。齐白石就像一座高峰,就像一把标尺,他的绘画是中国画笔墨情趣的绝对体现,更是中国文人绘画近现代的高峰。他的绘...
(1)借景抒情 山水画是借描写自然景物以表达作者感情的创作形式。自然景物是客观存在,思想感情是主观认识,山水画是客观世界的景与主观世界的情统一结合的产物。如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中所提到的“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这些四季的神态、表情,都是“天”与“人”的融合统一,是人化的自然,旨在凭借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寄托人的主观情感。写景是为了“寄情寓意”、“缘物寄情”。意与景汇,景与...
8月28日,由吉林省博物院、无锡博物院主办的《钱松喦画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出。回顾20世纪的中国画坛,“新金陵画派”无疑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钱松喦就是该派的主将之一,此次展览特从无锡博物院珍藏的钱松喦先生书画作品中遴选60件精品。钱松喦,1899—1985年,原名松岩,后改松喦,江苏宜兴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顾问。钱松喦是近现代杰出的中...
共和国建设初期的文艺主题是宣传社会形态优越性和再现党的光辉革命历程;相比油画与年画,中国画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迟缓和艰难的步态;于是“改造”被提上日程,成为画家们自觉意识到的、也是国家文艺机构期待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新成立的北京中国画研究会频频举办展览推出“新国画”,全国各地美协帮助画家深入生活、开展写生,由此开启了中国画变革的前奏。20世纪50年中后期,“保护传统文化”的民间呼声与党的“百花齐放、百...
不久前,乐见“南粤禅林”画卷在光孝寺启动,继而到六祖出生地之新兴、圆寂涅盘之处国恩寺写生;今又喜闻“广东四大名山”画卷于道教福地洞天之罗浮山开笔。南粤画坛,蓄势待发,无论先后,休论高低。南岭粤地,既生六袓慧能,开宗顿悟;也引道士葛洪,罗浮炼丹。菩提风幡,梅花梦蝶,传为美谈,流芳古今。 谈中国画而不涉道、佛之学,那是不可思议的。传统山水画,是中国式的思维、表达,中国式的语境、领悟,其基础,是...
2014年8月17日15时,由搜藏(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搜藏网、搜藏天下网承办的“千秋笔墨——徐家康山水画展”在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开幕,展览为期一周。展览共展出徐家康山水画作30余幅。 徐家康,净心斋主、学者型画家,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画工作室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1997年,导师谢冕),烟台南山学院•...
一千余年前,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王朝,拥有大片的御用茶场和园林,掌管园场的竟是一位饮誉当时的画家——董源。他官至北苑副使,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世称“董北苑”,他生于唐朝末年。一说是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迁,使他的绘画艺术有了一个施展于朝的良机。他的山水画艺术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赋诗。董源和当时的肖像画家...
山水画究竟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关于这个问题,向来有3种不同的见解:其一,山水画的产生与地主庄园制有关。笔者以为此说未妥,因为历来的山水画家都主张足迹遍布名山大川,他们追求的是自然美的典型,而绝非定居名胜一处;其二,山水画的起源与道家思想有关。不管东晋、六朝的山水画如何古朴雅拙,也不管元代的山水画如何高深莫测,都是画家内心宇宙的外化,而这种宇宙观的主体就是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相统...
近日与朋友讨论黄宾虹山水画,朋友问,怎么才能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来表达黄宾虹的笔墨?我想到了小时候见爷爷搭黄瓜棚的事。后来,我又把这“见解”说给别的朋友听,他们都说有意思,并把他命名为“黄瓜棚理论”。 黄瓜生长过程中要向上攀延,以满足其分枝、开花、结果的需要,农民们都掌握了搭建瓜棚的技术。五十多年前,农村物资匮乏,而每年开春后,有许多蔬菜都需要搭棚,黄瓜棚只是其一,所以搭棚材料非常紧缺。黄瓜棚通...
解读史甫田先生的山水画作的历史
画家史甫田 幽谷鸣泉 在硕果飘香的金秋十月,有幸欣赏到了他的近百幅山水画作,使人震撼、令人神往,是艺术的享受,也是一次精神的升华。 泰山的巨石雄伟挺拔、黄山的云雾若隐若现、灵山的松、百花山的点点野花,艳丽多彩。还有《秋韵》中满山遍野的果实……仿佛把观者带到仙境,画幅之多,意境之美,让人留连忘返。 他的画作来自于自然,他先后到过黄山、泰山、五台山、灵山、百花山等地写生游览。在形象的提炼画...
山水画家杨永茂 杨永茂先生是天津山水画坛的实力派画家。他的作品有气势,有想法,个性突出,笔墨讲究,气韵生动,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观杨永茂先生的画,首先会被他的大气势吸引。他的山水画给人以壮伟之象,莽然之气,深得庄子关于“天地有大美”的美学精髓。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北宋壮伟派画家范宽对他的影响,这也恰恰符合了杨永茂先生高大朴实,热情豪爽的北方汉子的气质。正是因为这种真情个性的自然流露和自我把握,...
山水画里的南北分宗论是明清时期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画家的创作活动,及其对绘画本身的理解和对中国山水画史的把握,甚至波及了书法、诗词等相关艺术门类的理论建构。 南北宗论的提出者与最有力的推动者之一是晚明着名画家、美术鉴赏家和理论家董其昌(1555~1636年)。关于南北分宗的言语曾一再见于他的题跋、画论与着述里,其中比较详细并常被引用的是下面一段: “禅家...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技,主要是由文人画发展起来的,全部用墨色来画,以用笔,用墨的技法为技巧,墨分五色,浓、淡、焦、干、湿。来表现画面远近、前后的层次关系。下面介绍下泼墨山水画法。 泼墨画法是中国美术里的一项独有的绘画创作技巧,其对画家的基本功底要求是较为严苛的,必须要有深厚的画技底子和对于图形感观的艺术创造能力。 泼墨山水画法的的绘画过程即为采用画笔蘸墨,泼洒于画纸之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