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多年郭沫若故居大修 使用材质均为老料 位于乐山沙湾的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自今年4月1日起,郭沫若故居开始首次封闭大修,将全面恢复到郭沫若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时的原貌。 据介绍,整个故居维修使用的材质都是原材质老料,由于老料难寻,目前维修工程还差2000米椽子、8万片手工瓦、500平方米地枕板,工程也...
东城区北池子箭杆胡同20号,这里曾是陈独秀的住所。两年前,这里还混杂居住着6户居民,密密麻麻的私搭乱建、高高低低的棚子占满了全院,丝毫感觉不到当年的文化氛围。东城区今天宣布,陈独秀故居已完成腾退修缮,下一步将会向社会开放。由于百年前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编辑部原貌已无从考证,将不会强行复制,只能在其内部设置图书室、展示厅等,将过去的一些文物放在旧居中展示。 曾被私搭乱建掩盖变成危房 100年...
“风雨茅庐”是郁达夫亲自选址、设计的住所,是一幢结合中西建筑风格、清丽典雅的砖木小楼,见证了郁达夫从一名进步作家成为爱国主义战士的重要转变。 今天,通过5个篇章布展,再现了一代文豪与著名抗日英烈郁达夫光辉的一生。 “风雨茅庐”在大学路场官弄63号,每天8:30—12:00,14:00—16:30对外开放(周日、周一闭馆)。 经过近两个月的修缮,位于杭州市小营街道大学路场官弄...
9月1日上午,历经2个多月修缮的郁达夫杭州故居“风雨茅庐”终于敞开大门,喜迎各方市民游客。 今天上午,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与中共上城区委、上城区人民政府举行了郁达夫杭州故居“风雨茅庐”对外开放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课堂活动基地的授牌仪式。仪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出席仪式并讲话,市领导陈红英、汪小玫出席仪式。上城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郁达夫先生的亲属郁嘉玲和有关专家学者,郁达夫文学爱好者济济...
昨日上午,“林则徐文献馆”揭牌暨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启动仪式在林则徐故居举行。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出席了揭牌仪式并为林则徐故居二期工程奠基。 林则徐故居又名“云左山房”,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北路39号,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道光初年,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用自己与儿子的积蓄,相继从外人手中购置文藻山处旧屋,主座三进,东西各两进,内有“七十二峰楼”等。林则徐为其父母丁忧守制、回乡探亲以及晚...
“同学们,这就是西南联大教务长潘光旦的故居。如果不是像我一样专门研究的人,恐怕就得找很久,甚至也找不到了……”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西南联大史研究专家吴宝璋带着首都大学生采访团成员下了公路,沿着大河梗,穿过一条小吃街,拐进一条狭窄的胡同,转了几道弯,一个躲藏在几栋高楼中间的破败院子映入眼帘。 8月24日上午,“重走西南联大之路”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先后走访了华罗庚、闻一多、潘光旦、梅贻琦、周培源等西...
“同学们,这就是西南联大教务长潘光旦的故居。如果不是像我一样专门研究的人,恐怕就得找很久,甚至也找不到了……”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西南联大史研究专家吴宝璋带着首都大学生采访团成员下了公路,沿着大河梗,穿过一条小吃街,拐进一条狭窄的胡同,转了几道弯,一个躲藏在几栋高楼中间的破败院子映入眼帘。 8月24日上午,“重走西南联大之路”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先后走访了华罗庚、闻一多、潘光旦、梅贻琦、周培...
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名人故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财富之一。位于江东区外潜龙街的明代著名爱国名臣钱肃乐故居,就是甬城的一笔宝贵财富。 远看青砖粉瓦,入内檀木清香,以前,钱肃乐故居被好几家餐饮店包围,虽然被完整地保护下来,但其历史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今,江东政企合作盘活沉睡的文化资产,整合故居及其沿街建筑,开办了一所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公益性艺术展示机构。 这个公益性展示机构...
日前,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探访抗战遗迹 聆听抗战故事”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北校区(原辅仁大学旧址)举行。活动中,主办方发布了辅仁大学旧址、梅兰芳故居等9处抗战遗迹。 “民国知名学府辅仁大学与抗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城区党史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九一八事变”震惊了北平,1931年9月24日,北平60余所大、中学成立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在学联的领导下,位于什刹海地区的辅仁大学等开展集会游行、街头...
千百年来,那些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历经风雨,为什么仍然屹立不倒?其中都蕴含了哪些奥妙呢?8月8日,胡雪岩故居将举办特别亲子活动“我是小小建筑师”,赶快来过一把亲手搭古建筑的瘾吧! 明廊暗弄、亭台楼阁、庭院天井……这些体现了中国古代最高超的建筑技艺,都能在胡雪岩故居中寻得。“胡雪岩故居算得上是清末商贾第一豪宅,将活动地点设在那儿可以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感受。”西湖景区凤凰山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六...
作为源远流长的礼仪之邦,中国素来重视服饰的教化作用。在古代,服饰的礼仪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了解华服,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穿衣文化内涵,章太炎故居举办了“穿越千年,华服之美”——华服文化体验活动,九点半来自全区各地的家庭如约而至。 活动开始前,故居讲解员带领小朋友及家长参观了章太炎故居,了解太炎先生生平事迹。参观完后,大家来到章太炎故居研修中心,聆听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姚永辉老师的...
近年来,济南许多名人故居已遭拆除,例如东流水街一带的清代著名藏书家周永年故居被拆,历城区全福庄的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马国翰故居2001年被拆,位于旧军门巷11号的清末名将丁宝桢故居2001年被拆,大明湖南门对面的辛氏公馆2008年被拆,岱宗街23号瞿秋白父亲瞿圆初故居2009年被拆。 至于留存下来的名人故居,除了建作纪念馆与景点的故居,多数都是由普通市民在内居住,修建多年的老建筑未得到整体性的管...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身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自古以来就有着许多文人墨客造访,有许多名人轶事传颂坊间。本报整理了济南市区现存的13处名人故居历史与现状,其中有的被以纪念馆的形式保护了下来,但随着城市的转型和改造,一些名人故居却悄然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还有一些故居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1、老舍故居地址:南新街58号 南新街老舍故居是老舍先生一家人1931年到1934年在济住所,他在这里完成了...
“风雨茅庐”这个名字,在老杭州的耳朵里并不陌生,它位于大学路场官弄63号,是郁达夫的故居。 家住附近的居民,每天沿着故居门口并不宽敞的小马路走过,可很少有人会停留下来多看一眼,它在周围一大片居民小区中显得格外冷清和落寞。 紧锁的铁门、密闭的窗户,是这些年来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本报去年也曾做过相关报道,关注“风雨茅庐”尘封的大门究竟何时开。 昨天,记者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历经多年,“风雨茅庐”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