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于一身的清东陵,在去年和前年遭遇两次被盗后,河北遵化市痛定思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近一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清东陵保护区为遵化市托管,责任主体不够清晰明确,一定程度上造成清东陵管理上存在漏洞。遵化市委书记李贵富说,唐山市委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由遵化市直接管理清东陵保护区。遵化市开展...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邱县一人防工程工地上发现一座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古墓,出土陶器、铜器等各类文物23件,是邱县境内一次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 4月25日下午,邱县城东区人防工程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住建局人员发现地表以下7米深处出现青砖断墙,立即停止施工,上报县文保所。4月28日,邯郸市文物研究所考古队进驻施工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于5月3日正式结束。 此处为一古墓,墓葬属于砖室墓,用...
5月14日,考古人员展示在河北省肃宁县北白寺村西的商周遗址抢救性发掘现场出土的卜骨。 近日,河北省文物部门在引黄入冀补淀(白洋淀)工程文物调查勘探中,在河北省肃宁县北白寺村西发现一处商周时期遗址。经过初步发掘,目前已出土有商末周初时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随着抢救性发掘工作的推进,可能会发现更早期的文物,对研究当地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近日,邯郸市邱县一人防工程工地上发现一座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古墓,出土陶器、铜器等各类文物23件,是邱县境内一次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 4月25日下午,邱县城东区人防工程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住建局人员发现地表以下7米深处出现青砖断墙,立即停止施工,上报县文保所。4月28日,邯郸市文物研究所考古队进驻施工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于5月3日正式结束。 此处为一古墓,墓葬属于砖室墓,用青砖砌...
5月12日,河北省文物局透露,国家文物局日前批复了河北容城南阳遗址2017年考古工作计划。国家文物局在批复中指出,该项考古工作为进一步搞清容城南阳遗址性质、范围和布局,推进遗址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对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文物局在批复中要求,此次容城南阳遗址考古工作应以大面积调查、勘探为主,以小面积发掘为辅,发掘面积应控制在500平方米以内。发掘前应按规定填报考古发掘申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工作原则,动员省、市、县相关单位,系统收集反映新区历史和新区建设工作的实物资料,4月中旬,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就相关工作向河北博物院等单位进行安排部署,雄安新区历史和建设资料征集工作正式启动。 征集工作在河北省文物局指导下,由...
现场出土的墓志铭,保存较完整,能清晰显示此墓为隋代古墓。徐彪摄 5月11日,河北省巨鹿县文保所透露,巨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在修建水利设施时发现一座古墓,经巨鹿县和邢台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鉴定,该古墓为隋代时期古墓。经考古工作者现场发掘,出土铁釜、陶碗、陶罐等8件陪葬品。目前,发掘工作已结束,古墓原址已妥为掩埋。 3月29日下午,巨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在巨鹿县西郭城镇马家营村西1500米处,兴...
河北省巨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日前在修建水利设施时发现一座古墓,经巨鹿县和邢台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鉴定,该古墓为隋代时期,距今1411年。 今年3月底,巨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在该县西郭城镇马家营村西约一公里处,兴修水利设施时发现一座古墓。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介绍,该墓室南北长2.45米,东西宽2.30米,高2.50米,墓顶为砖砌拱形。该古墓出土了一盒长...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获悉,尼泊尔考古局正式复函,通过了该所专家制定的尼泊尔九层神庙修复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尼泊尔加德满都九层神庙于2015年4月25日在地震中严重损毁,根据中尼两国政府于2016年1月10日和29日换文规定,我国同意承担援尼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商务部将该项目交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承担。修复内容包括文物建筑本体保护修缮工程、震毁建筑重建、院落排水、文物安全防...
河北沧州市区一处工地日前出土一块青石质的夹杆抱鼓石。当地文物部门根据其雕刻工艺鉴定,这是沧州明代文庙牌坊的一部分,作用是稳固牌楼的柱子。 这块石构件长81厘米,宽46厘米,高2.1米,重约2吨,表面雕刻有缠枝牡丹、花瓶、鼓和狮子。沧州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说,这块石质构件为复原沧州文庙旧貌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沧州文庙即孔庙,位于沧州市区,明初创修,现存大殿三座及东...
河北磁县文物保护部门近日在磁县西部山区白土镇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北齐摩崖石刻。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考证为北齐时期邺下高僧僧稠的遗迹,距今已有1460余年历史。 此处摩崖石刻位于白土镇北羊城村东山上,山势峻峭,摩崖刻字就在半山腰崖洞中,崖洞需要搭人梯才能进入。摩崖刻字处为一大块磨光石面,刻有八个大字:“故齐稠禅大师隐迹”,字迹清晰,笔法遒劲,保存完好。大字旁边还有数行小字,大致意思是说...
河北邱县日前发现一座砖室古墓葬,出土陶器、铜器等各类文物23件。经鉴定,此墓为魏晋时期古墓。 4月25日下午,在邱县城区一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地表以下7米深处发现青砖断墙,随即停止施工,并上报县文管所。28日,邯郸市文物研究所考古队进驻施工工地。经连续6天抢救性清理发掘,发现整个墓葬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用青砖砌成。考古人员发掘出土陶器、铜器等23件珍贵文物,陶...
日前,由河北省邯郸市博物馆和湖北省十堰市博物馆主办的《瓶艺飘香——酒瓶艺术精品展》在邯郸市博物馆开展,本展览由十堰市博物馆整合民间收藏,展出艺术酒瓶一百余件(套),其中包括永恒纪念、动物世界、人物风采、异彩纷呈、兵器世界、仿生、自创等十余类艺术酒瓶,展期至6月1日结束。
图为毗卢寺大门张帆摄 “听说敦煌来大师修复壁画了,我们一定要过来看看!”石家庄市民胡先生和付先生这两位耄耋老人互相搀扶着站在毗卢寺明代壁画前对中新网记者说。 毗卢寺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西北,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毗卢寺以保存有明代精美绝伦的宗教壁画而驰名中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卢寺的壁画共有200多平方米,保存在该寺释迦殿和毗卢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