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籍书库不达标、专业人才缺乏,导致50万册古籍超半数损坏,文化遗产日期间曝出河南省图书馆这一窘境,让众网友感叹不已,6月11日下午,河南省图书馆馆长杨扬在受访时说,古籍保护的现状,只是河南省图书馆诸多窘境的一个方面,他举例说,1989年投用的现馆,23年来从未进行过大修,只是在去年换了一次上水管道。 【设施老旧】 现馆投用23年只换过一次上水管道 杨扬介绍,位于郑州市伊河路与与嵩山路交...
本报讯 近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书香人淡自庄严——周叔弢自庄严堪善本古籍展”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开幕。展览时间至5月31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1952年,周叔弢先生将他数十年精心收藏的715种2672册珍贵善本古籍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此展旨在纪念周叔弢向国家图书馆捐赠善本书籍60周年。 展览展示了周叔弢“自庄严堪”所藏近百种善本古籍,配合照片、档案、影音资料。展览包括...
有人说,书是永远恭候你的教授,书的意义是装着整个世界并随时把整个世界展示给你。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么那些历经百年风霜的古籍,更是积淀深厚的良师,在它们的熏陶下,一代代人的精神家园得以被温泽。作为人类灵魂的引路人,藏书的意义永远在于分享,这个分享的过程,让人意识到人类精神世界的博大和宽阔。在这个温暖的四月,在人文荟萃的古城淮安,我们亲历了这样的一场博大精神世界的接力赛。淮安著名藏书家陈慎侗先生珍藏百...
中国古代文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既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和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山东是文化大省,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如何使这些古籍得以妥善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籍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全方位的工作。普查、修复、展示、研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山东省图书馆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李西宁表示,山东省图书馆经过近5年的摸...
一颗神似《泰坦尼克号》“海洋之心”的翡翠玉石(如上图)昨日亮相南京图书馆。 该玉石通体翠绿,水头饱满,颜色均匀。因是体量较大的心形,被现场专家戏称为“翡翠版海洋之心”。 当然,真正的“海洋之心”是蓝色的,并不是绿色。由于玉器投资近年来日趋攀升,好的翡翠原石越来越难得。 此次现身的翡翠心形玫瑰金镶钻挂件,估价在60万-80万,将在6日江苏爱涛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卖。爱涛负责人表示...
继杭州巡展圆满落幕后,5月8日,北京匡时(微博)将携重器“过云楼藏书”等2012春拍精品在下一站——上海图书馆举行展览。 据悉,过云楼藏书自清道光以来凝聚着六代人的心血,顾家将之视若珍宝并终年秘藏,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其中四分之三也已于上世纪转归于南京图书馆,只剩这170余种,近500册,是唯一还在私人手中的国宝级藏书。特别《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
公元7世纪的手抄本《圣库斯伯特福音书》(St Cuthbert Gospel),即圣约翰福音,成为了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的藏书,这次成功地购买得益于图书馆39年来最成功的一次募捐运动。 这份珍贵的资料是欧洲最早的图书,并且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手稿于公元698安放于圣徒卡斯伯特(St Cuthbert)的棺材内,在英国东北部沿海地区的琳第斯法纳(Lindisfarne),直...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充分发挥新疆文物考古人才优势,利用自治区图书馆“昆仑讲坛”这一平台,与自治区图书馆联合推出了以贯彻“三史”教育为主线,以近年考古新发现证史补史为内容的“三史”教育系列讲座活动。活动于2012年3月开始,每月安排一名新疆考古研究所副高职称以上的优秀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三史”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发挥引领作用,拓展影响领域。通过自治区...
本报讯 (余晓斌 胡晓莉 记者 陈元松) 9600本弥足珍贵的古籍,堪称镇馆之宝,却因长期风化、潮湿等原因蒙受霉烂、虫蛀和脆化的摧残!这是记者25日在江油市图书馆古籍收藏室目睹的一幕。抢救、修复这批古籍迫在眉睫! 在江油图书馆古籍收藏室,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本本古籍。所有古籍均呈棕黄色,由于管护设施缺乏、西南空气湿润等原因,古籍半数以上出现不同程度霉烂、虫蛀、缺损和脆化。“目前,馆藏古籍三分之一...
中国近代四大学术发现之一“敦煌遗书”的整理又取得重大成果:在日前举行的“敦煌遗书整理成果展示会”,由上海师范大学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共同编撰、列入“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及国家重点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的《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以及“《敦煌遗书库》数据库”首次亮相。 敦煌遗书指在敦煌地区出土的,以莫高窟第17窟所藏遗书为主体的古代遗书。全世界汉文和非汉文敦煌遗书总数量在7万号以上,其中汉文遗书...
本报杭州1月18日讯 记者 刘慧 今天,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特藏阅览室及库房改造近日完成,将于2月1日起恢复正常开放。该工程大大提升了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特藏库房和阅览室的文物保存环境。 古代书籍特别是善本图书是娇贵的文化遗产,对保存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改造后的库房和阅览室,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恒温恒湿净化系统能够连续运转,因此温度和湿度得到了严格控制。此外,还进一步增强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