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山古徽州丝绸文化博物馆建设筹备处日前正式揭牌,首届黄山新丝路丝绸精品展同时开展。 由黄山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拟投入1.5亿元筹建的古徽商丝绸文化博物馆占地50亩,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有丝绸历史馆、丝绸知识馆、丝绸文物馆、丝绸产品加工展示馆和丝绸精品馆等。该馆以收集古徽商绸庄缩影,弘扬古徽州丝绸文化,挖掘丝绸文化底蕴,突出丝绸个性色彩,将中国古徽州五千年的丝绸历史文化和现...
据皖江晚报报道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按照省文化厅建立四级传承人体系的要求,日前,黄山市启动开展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 据了解,黄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将从全市9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中产生。推荐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须符合掌握并承续某项市级非物...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酷爱祖国名山大川,青年时代,他游历了泰山、衡山、华山、嵩山等古岳名山之后,又游历了峨眉山、雁荡山、青城山、天台山、天目山、罗浮山,以及长江、黄河、钱塘江、新安江、洞庭湖、洪湖等,足迹遍及我国省、市、自治区达二十个之多。年届半百之后,又遍游了许多名山大川,其中,对安徽黄山更是情有独钟,先后游览了三次,并留有大量手迹,在民间传为佳话。 张大千首次登黄山是在1927年夏,时年29...
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非遗”普查,一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揭开神秘面纱。 根据普查,现已注册项目1112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徽州三雕、徽剧、目连戏、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5项,省级保护名录40项,市级保护名录91项,县(区)级保护名录184项;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7人,中国文...
昨天,记者从省质监局了解,日前,新修订的黄山毛峰茶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黄山毛峰茶》(GB/T19460-2008)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黄山毛峰茶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黄山市的特色传统农产品,受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近年来以其为主导发展起来的茶叶经济已成为黄山市支柱产业经济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茶叶产量2.2万吨,产值8.66亿元,实...
“宾虹百幅书画精品展”14日上午在黄山市美术馆隆重开幕。 “宾虹百幅书画精品展”遴选并公开展示了安徽地区所藏黄宾虹作品103件,展品包括黄宾虹早、中、晚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部分手稿、书法作品等,其中的一些临古画稿在国内属首次公开展出。 在中国近现代画史上,卓越的山水画家黄宾虹(1865-1955)是一道独特而奇异的风景,他与齐白石并称R...
到黄山徽州区寻访的游客们,可能不久后就会在位于潜口民宅博物馆里的非遗基地里看到跳钟馗、渔翁戏蚌、徽州宗族祠祭等民俗演出项目。不过,在非遗基地里展示更丰富的非遗内容只是管理方的短期计划,“使潜口民宅的每处古建筑都成为非遗展示的窗口,打造非遗街、非遗村”才是他们的目标。多年来,黄山市坚持以邓小平的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在保护和传...
“来黄山旅游,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还可以到潜口民宅目睹徽剧、徽州四雕等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感受厚重的徽州文化。”昨天,来自浙江的游客王小姐在潜口民宅旅游时告诉记者。 “在这里,我们的资本就是山。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黄山高瞻远瞩的指示,不仅是对黄山的巨大关爱,也是对中国遗产地保护的指示。 近年来,黄山市开展了文物和非物...
从国家文化部传来喜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近日揭晓,黄山市共有5人成功入选并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该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达到11人。 此次入选的5位艺人集中在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类项目中,分别是:徽州三雕技艺传承人王金生,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四十,歙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寒,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甘而可,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水森。 ...
记者从黄山学院了解到,省教育厅日前批准在该院建立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首任中心主任樊嘉禄表示,该中心的成立,将推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更好地保护皖赣两省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包括皖赣两省的黄山市三区四县、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上饶市的婺源县。作为实验...
安徽黄山脚下屯溪市郊,一座不起眼的高不过一两百米的小山腹内,藏着一个大大的谜团——花山谜窟。 2000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5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座。据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 记者日前...
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1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福建、安徽、江西、青海等13个省区的有关代表,交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经验,探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规律和方式方法,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l...
黄山为茶叶之乡,出品之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誉海内外,黄山人生在这好山好水之间,自然怡情山水,有了这传世的茶道。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产名茶“黄山毛峰”,品质优异。讲起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