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本,中国古代称之为“东瀛”,与中国隔海相望,在其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中,许多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有特殊意义的中国文物漂洋过海,定居他乡,在日本被尊为“国宝”。但是由于它们常年隐身东瀛,其来源和流转的过程往往鲜为人知,甚至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于受资料的限制,国内也鲜有专题著作追溯研究那些藏于日本的中国文物的前世今生,而日本学者富田升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文物流散的研究,特别是近代流向日本的中国...
靖国神社中的一对中国石狮和一门北洋水师大炮。 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多国用盛大庆祝活动来纪念人类历史上的这次伟大胜利。但在日本,军国主义幽灵依然四处徘徊。靖国神社,无疑是它们最大的精神祭坛。这里供奉着上千名二战战犯,不仅被日本政客视作“秀场”,也是日本右翼势力眼中“日本价值观的心脏”。普通中国人对这个臭名昭著的地方并不陌生,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收藏着从中国掠夺而来的各种文物和物品。正门...
5月30日,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在京共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就互办展览、信息交流、馆藏文物保护、人员培训和宣传推广等相关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共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马卡利乌(SOPHIE MACARIOU)分别代表双方机构在签约仪式上签字。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作为国家文物局对外文物交流的专门机构,已经主持策划、组织举办了20...
30日上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在京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互办展览、信息交流、馆藏文物保护等相关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 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是法国著名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去年10月,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是中法互办文化年以来在法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展,获...
日前,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题为“中国:镜花水月”的展览。展览将一批馆藏中国北朝石窟用作时装展示的背景墙,引发中国网友的质疑,“年代久远的古代壁画是非常脆弱的,根本经不起如此折腾”,“我们看到在展厅尤其在壁画附近使用闪光灯的报道”。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近日在回应相关质疑时表示,所有展览使用的自然光都被过滤掉紫外线,且壁画已经用不受自然光影响的矿物颜料处理过,展览过程也禁止公众拍照,不会伤害文物。 ...
5月17日,由中国文物报社组织的题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博物馆与技术创新”交流座谈会在河北博物院举行。中国文物报社、河北博物院及各地文博单位的领导专家,来自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相关技术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共同交流博物馆在文物保护、藏品展示、内部管理以及与公众交流互动中的技术应用。 河北博物院的代表介绍了开馆一周年的博物院在展览方面的技术应用,并总结体会说, 一个行业的发展,不光...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但文物进了博物馆并非意味着绝对安全,最近发生在伊拉克几座博物馆内的文物破坏事件就是例证。大家所不知道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许多珍贵文物也遭受过柏林之劫。 位于柏林西郊的博物馆外景 柏林亚洲博物馆内复原的新疆克孜尔123窟,又名“飞鸽衔环窟”。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是德国国家博物馆的一处分馆,坐落在德国首都西郊、环境清幽的达利姆小镇。博物馆的馆藏...
从空中俯瞰浙江横店“圆明新园” 安徽原清淮军一个提督的府邸遭蒙面人强拆,废墟上还能看到木质雕版 5月10日,预计投资300亿,已经投入100亿的圆明新园在浙江横店开门迎客,总占地6300多亩,1誜1复制重建了当年圆明园中正大光明、鸿慈永祜、方壶胜境、九洲清晏等经典建筑景观。 看了这条新闻,大多数人会感到高兴,游客又有了个新去处,剧组又有了个新外景,估计许多导演已经开始琢磨咸丰皇帝慈禧太后...
《中国:镜花水月》展现场,以唐代壁画和明代瓷器为背景及装饰。 为配合纽约年度时尚盛事Met Gala和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周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5月7日揭幕了题为“中国:镜花水月”的展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展览由该馆服装艺术部和亚洲艺术部联合举办,并邀请著名导演王家卫出任艺术总监,旨在“将高级时装与中国服饰、书画、瓷器以及包括电影创作在内的其他...
哈佛艺术博物馆是国际上著名高校博物馆,馆内展有诸多中国文物,很值得一去。 到这里看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欣赏,也是见证一段丑恶罪行的历史,因为许多中国文物是美国人偷窃来的。 记着华尔纳这个人,此人就是哈佛的所谓学者,上世纪初至少两次来中国敦煌,野蛮盗走许多珍贵的文物。 图5-7为敦煌328窟唐朝彩塑供养菩萨,是华尔纳用70两银子从敦煌的王道士那里骗取来的,现栖身哈佛艺术博物...
近期,关于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事件再现:福建被盗“章公六全祖师”肉身像亮相匈牙利、法国枫丹白露城堡的中国文物被盗等。而值此中国海外流失文物再次引发热议之时,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大型丛书第一卷,并由此勾勒出中国文物如何流失的路线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自2005年启动的《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丛书编纂项目,该丛书将陆续发布海外文物状况,此次亮相的首卷是《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
近期,关于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事件再现:福建被盗“章公六全祖师”肉身像亮相匈牙利、法国枫丹白露城堡的中国文物被盗等。而值此中国海外流失文物再次引发热议之时,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大型丛书第一卷,并由此勾勒出中国文物如何流失的路线图。那么有关江苏和南京的流失文物又有哪些呢? 数次流失浪潮164万件中国文物散落世界 中国国家博物馆自2005年启动的《海外藏中国古代文...
欧洲古堡,一批中国文物,一个不完整的电话号码,几个美化侵华战争的古董商,右翼势力设局,文物专家李茗沁只身前往,舌战群儒、忍辱负伤、舍身夺宝。 聚会散席后,离开饭店,李茗沁同秦汉走了一程,来到一个街心公园。秦汉为他点烟,两支烟枪,烟雾缭绕在路灯下。秦汉说,给你分配任务,我们获悉情报,荷兰有个大收藏家,据说在阿姆斯特丹和巴塞罗那都开了古玩店,有一批重要的、祖上传下来的中国文物要出让,其中不少是...
国家博物馆历时十年的学术研究工程——《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丛书的首卷《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日前发布,海外博物馆藏中国古代文物从此有书可查了。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成立于1852年,收藏有超过450万件的各类文物和艺术品。本卷遴选该馆藏中国古代文物精品195件,包括瓷器102件、青铜器31件、漆木器22件、铜胎画珐琅器10件、金银器8件、玉器7件、陶俑6件、石造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