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孟津卫坡古村落文化旅游项目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以来,该旅游项目各方面工作正稳步前进,不断取得新进展。 11月初,一期工程项目用地地表附属物清理已基本完成,三十六街坊已开工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公路路基已形成,排污管道和照明管线铺设基本完成。项目区文物勘探已结束,项目立项、环评编制正在进行。 11月19日上午在卫坡项目建设指挥部召开卫坡古村落文化旅游项目施工环境治理工作会议,副县长辛俊峰主持会议,并...
冬日上午,走进南浔区旧馆镇港胡村,古村落抢救性修缮和保护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几个建筑工人搭起脚手架,修复着古建筑的屋檐。 港胡古村依河起市,东西走向约1公里。毓秀桥、沈氏桥、木桥3座古桥将古村南、北连为一体。南岸是港胡村,北岸是新兴港村。两岸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传承着古老的韵致,古树老宅下蕴藏着古朴别致的风情。岸上的亲水连廊是真正的“土菜一条街”,至今仍沿袭着古老的“早上一小时经济”,老农们会...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盗贼也对不同的“猎物”嗅觉不同。昨日,记者从禅城警方获悉,在佛山、贵阳两地高档服装店中,有两对“情侣”装扮的男女就在店员眼皮底下,把价值15万元的皮草偷出店去;另有三男子则瞄上了古村落中的祖屋,疯狂盗取10户,就在案发现场拆卸古董家具,打包运走。 这些案例均来自今年禅城警方“3+2”专项中的涉“两入”犯罪案件。统计显示,今年禅城警方共打掉“两入”盗窃团伙28个,刑拘犯...
船型屋倒映水中好似水墨画。 村民在维修村内道路。 明清古民居内的住户。 11月15日,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明清古建筑船型屋倒映在水中,好似一幅水墨画。 驿前镇现有明清古建筑50余幢,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一条条卵石古道,曲径通幽,庭院木刻、砖雕、石雕,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堪称明清建筑的佳作,石屋里、大夫第、船形屋等古建筑,为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想、文化、民俗等提供了实物证据。 ...
冬夜清冷,细雨迷蒙。绕过村口的那棵百年古樟树,穿行于青石板铺地的古巷中,我们就这样进入了位于桐庐县江南镇的深澳古村。 古村似乎还是原来的那个模样。雕梁画栋的明清古建筑,光洁圆润的青石板路面,时时提醒人们,这里曾有着数百年的悠久历史。而古村却又不全是以前的模样。轻柔的音乐声与浓郁的咖啡香,新锐的时尚气息与怀旧的文艺范儿,在此交融碰撞,并行不悖。 雨滴顺着屋檐滑落,打在鹅卵石上滴答作响,仿佛奏响一...
古村落在我们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因为那是“记得住的乡愁”,也是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一种方式。11月17日,在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陪同下,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代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来我市专题调研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副市长祝伦根以及市国土、规划、建设、文物、金华开发区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陪同考察。 励小捷一行深入考察了金华开发区汤溪镇寺平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
昨日,第三届广府文化论坛在禅城区南庄镇罗格孔家村举行。在孔家村天南圣裔祠堂内,50余名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广府地区的古村落文化研究为主题,共同探讨佛山古村落的现状与活化。 本届论坛是近年来首次以古村落研究为主题的高规格学术论坛,吸引省内外50多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论坛期间,专家学者开展古村行活动,分别到南海区的烟桥村和松塘村、三水区的大旗头村和长岐村进行参观考察。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
安福县投入50余万元省级保护专项资金,对山庄荷溪村毛主席旧居(伍氏宗祠)红色景点进行了保护性全貌维修。目前,工程已完成了80%以上,年底将全面竣工开放迎客,昔日古祠的红色魅力即将重现。 为更好地保护文物资源,做好古村村落的保护开发,近年来,该县积极包装文物维修项目,借助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的契机,积极与文化部、省文化厅对接,将革命旧址列入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维修保护补助计划。本着“保...
日前,市规划局到傅村镇山头下村指导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利用工作。 市规划局实地察看了山头下村建筑遗址后,和村干部一起探讨加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利用工作,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规划局专家希望山头下村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为契机,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文化产业结构,把名村保护规划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变文化资源为经济来源,为古村文化旅游发展聚人气、添财气。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是田园生活的最后守望地,也是人们的乡愁栖息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如何保护与活化古村建设?19-21日,首届中国古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关注古村落发展的业界人士与专家学者参加。 近年来,随着世界性古村问题的日益凸显,全民保护古村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内保护发的步伐也不断加速。 在此次大会专访中,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
“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小桥蕴涵古城貌,青石幽雅怡心矣。”20日-21日,首届中国古村大会在烟雨朦胧的浙江乌镇召开。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古村大会主席、中国乡村旅游年度人物吴必虎在大会现场表示,农业生产功能的退化是乡村消失的根本原因,恢复乡村的经济功能,乡村旅游是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最好方式。 古村落是农业文明的结晶,但高速的城镇化发展,不可逆的现代化过程,一些过时的法...
镬耳墙、青石板、青砖墙……对于几代佛山人而言,充满岭南文化风韵的百年古村,已成为他们心中乡愁的寄托。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佛山的古村难以避免地落入被人为破坏的险境。 为了延续与传承这批百年古村,2014年底佛山市文广新局制定并发布了《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提出佛山要以30个古村活化作为引领和示范,挖掘文化内涵,并于2015年完成首批13个,2016年完成其...
秋日高远明净的天空之下,阳光灿烂,落英缤纷。上周日,杭报社区、城市通“周末去哪儿”的12组亲子游家庭来到了“华东最美红叶古村”临安指南村,与美丽秋日来了一次亲密约会。 寻找你心中最美的秋日合影 从杭州出发,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指南山脚下。经过“指南慈境”的门楼,随着汽车几个峰回路转的爬坡之后,静静地依偎在绵延如带的层层梯田之上的指南村便悠然出现在眼前…… 太湖源镇文化站站长胡立萍出来迎接客人...
一个曾因区域经济发展而繁荣一方、名噪一时,后却因产业变迁、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衰败、破落甚至被人遗忘的古村落,如何重现昔日荣光?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现代城市生活引领时代潮流的当下,如何让日渐“空壳化”的古村落聚集人气,吸引外来游客,留住本地居民?又如何通过古村落的自身资源,寻找并扶植一个适当的产业,为当地村民带去新的收入和居住环境的提升? 要回答上述3个问题,似乎并不容易。佛山自去年启动古村活化工...
11月14日,游客在孟津县小浪底镇庙护村欣赏“老家”主题文化长廊。当地在保护古村老院历史风貌的同时,注重将农村精神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