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传承德泽·丰芜康宁——河北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 本次展示月活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恭王府)2018年度中国内地城市展览展示活动的收官之作。活动撷取了承德市丰宁、宽城、围场三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纸张应运而生,麻纸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沁源县中峪乡渣滩村一户农家小院,一位黝黑精瘦的老人正熟练地用竹帘在浆水里来回打捞着,不一会儿,竹帘上便均匀覆满了一层麻浆,原来这是在造纸。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渣滩村独家探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亲眼见到传说中的造纸术。距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至今已近两千年,但一脉相承的制造工艺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山...
憨态可掬的福娃、翩翩起舞的蝴蝶、丰盈喜气的“福”字……一幅幅剪纸五彩缤纷、形象生动,这些都出自湖北钟祥民间剪纸艺人江学文之手。日前,江学文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我喜欢剪纸艺术,已经坚持十年了,让更多人学习剪纸和了解非遗制作,对我来说是一件乐事。” 今年30岁的江学文是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新闻中心记者,工作之余,剪纸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爱好。江学文学习剪纸起步于他的大学时代,当年班级举行元旦...
黄美金烧制金禅钵,折射出道道金光。谢帝谣摄 从事陶瓷研究和烧制40余年,给“国际注册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黄美金留下了许多抹不去的印记。他的手臂上满是不同颜色的烫伤痕迹,黄的,红的,黑的;他的指缝里也残留着洗不掉的泥巴颜色。 黄美金向中新网记者介绍金油滴和银油滴的区别。谢帝谣摄 2007年,黄美金烧制出第一个“金油滴”,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烧制技艺和“建盏”品类的一...
11月16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成果展在湖南长沙大麓珍宝古玩城开幕。 本次展览为期7天,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涵盖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苗绣3个项目的振兴成果展,以及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滩头木版年画等19个传统工艺项目的专题展,50多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集中展示近年来湖南传统工艺振兴成果,以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参观展览。高红超摄 20日晚,“传承德泽·丰芜康宁——河北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开幕。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集中亮相,通过静态展览与活态展演,将承德遗产丰富、特色鲜明、民众共享的文化盛景展现给观众。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参观丰宁满族剪纸展位。高红超 摄 当日恰逢满族传统节日“颁金节”。在精彩的满族舞《...
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2月22日,70余幅流失海外壁画的复制作品在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云冈美术馆展出。这是这些珍贵流失海外壁画首次以这种方式集体回国。 首席画师王岩松说,这70余幅壁画的原作来自山西、新疆、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10余个博物馆,有寺观、墓葬和石窟壁画。 ...
近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布最新科技考古成果,在山西境内也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首次发现汉代简牍文物,同时出土的还有成套的漆奁盒与铜镜、琴瑟乐器组合、漆案、漆盘、漆耳杯、铜印、玉印、串珠等珍贵文物。 据悉,2013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太原东山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并推测其主墓可能属于西汉代王及王后。今年暑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与了该墓地祔葬墓M6的实验室考古工作,这...
日前,由云南省丽江市委、市政府与暨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2018)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合作与交流”为中心议题,从文化遗产与当代城市旅游经济、创意产业发展等几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研讨。来自中国、德国、英国、葡萄牙等十几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文化遗产的国际...
“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开幕式21日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百余件被誉为“世界美术活化石”的古代岩画和边塞文化重要见证的居延汉简亮相。 展览共展出岩画实物29件,雕塑6件、拓片39件、汉简106枚。岩画内容有人物、动物、符号及狩猎、祭祀、舞蹈等,简牍则是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土的居延汉简。 阿拉善地区岩画分布较广,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均有分布,有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
即使是文博“门外汉”,许多人也发现,博物馆越来越“好玩”了。博物馆展厅放置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互动游戏设备,高清数字技术制作的古代书画动了起来,更不用说凭借电视和互联网风靡一时的《国宝档案》和敦煌“数字供养人”计划……博物馆和文物藏品不再是静态的、冷冰冰的,而是逐渐借助互联网技术,真正“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11月1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国家动漫产业综合...
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做好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此次研讨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全国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高校、民营企业等130家单位的288名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参与,提交论文80余篇,研究范围广泛,内容涉及油画、青铜、陶瓷等不同质地文物的保护修复,既有传统技艺方面...
山西省文物遗存丰厚,拥有地上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13405处归属文保单位。不过,其余40470处文物中有近一半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 2017年3月,《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山西当地社会团体、企业、热心人士、居民等各方面力量,更加“有法可依”地通过文物修缮、捐赠、看护巡查、展示利用、文化创意、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一年多过去了...
国学教育基地半樸园。 众多古渡,分布在中国大运河畔,宁波江北慈城半浦渡便是其中一个活着的渡口。半浦村东侧就是中国大运河的终点小西坝。宁波市民钱文华是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对半浦村的一点一滴,都如数家珍。移步换景,娓娓讲述,半浦村的历史逐渐鲜活。 半浦渡,古称“鹳浦古渡”。800年来,半浦渡口占据水上交通要冲,东达上海,北接慈城,通江接海,舟车往来。来自古镇慈城(1954年前为慈溪县城...
当下,文创产业创新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怎么让文物“活”起来?近日,时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8首届文化消费节将于12月14-18日在浙江展览馆召开。 此次文化消费节的一楼,故宫带着“朕的心意”,浙江博物馆亮出新“西湖十景”,西泠印社、中国美院敦品、晓风书屋组团参展,将为大家带来丰富奇妙的文创产品,既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结合现代时尚生活元素。移步展会二楼文玩集市,书画、铜雕、陶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