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4月22日讯(见习记者 董程程 通讯员 闫盛霆 闻其东 李瑞兴)20日,在淄川翰林世家施工现场发现的出土文物,被民工私自带走。经淄川区文物局与公安分局国保大队迅速查证,仅用两小时就将文物追回。 20日上午,淄川区文物局接到文物协管员报告称,在淄川翰林世家施工现场发现的出土文物,被民工私自带走。得知情况后,文物局与公安分局国保大队迅速赶到现场。施工现场有几处已被挖掘的古井,这次出土的文物就是...
昨日,市民张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他在无意中发现一座很可能具有历史价值的石墩,希望能有专家帮忙鉴定,如果真是个“宝物”,他愿意捐献给博物馆供市民参观。 昨日上午,记者在张先生家见到了这座石墩。石墩高约50厘米,呈八角柱形,上窄下宽,上下两面均有一个石孔。石墩里面刻有文字,由于腐蚀严重,只能隐约看到“明昌六年二月十五日、二郎神”几个字。 张先生告诉记...
近日,阳泉郊区河底镇东村以北5公里处发现一座古墓,经省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该墓为金代所建。阳泉市相关部门已对现场进行封锁,并展开发掘工作。 该墓葬为砖砌八角形单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坐北朝南。墓道长度不详。墓门为砖砌拱券顶,高114厘米,宽62厘米,深72厘米,封门为条砖斜向平砌。墓室平面为八角形,有“凹”字形棺床,棺床上有尸骨两处。随葬品只发现瓷灯1盏、镇...
2011年中国十大文物事件 网络评选揭晓 本报讯 (记者 赵亮)由中国文物网举办的“2011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经过网友投票,长治金代阁楼墓葬被发现、富春山居图旷世合璧等文物热点事件浮出水面。2011年11月,长治市郊区马厂镇安昌村的昌山建筑材料厂,在扩建厂区取土时发现了两座古墓。经辨认两座古墓均为金代墓葬,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一座为单层墓葬;另一座为双层阁楼墓葬尤...
藏友求鉴:3月4日下午我和几位朋友相约去打羽毛球,在朱雀路上的一家羽毛球馆遇见熟人雪雾先生,他也跟朋友来这里打球,于是我们互相轮换着一起打,很开心。打完后雪雾悄声告诉我5年前他收藏了一件金代耀州窑刻落花流水盏,很特别,问我这会如不忙的话可去他家里看看,于是就一同前往。 持宝人:雪雾 收藏主项:陶瓷 藏品名称:金代耀州窑刻落花流水盏 藏家感言:收藏就是一种轮回,反反复复的一种捣腾。今...
记者从山西垣曲县文物局了解到,该县文物部门近日在蒲掌乡北阳村发现一座砖石墓葬,经过抢救性清理,确认此墓葬为金代墓葬,距今800余年历史。 2月23日,垣曲县蒲掌乡北阳村民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发现古墓一座,垣曲县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据悉,该墓为仿木建筑的砖室墓,墓室坐东向西,略呈方形,东西长1.90米、南北长1.65米,砖砌穹隆顶,西壁辟墓门。墓室四角均有砖砌柱子...
新华网太原1月11日电(记者 王学涛)山西博物馆(微博)馆藏的89件精品宋金戏曲砖雕,将从2月7日至6月17日在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山西金代戏曲砖雕首次与国外观众见面。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李勇介绍说,此次展览从筹划到最终实施历时四年之久,将通过出土文物、复原展品、视频资料等形式,还原1000年前的历史真实。展览中古朴生动、内容丰富的砖雕文物,将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享受。...
在哈市阿城区亚沟镇境内有一处金代大型建筑遗址刘秀屯大型宫殿遗址,遗址由主殿(前殿)、过廊、后殿、正门及回廊组成,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 荒凉的土地上,几处凸起的土包,这就是遗址的全部写照。在寒风掠过时扬起的尘土中,遗址上一个孤单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这处遗址的巡护员王仁涛。凭着对这片遗址的爱和不舍,49岁的他已经义务在这里守护了近10年。 义务守遗址近10年 王仁涛是刘秀屯的村民,初...
【中国文物网提要】2011年11月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马厂镇安昌村的昌山建筑材料厂,在扩建厂区取土时发现了两座古墓。经辨认两座古墓均为金代墓葬,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其中一座双层阁楼墓室尤为罕见。山西博物院有关专家将对两座墓葬进行考察,并采取一定措施将原物迁回山西省博物院做进一步保护。 山西省文物局17日对外通报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马厂镇安昌村的昌山建筑材料厂,在扩建厂区取土时发现了两座古墓。...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新近在长治市郊区马厂镇安昌村昌山建筑材料厂扩建厂区取土时发现了两座金代墓葬,其中一座为双层楼阁式墓葬,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金代双层楼阁墓葬。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东南工作站站长杨林中介绍,新发现的两座墓葬相隔4.5米,坐北朝南,顶部呈穹庐形,内部成方形,为仿木结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均为家族合葬墓。单层墓葬高3.2米,长和宽各2...
双层楼阁揭秘900多年前奢华丧葬 近日,长治市郊区马厂镇安昌村昌山建筑材料厂在扩建厂区取土时发现了两座古墓。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辨认两座古墓均为金代墓葬,其中一座为双层楼阁式奢华墓葬,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新发现的两座金代墓葬相隔4.5米,坐北朝南,顶部呈穹庐形,内部呈正方形,为仿木结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均为家族合葬墓。两座墓室不同之处是,一座为单层墓葬,另一座为双层楼阁...
山西省文物局17日对外通报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马厂镇安昌村的昌山建筑材料厂,在扩建厂区取土时发现了两座古墓。经辨认两座古墓均为金代墓葬,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其中一座双层阁楼墓室尤为罕见。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驻晋东南站站长杨林忠主要负责此次墓葬的发掘,他介绍,两座墓葬相隔4.5米,坐北朝南,顶部呈穹庐形,内部呈正方形,为仿木结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均为家族合葬墓。两座墓室不...
11月3日,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的金代皇陵“和陵”被损毁严重,新近出现的这则新闻引来各方关注。记者3日实地踏访,当地文体局也于3日晚正式回应:此处墓葬是否为金代皇陵尚无定论,现场盗坑为几十年以前所遗留。阿城位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东南25公里,这里为女真族的肇兴之地。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此建立了金国。史料记载,和陵是安葬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改葬太祖完颜阿骨打之皇陵。阿城境...
丢失头部的武将石雕近日,记者来到阿城区松峰山镇三清屯,由在此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户张云亭带领,走进海拔800余米的老母顶子山。从山脚下向上爬了半小时左右,记者依老张指引在茂密松林里发现了一尊“石人”,身长近2米,头颅缺失,虽然长满青苔但雕刻轮廓仍十分清晰,身着朝服、怀抱笏板,具有典型的古代文臣造型。距此不到百米,另一尊石人身披铠甲、手拄长剑,武将造型栩栩如生。距此不远,还有另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