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30日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获悉,经过60余天的陈列改造,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将于2月1日重新面向游客开放,新增的近期考古挖掘发现并修复完成的20余件珍品文物将首次亮相。 据了解,三星堆博物馆在此次陈列改造中,大量应用了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型展示方式及技术,通过合理使用声、光、电等新型表现手段,让文物展现更加光彩闪耀,贴近观众,游客互动交流更为方便快捷。 本次展陈改造,三星堆新增了近期考古挖...
为了配合成都大庙会的举办,由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雪域高原的神佛艺术——四川博物院藏唐卡展》已经顺利完成布展,将于本月31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包括造像唐卡、组画唐卡、教理教规类唐卡、其它形式的唐卡四部分。为了丰富本届成都大庙会内容,四川博物院精心挑选出39幅精品供市民们欣赏,其中有多数唐卡是首次公开展出。内容涵盖了藏族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反映了千百年来佛教文化在...
1月28日,记者从四川博物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由四川博物院、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 “迎新接福一纸万象——传统年画珍赏”展将于1月29日至2月13日在四川博物院展出。此次展出的132套年画以绵竹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为主,均是四川博物院珍藏的清代以来的作品,包括著名的“三猴烫猪”、“老鼠嫁女”、&ldq...
2011年1月21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相关专家在大邑召开了刘氏庄园灾后抢救保护工程竣工验收会,最终,该工程顺利通过验收。5.12地震使刘氏庄园古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雕刻馆、游客接待中心、老公馆内部部分房屋、老公馆后面过道大门等建筑屋面青瓦脱落、房檩脱榫、局部建筑出现地基下沉造成水平裂纹,同时庄园内的多处砖构建筑出现竖向裂口,部份墙体有倾斜现象。门墙顶部有多处坍塌。通过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和各级...
近日,四川省文物局在成都召开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纪念馆建设工作推进会。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阿坝州、都江堰市、绵竹市、北川县、汶川县文化、文物局的分管局长和项目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北川地震纪念馆、映秀震中地震遗址纪念地、绵竹汉旺工业地震遗址纪念地、都江堰虹口深溪沟地震遗迹纪念地“一馆三地”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随后,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月24上午,峨眉山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大佛禅院协调办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峨眉山景区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会议,景区消防、公安、宗教等单位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佛协消防办镇果法师主持。首先,佛协心定副会长就全山寺院一年来的安全、僧职人员管理等方面做了总结。随后,消防、公安、宗教等部门领导从各自工作领域分别就寺院消防、自然灾害、寺庙公共安全、国家宗教政策等做了强调,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和今后的工作重点。文管所...
武侯祠的“喜神”大家都不陌生,但您有没有听过“灶神”?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又到了郫县人一年一度祭拜“灶神爷”的日子,“2011年郫县民俗中国年川菜博物馆祭灶典礼”在成都川菜博物馆举行。 数百群众“祭灶王”祈福 小年祭灶活动是传统川菜文化,以及四川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民...
1月20日上午10时,四川省广安市文化体育局党组成员、市文管所长王成平,市“三普”队队长、市文管所研究员刘敏,市文管所文博馆员段艳兰、邻水县安信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王毅、邻水县文管所长李榜宏及重庆市山地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李祖群等一行实地查看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宝山石刻及古石桥”维修保护工程(1、2号桥的修复加固、3号桥两端码头的清淤及加固、12幅石刻防风化保护、弥勒佛危岩的排险等...
近日,记者从雅安市文物管理局获悉,成都博物院和雅安市博物馆在成都武侯祠举行了区域文化合作文博项目签字仪式,今后五年内,成都博物院将就雅安市七县一区的考古调查、大遗址保护、地面文物维修、文物修复、文博专业人员技术培训、雅安市博物馆陈列设计优化提升等项目提供经费及技术支持。 据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成都——雅安区域文化合作工作交流座谈会”的相关决议,促...
在“5·12”特大地震中,四川绵竹年画产业基础设施及年画作坊遭到严重破坏,年画产业受重创。震后,绵竹投入近1亿元,重建年画产业基础设施。目前,先后有30多家民间年画作坊恢复生产,已开发上千种年画产品,年画产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近日举行的四川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民建四川省委的多名政协委员联名提议,建立民族古籍传承制度以保护彝族文化。 据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政协委员仰协介绍,目前存世的彝文古籍总数远超已收藏的古籍总数。“由于目前彝文古籍大多由毕摩(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所掌握使用,靠他们以手抄的形式在内部通过仪式来传承,加上多数毕摩现已去世,使许多古籍未能及时翻译而成了无人能懂的‘天书’,造成彝文古籍的间接流...
为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国内外相关单位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拓展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渠道,积极创造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科研学术环境,提高科研水平,实现科研兴院的目标,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全国最大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达成合作协议,结合该院的科研方向和实际需求,定制了包括文物、考古、历史、地理、建筑等领域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博士论文库、硕士论文库、会议论文、报...
石柱地墓地位于四川省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七组、八组。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2010年5月—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对该墓地I区和III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各类遗迹90余个。发掘场景2010年11月上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墓地I区进行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位于I区的二、三级台地,计划发掘2000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发掘约1500平方米。本区域的堆积主要为商周、汉代时期...
公众考古事业意义深远,推进中国公众考古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将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及时向大众普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2005年伊始,每年面向社会大众举办科普学术活动日,主要介绍该院的文物考古工作和重要考古发现,同时在学术活动日还邀请来自全国各地文物考古专家介绍文物考古前沿信息。2005以来,该院...
比赛中的小选手 评委老师正在给选手打分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历史文化意识,在对广大少年儿童普及文化、文物知识的同时搭建博物馆与少年儿童、中小学校交流沟通的桥梁,使更多未成年人及家庭走进博物馆,触摸灿烂文明的历史文化,锻炼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四川博物院1月22日上午进行了第四届“小小讲解员”选拔活动。本次活动面向成都市各大中小学进行,得到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