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老字号“义兴公”石匾将归何处》为题报道了普利街拆迁现场发现一块“义兴公”石匾的事情。今天,记者接到市考古研究所电话,这块石匾今天不翼而飞了。 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宾介绍,昨天下午他们在与具体承包拆迁的一位负责人交涉时,石匾还在。今天上午,当他们赶到普利街拆迁现场时,门楼还好好存在,门上的石匾却不翼而飞。据一位姓柴的拆迁负责人介绍,这块石匾是昨...
福清百年“见义勇为”牌匾现身 一位八旬老太守着一幢建于清末的老宅院,守护着被她和家人视为宝物的、书有“见义勇为”的牌匾,老人不允许任何陌生人进入院内……这块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匾是福清有关部门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 这块“见义勇为”牌匾是在江镜镇酒店村发现的,牌匾一直悬挂在一幢清末的老宅内,宅主人姓何。...
张少伦在介绍经魁牌匾 张悌云的墓志铭拓本 胶南市王台镇西漕汶村村民张少伦在清理爷爷留下的老宅时,在杂物堆里意外发现一块老牌匾。昨天,经胶南市博物馆专家鉴定,这块牌匾是张少伦的高祖父在清光绪年间考中举人时,官府赐给他的“经魁”牌匾。专家称这块牌匾为研究当时望族“漕汶张氏”提供了实物,对研究清末科举制度也有重要意义。 考证>> ...
今年国庆,通益公纱厂的老厂房将被改造成中国扇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昨天,运河综保委的工作人员说,扇博物馆找到了目前为止最重量级的展品——不是一把扇子,而是一块石匾。 这块大有来头的石匾,厚10厘米,长3.5米,上书“扇业祖师殿”五个大字。 石匾取之于杭州的扇业会馆,位于杭州下兴忠巷33号,也就是现在平海路维景大酒店东侧的位置。据会馆碑文记载,这个扇...
新落成的会昌县三馆一中心百匾堂8月初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记者采访了解到,由130块民间木制古匾组成的百匾堂是目前江西省首家以牌匾为特色的展馆,也为江西保护古匾文化首开先河。 130块古匾彰显历史文化 记者走进会昌县三馆一中心百匾堂看到,古色古香的“百匾堂”三字镶嵌在一块旧门额上,令人未进堂而先感觉到了散发出来的古韵。 300余平方米的百匾堂内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古匾共计13...
“金炉不灭千年火,银钩常挂百味鲜”。在古老的前门商业街上,老字号全聚德昨天迎来了它的145岁华诞,而在其诞生时挂在门口的老匾额也在这一天回到前门店。 1864年(清同治3年),“全聚德”金字匾额在人声鼎沸的前门大街喜庆高悬。从此,这块老匾就成为“全聚德”145年发展历程的最好见证。然而“文革”期间,全...
天健网消息(记者 金东淑) 2009年4月26日,百年老字号“康德记”药房申报的“德记号中医药文化”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也是辽宁省目前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药房获得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金州百年老字号“康德记”药房 康德记”以德悬壶157年 &l...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拥有三百块以上明清进士所题匾额,在题写人中状元、榜眼、探花均“榜上有名”。如今这张“大榜”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名字:张济生——这位63岁的著名书法家所题写的“励志堂”匾额将被悬挂在博物馆正中央,成为博物馆惟一一块今人所题匾额。 该博物馆的雅名便为“励志堂”,馆长...
“光昭世德”牌匾 “成均进士”牌匾已遭破坏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封建制度下,读书入仕被列为“正途”,而对德高望重者或才学显著者,官方则常立碑送匾以示表彰,平民百姓也把得到官方这种赏识当作一种荣耀。最近,文物普查工作者在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发现3块牌匾,均与读书有关。 5月13日,当文...
赖垓故居 颍川堂正堂 “代天行玺”匾 德化县大铭乡琼溪村是明崇祯进士出身礼部右侍郎赖垓的故乡,笔者近日在赖垓故居横溪祖厝颍川堂发现了“代天行玺”竖匾,了解到一段鲜为人知的明代中国睦邻关系史。 现存的颍川堂仍保持古朴的宋代建筑形式,正堂(亦称中堂)悬挂着为赖垓立的“代天行玺”竖匾。封建时代王朝统治称皇帝为...
日前,一块由清朝著名诗人、史学家周寿昌题写落款的门匾在我市现身,更让人敬佩的是,苍劲有力的“见贤思齐”四个大字是周寿昌7岁时所写。 昨日上午,记者在我市著名书法、篆刻家许厚文先生家中见到了此匾。据许先生介绍,此匾长120厘米,宽40厘米,厚度为2.5厘米,材质为名贵的整块红木,阴刻泥金制成,匾的上方有两个铜制如意挂钩。匾中自右向左阴刻“见贤思齐”四...
贴有金箔的匾额。(郭学军摄) 日前,在章丘市民间收藏家王繁荣先生的家里,记者见到了一块清代匾额。该匾通体贴有金箔,厚重大气,更重要的是送匾人名声显赫,是曾任山东按察使,在当年诛杀安德海时批斩标的潘蔚。 此匾长约2.6米,宽约1.1米,厚约5厘米。记者用力抬了抬,感觉分量不轻,约有200斤重。只见匾中写有“庆溢萱阶”四个大字,落款处写有:“钦加布政使衔、诰授通...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与多方辗转,三块清朝匾额在德化县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护送下,日前来到泉州市博物馆安家落户。这三件文物为:清同治“槐香桂苑”木匾额、清光绪“熙朝逸叟”木匾额、清光绪“杖乡同赓”木匾额。它们的发现,为印证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添实物佐证。 “这可是三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具有较重要...
近日,綦江县扶欢镇崇恩寺发现乾隆年间的两块匾,当地文物部门拟将两块匾申报为市级文物予以保护。 昨日,记者在崇恩寺青莲院看到,两块匾采用阳刻手法雕铸而成,中央分别写着“椿萱并稀”、“至公无私”等字样,前者还刻有“乾隆二拾四年己卯岁仲夏月吉旦七十上寿赵国梁立”、“特署四川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五次桂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