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4日,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古镇”的甘肃榆中县青城举行一年一度的“城隍出府”活动。杨娜摄 中新网兰州4月5日电 (杨娜)4月4日,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古镇”的甘肃榆中县青城举行一年一度的“城隍出府”活动。土生土长的高文忠为兰州的游客刘朝晖讲述这项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纠正了他的认知误区。 “每年清明节前都举办,就我们青城有。”谈及这项青城古镇独有的活动,高文忠难掩自豪之感。他听着台上的...
中新社兰州6月18日电 (记者 冯志军)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戴花绳……相比流行“云吃饭”“云喝酒”的今天,古人端午习俗非常丰富,雅趣十足。6月18日,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为传统佳节端午节。敦煌研究院还原了敦煌壁画和敦煌文献中,保留千百年的端午旧俗,引发众多网友“共鸣”。 资料图:敦煌市文化馆表演的敦煌舞《壁画印象》。王斌银 摄 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端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
瑞青宫特有的(乩童)腮部穿剑。吕明摄 中新网厦门5月26日电 (记者 陈悦)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26日在厦门海沧三都瑞青宫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个表演方阵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信众汇聚一堂,共襄盛举。 保生大帝在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一带有众多信众,海沧三都瑞青宫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供奉着厦门唯一一尊棕色脸保生大帝,是不少台湾保生大帝宫庙以及东南亚地区保生大帝宫庙的祖庙。每...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6日电 (记者 张玮)26日,“2018·呼和浩特百姓民俗文化活动暨第六届土默特敖包文化旅游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幕,1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现场,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 图为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 张玮 摄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以“传承民族文化,体验田园风情”为主题,举办美食大荟、户外骑行团帐篷节、乌兰牧旗草地音乐会、蒙古族篝火晚会、蒙古族服饰展演...
图为斡包节祭祀仪式现场。赵莹摄 中新网呼伦贝尔6月28日电 (张玮 赵莹)28日,中国三少民族之一的达斡尔族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斡包节”,中外游客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下称莫旗)感受了一场盛大的契丹遗风--斡包祭,并传承古老的祭祀文化。 契丹后裔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游牧、渔猎、伐木和农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狩猎、森林文化和...
第29届香港书展7月18日至2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的书展以“爱情文学”为年度主题,聚集全球37个国家及地区约680家参展商,规模为历年之最。今年的书展共吸引104万人次入场,打破历届纪录。 680家参展商 规模破纪录 书展一个展位的付款台前排起了长龙。(来源:中新网) 今年书展共吸引39个国家及地区的约680家参展商参与,其中奥地利、希腊、捷克及爱尔兰的书商首次参展,...
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新时代、新阅读”为主题,吸引全国31个省区市及中央部委、行业协会、出版集团等41个展团的800余家出版单位参展,展销图书23万余种、100余万册;400多场文化活动,吸引了45万余名读者参与,现场促成交易8000余万元。 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来源:国际在线) 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来源:新华网) 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
2018年7月21日下午,Myart(玛雅)全球区块链文化艺术品流通生态项目在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3段88号汇融创客广场7楼平台多功能会议厅举行“链接世界文化,流通全球艺术”——Myart(玛雅)全球区块链文化艺术品流通生态成都站路演。作为艺术品区块链行业的标志性盛会,相关政府领导,区块链行业从业者,众多媒体代表,以及艺术行业大咖共同参与,围绕玛雅项目以及区块链技术进行交流,以推进玛雅区块链项目的早...
古钱币是当今收藏界的一大热门,早在古代社会,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习惯。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铜元一直是一大热门。由于铜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另外,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铜元品种存世量越来越稀罕。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时间从1900年到1911年,流通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余年,但其影响力不亚于同期的其他钱币,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铸...
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及其他文房审美、活动用具。文房雅玩作为收藏品受到藏界的重视,这在拍卖市场上不过十年左右的事情,但从近几年的拍卖成绩可见,文房雅玩的价格增长快,整体成交率也较高。在文房四宝中,市场中以砚台收藏引领风尚。目前对古砚的收藏,就艺术品市场上看,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即先知先觉的收藏者以投资性为主要目的,抄底尚未热捧的各类砚台。 归根结底,修佛有四万八千法门,收藏亦...
古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关注的热点,因为在我国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货币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铜币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民国双旗及嘉禾纹的组合。 在众多场近现代钱币拍卖专场中,银、铜元是钱币收藏的大类,历来都受到很多藏家的关注,双旗币不仅精美,而且有着如此...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儒释道的共存共荣,全都体现出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和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但是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领略、感受中国的精品文化呢? 近日,寺库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就加强中国历史遗产文物保护、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传播、中国精品商业资源开发和促进文化产业建设达成广泛共识,将联手推动中国精品文化走向全世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的对精品文化的...
——不讲回购、变现、鉴定和拍卖 当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到一定程度时,便开始注重生活的品质。在物质的浮华背后,尽可能地增加艺术的容量和密度,以便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更为确定的思想坐标。纵观商海,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有人说:“如果有人想欧洲化,他必须去买一辆奔驰车;如果有人想美国化,那他只需抽万宝路;北京范儿,吃全聚德烤鸭就够了;去看电影,看到“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出品,兴趣就浓厚...
2018年6月,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中国国家图书馆于国家图书馆文会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韩永进,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一钢,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诸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等嘉宾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 到场嘉宾合影 签约仪式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一...
古籍图书馆的前身苏州博物馆资料组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江南一带,文人自古以来就有收书藏书的风气。建立伊始的资料组在搜集古籍文献时,得到了众多名士的帮助。民国元老、朱德元帅的老师李根源,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院士等人纷纷解囊相助。“文革”时期,资料组也从民间抢救保护了大量古籍善本,并保存至今。 目前,古籍图书馆藏有各类古籍32880种106034册,其中善本725种3128册。2010年该图书馆被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