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天一阁藏清沈复灿抄本张岱诗文集《琅嬛文集》的点校出版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该抄本保留了张岱早已佚失的诗文五百余篇,是研究张岱生平、文学特色,以及明代文学、明末历史的重要文本。这是天一阁自开展全面古籍普查工作以来的又一巨大成果。 张岱(1597-?),山阴人(今浙江绍兴),明末著名文学家,明亡后披发入山,潜心诗文。著有《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其中《湖心亭看雪》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
计划投资500亿美元的尼加拉瓜运河,给当地带来了意外惊喜: 2016年2月,因尼加拉瓜运河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而采集的超过1.5万件文物,被移交给尼加拉瓜政府;接力进行的施工前考古则首次发现了在整个中美洲尚无先例的新型制盐工具等珍贵文物。 “所有这些得出的研究和信息都是全新的,有助于我们理解尼加拉瓜被西班牙侵略前的古老文化和经济状况。”尼加拉瓜著名的考古和历史学家帕特里克·维尔纳告诉《瞭望东方...
记者昨天获悉,福建博物院去年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平潭史前考古和闽清义窑丝绸之路考古等都有重大发现。 去年该院完成田野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0项,勘探面积8.35万平方米。 范雪春领队主持的“福建史前考古调查研究”,对分布在漳平市、龙岩新罗区以及三明市大田县的史前遗址,开展史前遗迹的分析与研究。发现的穿云洞、留阳洞、慧林洞等3处史前洞穴遗址,为九龙江流域乃至福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序列框架的建立及...
“近日,在内蒙古开展的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文物普查组在阿拉善盟博物馆登记一件国内罕见、史料价值极高的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刻石与拓片。这部东汉石刻现藏阿拉善盟博物馆,为‘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内蒙古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3月1日表示。 王大方介绍,文物考古专家根据刻石题记的年号研究,得知碑刻落成的年代为东汉安帝永初(公元107—113年)时期,碑刻写于“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碑刻为东汉时期西...
辽宁省鞍山市日前完成了对古代岩画的考古调查,共发现17个岩画地点,103处岩画,并根据考古调查整理出版了《鞍山岩画》一书,对鞍山地区岩画进行解读,填补了辽宁地区抽象岩画的空白。 岩画是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鞍山市在铁东区、立山区、千山区与海城市等区市共发现17...
一名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化学家、业余的铭文研究者鲁斯坎普,不久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加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犹他州和内华达州的岩壁上发现了84处殷商甲骨文或中国象形文字遗迹。在他的发现中,一段镌刻在亚利桑那州岩壁的古铭文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们离开已经十年了;前往太阳之屋的旅程已经完成,该宣布回归了;我们一起完成了旅程。鲁斯坎普认为,这些美洲印第安人遗留的甲骨文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300年,比哥...
昨日,记者获悉,作为“中国矿冶考古首个”的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近日入围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省文物考古所和大冶铜绿山管委会发现了一个墓葬区。在该墓葬区2275平方米面积上,清理出了西周晚期墓葬3座、春秋时期墓葬118座、近代墓葬11座。其中3座遗留了人牙。经DNA实验及鉴定,它们所对应的人分别是35岁至40岁之间...
经过南京博物院4年多的考古发掘,位于兴化、东台交界处的蒋庄遗址初露真容,这是一处良渚时期的文化遗存,从距今约5000年起,先民们在此生活了千年左右。2月28日,来自全国的20余位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进行论证,认定此次考古意义重大,不仅突破了良渚文化北不过长江的传统学术观点,而且首次大量出土良渚时期先民骨骼,通过现代科学检测,那些隐藏在骨骼中的中华文化基因有望被破解。 考古现场目前仍保留着一片良渚文化...
2015年12月以来,北海市考古团队在辖区营盘镇白龙村白龙珍珠城遗址及其周边5公里的地域内,发现至少有8处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其中汉唐时期古文化遗址(遗物点)4处,主要为大量汉唐时期的陶瓷片。 白龙珍珠城距离北海市区30多公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备选点。
近期,英国考古学家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15年在英国约克郡斯达卡(Star Carr)遗址发现的一枚中石器时代页岩垂饰上雕刻有线形图案。学者认为,这可能是英国已知最早的中石器时代艺术作品。 页岩垂饰刚出土时,表面几乎看不到任何图案,其圆形孔洞被沉积物堵住。英国约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切斯特大学学者利用数字显微技术对这枚垂饰进行了分析并生成了高分辨率图像,掌握了其表面雕刻图案的线条和风格...
俄罗斯媒体2月21日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在对一件上世纪于埃及出土的Tarhan礼服做放射性碳分析研究时发现,这件不起眼的礼服竟然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衣服,它的“年龄”可以达到5500年左右。 这件不起眼的衣服早已被发现,但在起初并没有引起考古学家们的过多关注。它上一次的公开展览还是在1977年,但当时的它只被堆在了碎布堆角落里,很不起眼。 但在前不久,专家无意中对这件礼服进行放射性碳年代测...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悠远,许多地方在过去久负盛名,在《汉书》、《水经注》、《清史稿》中有明确记载的石门障就是一例。然而关于石门障的具体位置,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日前,笔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内蒙古长城调查中,通过田野考古结合史料分析,可以确认,包头市石拐区五当沟北岸古城塔村中一座已消失的古城,就是汉代的石门障。 从古籍中寻找突破口 石门障是西汉中晚期在塞外依附于长城修筑的军事指挥系统,由...
在2015年度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过程中,陕西考古人员对武则天三子唐中宗李显的定陵神道遗址进行清理,发现其原来拥有18对36件石刻,可惜的是除个别保存较好外,大部分已经被毁。 主持考古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博说,在往年考古钻探基础上,2015年度对定陵陵园的部分建筑遗址进行发掘,主要包括陵园南门门址,南门列戟郎的西侧遗址,以及西侧的番酋殿遗址和无字牌的牌亭遗址等。结果发现定陵石刻原来应该有...
此次发现的金元家族墓地位于邯郸市高开区南屯头村西部,该区域拟新建一处保障性住房。为了支持和加快工程建设,依法做好小区占地范围内文物保护工作,邯郸市文保所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初,对其建设范围内前期探明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古墓葬20座,出土文物56件(套)。 墓葬分为两大片区。按照时间早晚,由北向南有序排列,应为一处家族墓地。依据墓葬结构和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年代分属金元和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