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北省邯郸市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已完成了邺城遗址、赵邯郸故城的赵王城、大名府故城等大遗址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邯郸市第一部大遗址保护规划—《邺城遗址保护规划》正式面世;大名府故城规划编制业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大名府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赵王城故城保护规划”已上报国家文物局。
为了加快推进邛窑大遗址保护工程的进程,2009年3月6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王琼带领相关处室的工作人员现场检查邛窑大遗址保护工程。 检查组对已经完工的邛窑遗址河堤加固一期保护工程进行现场查看,并召开由邛崃市人民政府、邛崃市文化体育局、邛崃市文物局和规划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听取了邛崃市人民政府、邛崃市文化(文物)部门关于邛窑大遗址保护的相关整改情况和规划、设...
“我希望国家能加大支持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委员提出。 单霁翔介绍说,“大遗址”专指文化遗产中规模大、价值高的文化遗址,如高句丽遗址、殷墟遗址、金沙遗址等都属于大遗址。但由于大遗址占地面积大,且常位于城市中心和边缘,因而它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趋严重,多数大遗址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占和破坏,形势令人担忧...
日前,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陕西全国人大代表对大遗址保护给予高度关注,西安市市长陈宝根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代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代表等积极撰写议案和建议,希望国家对陕西大遗址保护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地上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全省登记在册各类文物点5389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68处。陕西大遗址是文物的重要组...
来自陕西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六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陕西省已编制完成了秦始皇陵、汉阳陵、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大遗址保护规划,目前已投入一百多亿元人民币用于大遗址保护。 张锦秋现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多年来一直为陕西的遗址保护而奔走。她介绍说,陕西目前仅投入于大明宫遗址保护的资金就已近一百亿元。此外,向秦始皇陵投资八亿元,汉长安城遗址投入二点一亿元,汉阳陵遗址投入...
我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加快,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具体到“大遗址”文物保护上,突出地表现为大遗址保护与土地资源高度紧张的矛盾日益凸显,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与传统保护理念和模式的不协调日益凸显。 “大遗址”保护现状堪忧 所谓“大遗址”,是专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占地较广、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我...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的事情。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2005年国务院专门就加强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下发了通知,确立了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型古文化遗址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为了加强对大型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将100处国家重点大遗址列入“十一五”期间保护的重点项目,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台了《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11月25日,山东省文物局召开全省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调度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列入国家“十一五”大遗址库的六个项目所在市、县(市、区)文化(文物)局局长、省直相关文博单位负责人以及受邀的部分县(市、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大学文化历史学院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赵局长接受采访 11月3日至6日,由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中国文物报》、《瞭望东方周刊》杂志组成的新闻媒体采访团赴陕,专题采访报道以唐大明宫遗址为重点的陕西大遗址保护工作。 10月21日,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政府在西安举办了“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来自成都、杭州、郑州、洛阳、无锡等11个城市的书记(市长)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的代表及文化遗产保护专...
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政府主办的“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将于10月21日在西安举行。届时,国家文物局、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和省、市文物局及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将联合推出系列活动。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以及全国在遗址保护领域做出贡献的20多个城市100多名代表出席,陈忠实将担任唐大明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作为国家“十一五”大...
7月4日至5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洛阳考察大遗址保护工作。单霁翔表示,打造文化之都,洛阳最有实力。 单霁翔听取了洛阳市大遗址保护工作汇报,并到汉魏故城阊阖门遗址、隋唐城宫城核心区遗址、定鼎门遗址,详细了解这些遗址保护工程进度。单霁翔说:“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目前都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洛阳既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又是隋唐大运河段的起点。做好洛阳大遗址保护,对于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申遗...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大遗址保护现场会今起在江苏无锡举行,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二十世纪遗产的保护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主题,为此,论坛将讨论通过《20世纪遗产保护无锡宣言》。 “二十世纪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当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实践的主题。国家文物局将二十世纪遗产作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普查重点,旨在加强对1901年至2000年中国近百年文...
陕西是文化文物大省,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对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陕西的大遗址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给予广泛关注。 代表们认为,在陕西众多的文物资源中,大遗址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等级高的特点。加大对陕西大遗址的保护力度,从一定意义上就是保护中华历史和文化符号,就是弘扬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必...
“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令人痛心!”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大遗址保护论坛上说,随着我国各项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在许多地方以经济发展为重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压力非常大,形势非常严峻。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和文化价值突出的文化遗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史迹主体。国务院先后公布了6批2...
记者从最近召开的河南省考古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07年底,国家文物局拨付河南省用于大遗址保护工作的专项资金已达1.4亿元,占同期拨付各地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总量的35%。 “十一五”期间,我国共确定了100处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中央财政将在5年间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大遗址的保护。在这100处大遗址中,河南省有14处,分别是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