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近日通过了关于批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司城遗址保护条例》的决定,为国内最大老司城遗址披上“保护衣”。 据了解,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以东19.5公里的灵溪河畔,地属灵溪镇司城村,为永顺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经历9个朝代,世袭27代35位土司。鼎盛时期辖二十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边区,曾呈现出“红灯万盏人千...
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日前传出“面临大规模拆迁”。消息一出,这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寺庙,引起舆论的热切关注。 据报道,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理由,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按相关方案,拆迁范围涉及兴教寺三分之二的建筑,也就是除玄奘塔、窥基塔、圆测塔(玄奘的两名弟子)外,其余建筑大多面临被拆迁命运。甚至还有消息称,当地一家国...
4月12日上午,陕西省文物局和省公安厅联合在渭南召开全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会议。全省各市级公安和文物部门以及部分市县公安和文物部门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对2012年陕西省“天鹰”专项行动中成绩突出的西安市“8.10”特大倒卖墓志铭案专案组、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等45个先进集体给予表彰奖励,西安公安局、渭南文物旅游局、宝鸡市公安局、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在会上分别总结交流了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
近日,宣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宣汉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宣府办函〔2013〕52号)。县政府成立了以方勤副县长为组长、县财政局、发改局等14个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新局。宣汉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启动。《宣汉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对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范围及内容、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经费保障、资料填报等...
为加强狮城水下古城的保护,严防潜水、采砂等活动作业对狮城水下古城造成的破坏,近日,淳安县文广新局联合渔政、海事等部门,根据县狮城水下古城保护协调会相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狮城水下古城的保护管理。 3月底至4月初,淳安县文广新局在狮城水下古城水域周边的汾口、枫树岭、大墅、安阳、姜家、界首6个乡镇的重点码头设立了警示告示牌12块,向狮城水下古城水域周边乡镇、村发放张贴了保护宣传单1500余张。同...
大运河(杭州段)申遗前期工作目前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4月8日上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颖、杭州市运河综保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高小辉一行,对大运河(杭州段)西兴码头与过塘行建筑群和凤山水城门两处遗产点整治进度进行了实地检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滨江区建设局、上城区吴山指挥部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 西兴码头与过塘行建筑群和凤山水城门为省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63号)和《黑龙江省文化厅等8部门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黑文发〔2013〕26号)精神,黑河市成立了由文管会、发改委、公安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城乡建设局、法制办、旅游局等8部门联合组成的检查组,组织开展对我市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涉及文物古迹...
编者按:兴教寺拆迁事件轰动全国,众多媒体参与报道,数千万网友提出看法。目前,相关部门调整了拆迁方案,那么不经过僧团的同意,拆迁寺庙非文物建筑是否合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社会学博士贺巧玲为凤凰佛教撰文,提出:是文物不该拆不是文物也不该拆。全文如下: 始建于唐代,有着1300年历史的西安兴教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西安兴教寺门窗上精美的彩绘木雕(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近日,陕...
西安护国兴教寺因为“申遗”需要进行拆迁改建一事,有了新的进展。继4月11日兴教寺官方发表声明要求退出“申遗”之后,困扰公众和僧人们的最大问题——究竟要拆寺庙中的哪些建筑也有了最新的官方版本。4月11日西安市文物局在官方网站发表《兴教寺申遗相关情况说明》,4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就兴教寺塔申遗区整治问题答记者问中也明确表明,只对兴...
此次出土的鎏金铜制衔环铺首。文物部门供图 此次发掘的隋炀帝砖墓。 此前被误判的隋炀帝陵大门。 隋炀帝画像。资料图片 昨天,扬子晚报独家报道了全国各地考古专家在扬州召开论证会,认可在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发掘的“隋炀帝陵”为隋炀帝真墓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当日下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通气会,披露了包括出土珍贵文物在内的更多细节,其中几点重要证据更是佐...
4月7日,四川省阆中市在行政中心共是堂召开了全市文化遗产保护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秀清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晓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萌,副市长赵爱华,市政协副主席马凯等出席会议。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市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及文化站长、各文物保护单位使用单位责任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晓泉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4月8日,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文物资源管理处处长司治平和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张得水等赴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遗产区调研督导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滑县县长董良鸿、浚县副县长苗红艳等当地领导陪同调研。 孙英民副局长一行考察了全线工作情况,与遗产地申遗机构负责同志实地踏查并商定专家考察线路和备选线路,对两县线路衔接和路况整治提出了要求;明确遗产区监测和档案中心设在浚县,运河文化展馆设在滑县...
河口村水库,位于济源市克井镇河口村附近的沁河干流上,是黄河防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沁河水资源是河南省豫北地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工程完工后,对济源的工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河口村水库淹没区,涉及济源市一个镇、12个自然村,17个居民组,工程占地1.26万亩。自2007年起,济源市文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库区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