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日前,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发文通知,由我所黄浙苏副研究员主持的《浙东妈祖信俗研究》和退休老专家林士民研究员主持的《宁波造船史》两项科研课题获得2010年度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立项。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项目是市政府为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文化大市建设而启动的项目,致力于从学术方面对宁波历史文化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系统的解读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宁波专门史研究、宁波地域特色文化研究、宁波名人研究...
召开全市《全国重点文保项目及经费需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尚焕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规划编制工作培训 1月27日,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召开全市《全国重点文保项目及经费需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十二五”有关规划编制等工作。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尚焕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关于编制文物保护项目及经费需求“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安部《关于联合开展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1月19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专门召开了业余文保员消防安全培训,瓯海区各文保单位业余文保员及砖木结构文保单位所属村村委会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徐干春、区消防大队参谋宋攀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区文博馆馆长施成哲作了2009年度瓯海区文物工作报告,并根据...
近日,始建于明代,北京地区目前仅存的水陆两用驿站——潞河驿在通州区东关附近被发现。通州区文管所称,该驿站是在历时一年多的文物普查时被发现,目前正准备相关材料,向上级部门申请为保护文物。通州区文化委员会表示,目前区政府已介入保护。 潞河驿站全景。 通州文物普查:发现了明代永乐年间的潞河驿(图) 古驿站藏身丝绸城 离大运河东关大桥不足400米处的河岸,在赵登...
中国网专题报道 本报讯(记者陈茁)记者1月18日从省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带领国家文物局文物司有关负责人一行日前赴安阳考察西高穴曹操高陵,对曹操高陵前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要求我省按程序申报曹操高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曹操高陵考古发掘现场,童明康一行参观了墓室内的各个部分,并就所关注的每一处考古遗迹的发掘过程、研究状况等情况进行仔细询问。在随...
日前,浙江省景宁县文广新局、消防等部门对文保单位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国保时思寺,省保单位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县保单位大地西坑殿、胡桥和护关桥等,文物本体内均没有无关的杂物堆放,也无漏雨现象,周边环境也无危险物品,保存现状良好,没有发现安全隐患。 这次检查重点为文保单位的消防水源、消防器材设施维修保养、文保单位日常管理以及周边环境等情况。从检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文保单位非常重视消防安...
在浙江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桥终于在东坑镇深洋村安家复建。经过廊桥艺人的几个月施工,畲桥已初落端倪。 畲桥是1987年公布的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建于清光绪20年(1894),桥长37.4米,拱跨29.2米,属木拱廊桥,原畲桥位于东坑镇平桥村之北溪上。2001年5月因省级重点水电工程—白鹤水电站的建设而拆卸待建。多年来苦于缺少经费,畲桥复建工作迟迟不能启动。在省文物局的大力...
近日,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李耀光主任、张晓华书记分别赴邢台凤凰墓群考古发掘工地慰问,看望奋战在工地上的一线考古队员们,带去了保暖防寒物资和慰问品,并勉励大家克服严寒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坚守阵地,按上级要求和总体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考古发掘任务。 由于多年未遇的严寒恶劣天气,给一线考古队员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晚上零下十几度的少见低温,冻土层每晚能达十多厘米,第二天队员们只能分成几个小组,一边依靠大锤和...
昨日,从思南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阶段中,在全县共调查登记文物246处,新发现文物88处。 据了解,该县自2008年6月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调查以来,对能反映乌江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进行了重点发掘和保护,新发现88处文物,其中包括长坝乡清代李氏宗祠,凉水井镇磨石溪清代同治五年间修建的张氏宗祠和鹦鹉溪镇的明代生基坪古墓葬群都是此次普查中的重大发现。 据了解,目...
近日,从市有关部门传来消息,我市又有“鹤舞”等10个项目获省批准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或“非遗”名录。 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目前已成功申报“普宁英歌、揭阳潮剧、揭阳木雕、普宁嵌瓷、阳美翡翠玉雕、乔林烟花火龙”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榕城区、普宁市2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09年为配合陕西省拉动内需、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战略思路,陕西省文物工作者开拓进取,创新工作理念,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在大遗址保护、博物馆建设、免费开放、 考古勘探发掘、对外交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再创佳绩,努力实践使文物保护成为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促进文化大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升陕西国际影响力的积极力量。 2009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