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红线、生命线。8月18日下午,山西省文物局召开了全省文物安全工作推进会,同时发布了《山西省文物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山西省文物安全管理十项规定》也可以简称为“安全十条”。“ 这是在深入分析新时期文物安全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后,针对山西省文物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整合、提炼和创新而形成的。”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直言不讳,“ 安全十条 将为全面...
由OCAT研究中心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展览“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于8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预展。该展将借助数字成像技术将诸多流散海外的造像“恢复”至其原始面貌。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部,于一千多年前开凿而成。石窟中精美的造像自20世纪初便吸引了古董商的目光。为牟取利益,原始造像的头部、身体或躯干被通过各种手段凿取或剥离贩卖...
8月18日,全省文物安全工作推进会议在太原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重点就落实《山西省文物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做了安排部署。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雷建国作了重要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副巡视员许高哲出席会议,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政委金太生、省消防总队总工程师朱江出席会议并就打击文物犯罪和文物建筑消防讲话、省工商局...
日前,山西警方抓获了1名公安部A级通缉逃犯,劝投了1名A级通缉逃犯。 今年6月,公安部部署开展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山西公安机关迅速结合山西文物犯罪实际,组织开展了全省严厉打击盗掘、盗窃等文物犯罪的专项行动。 7月31日,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将涉嫌文物犯罪在逃的嫌疑人史俊杰等10人,列为公安部A级通缉逃犯。山西公安机关迅速组织对涉及我省的2名A级通缉逃犯进行追捕。临汾公安机...
为铭记林迈可、李效黎夫妇为中英友好、世界和平正义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日前建成,于15日在山西吕梁离石区正式开放, 林迈可出生于英国书香世家,1937年,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其夫人李效黎出生于山西吕梁离石,是当地第一位考入“燕京大学”的女生。两人秘密为八路军购买和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物资,于战斗中结成连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林迈可一家抵达延安。因熟悉无线电技术,被朱德...
日前,为切实保护国家文物安全,始终保持对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专门下发通知,就全省深入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好文物单位安全保卫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入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精神,严格文物保护责任,严密安保措施,严防监管漏洞,严打文物犯罪,严格落实文物安全监管责任,按照《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条例》的要求,依法加强对文物单位安全工作的监督、指导,督促落实文物...
国内首家以壁画为专题的艺术博物馆——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日前在山西省晋中市破土动工,建成后将是山西规模最大的民营博物馆。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预计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15亩,是凭借山西寺观壁画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的一个集遗产保护、教学科研、产品研发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壁画艺术博物馆,建成后也将成为全国唯一的以壁画为专题的艺术博物馆。
8月6日,山西女英烈研究会在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举行成立大会,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山西女英烈研究会由刘胡兰纪念馆牵头,与朔州市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管理处、晋中市寿阳县尹灵芝烈士纪念馆共同发起成立,工作地点设在刘胡兰纪念馆。研究会将对我省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女性英烈,根据其成长环境与工作战斗经历所产生的英雄精神,给予详细挖掘与研究、传承与发展,并以山西女英烈精神为动力,紧扣社会主义...
蔡恒宏是一位有着50多年集邮经历的“老玩家”,在《凤(文物)》-晋侯鸟尊”特种邮票发行当日,他带来收集30多年的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这也是他首次将80余枚“黑便士”公开展出。胡健摄 7月29日,“《凤(文物)》-晋侯鸟尊”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山西博物院举行,新设立的“山西博物院主题邮局”在当日揭牌。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成为当日邮票展的主角,展出80余枚珍贵的“黑便士”。 “晋侯...
据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长治”消息,近日,长治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盗掘古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3人对自己使用挖掘机盗窃古墓葬一案供认不讳。 6月24日,长治郊区分局接到报案,称位于堠西庄村一古墓被盗。接报后,专案组迅速展开调查。经过20天的持续攻坚,于7月13日将犯罪嫌疑人康某、宋某、常某相继抓获。经审讯:该三人对自己使用挖掘机盗窃古墓葬一案供认不讳,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与山西省忻州市政府日前在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7月22日至8月21日在恭王府举办山西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以实践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以文化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据悉,本次展示月将举办“欣欣向荣 心灵之舟”山西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静生长、乐生活”国家级非遗项目静乐剪纸精品展;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工作会;传统工艺振兴学术研讨会、静乐剪纸传承...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墓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8座,墓葬从早到晚由西北向东南排列,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考古所提供摄 7月12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日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体质人类学专家对山西陶寺北春秋晚期贵族墓葬中腹中有一胎儿的女尸进行DNA提取,并将进行测序和研究,希望能够对这...
山西丁村遗址是世界著名的含有古人类化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从2015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丁村九龙洞遗址共发掘出土了3000余件石制品,并对其中2000余件石制品进行了拼合,确认九龙洞遗址是一处10余万年前原始人的“石器打制营地”。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发现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大地上首次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
7月1日至2日,“旧石器考古在丁村:回顾、进展、研讨”学术交流会在丁村遗址所在地——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召开。会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了丁村遗址群考古最新进展:九龙洞遗址出土的2000余件石片中,拼合出石制品104组。特别是其中一组,是用60余块石片拼合而成。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益人研究员说:“石片的拼合,是为了反推丁村人石器原料选取、打制技术以及复原整个制作流程。” 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