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铜器出土后,应该如何保护?昨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所有青铜器出土后,首先要“看一次病”,再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青铜器在地下埋了许多年,出土后会形成铜锈。这些珍贵文物出土后,专家首先要对器物上的锈样进行采样、检测,甄别它们是有害锈还是无害锈。“如果是无害锈,我们就把器物独立隔离存放,以免感染其...
莘葵里门楼,曾是大户人家身份象征。 红阳四巷里,青砖镬耳屋顶,尚有何氏家族后人居住。 原十八小对面的两栋骑楼,此次被新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南都记者昨日获悉,禅城区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莲升片区约有10处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莲花路四处已确定入目录。这意味着,这10处单位不可随意拆迁。 挥春街沉入历史,升平老街已被悉数瓦解,佛山老城区不少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
7月16日,一位参观者在拍摄一尊展品。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当日,主题为“大夏寻踪”的西夏文物精品展在位于哈尔滨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主要集中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百余件,其中包括国宝级文物“鎏金铜牛”等,旨在让观众对西夏文字、西夏工艺、西夏佛教、西夏建筑有全面了解。 左上图为展出的“鎏金寒山铜造像”;右上图为展出的“绿琉璃伽陵频迦”;下图为展出的“琉璃四足兽”(拼...
7月16日上午8点,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于政府会议室召开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鸡西市实际情况安排部署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会上下发了鸡政办发【2013】57号《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文广新局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7月15日,由汉中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冯凯带队的安全检查小组,在南郑县局文物科科长陈建秋和文管会主任余忠平的陪同下,对圣水寺文管所内的古建、石刻文物进行安全检查,开座谈会询问所内汛期文物安全保护情况,工作人员上岗值班情况,专项文保资金使用情况,和实际存在的困难。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古建筑大雄宝殿、提出了保护意见,对圣水寺文管所汛期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提出要求,要继续加强管理和巡查力度、确保文物安全。(杨远...
2013年7月9日,在举办全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期间,本着务实节俭的原则,省文物局在成都套开了全省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座谈会,来自全省21个市(州)文化、文物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省文物局局长王琼出席会议并作了工作部署,副局长濮新主持了会议。会上,首先由各地对本辖区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随后王琼结合当前全省文物基础工作...
为贯彻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建立陕甘两省打击文物犯罪合作机制,7月9日至10日,甘肃省平凉、天水、陇南市和陕西省宝鸡、咸阳、汉中市在宝鸡召开陕甘毗邻六地市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区域协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六市文物局长、文物科长、文物行政执法队长以及公安部门主管文物安全的局长、刑侦支队长等50余人参加会议。陕甘六市文物和公安部门分别介绍了联合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情况,签署了陕甘毗邻六地市打击文物...
7月9日下午,甘肃省文物局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省委第十督导组和省文化厅第二督导组亲临督导,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省文物局局长杨惠福局长对对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省委第十督导组组长何水清作了重要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主持会议并宣读了省文物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人员名单。杨惠福局长在讲话中指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宗...
近日,承德市文物局、管委会部署防汛工作,要求多措并举确保汛期景区文物和游客安全。一是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各单位一把手为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对本辖区防汛工作全面负责,相关领导按照责任分工和“一岗多责”的要求,确保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二是突出重点,认真排查安全隐患。针对文物库房和古建筑漏雨问题,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古建筑不出现坍塌等问题。做好防雷排查工作,保证安消防设施正常运...
7月12日至14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到吉林省柳河县、集安市调查研究文物工作,听取基层文博单位对国家文物局作风建设的意见。他强调,各级文物部门深入基层接地气要从关心文管所的建设,关心一线文博干部职工做起。在柳河县调研时,励小捷与县文管所的4名同志进行亲切交谈,征求他们对国家文物局作风建设的意见。在集安市调研时,励小捷一行实地考察了集安博物馆及丸都山城、将军坟、好太王碑,在丸都山城墙...
鎏金铜牛参观者观看文物7月16日,“大夏寻踪——西夏文物精品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院开幕,包括国宝“鎏金铜牛”在内的百余件西夏文物精品集中亮相,展示了古西夏王国在近两个世纪里所经历的沧桑与辉煌。 在展厅里,国宝级文物“鎏金铜牛”的两角弯出优美的弧度,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吸引了无数市民参观。据黑龙江省...
7月15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基地在天津博物馆成立。 作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此次与天津博物馆合作建立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基地,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建院以来的首个总部(北京)以外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基地。其主要功能是研究并整合全国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依托丰富馆藏,为全国文博界培养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全面提升...
王海萍故居的院子杂草丛生 记者 林菲 摄 荒凉的文物古迹 海口晚报记者 林菲 摄 本报曾报道了王居正墓、林文英烈士殉难处纪念碑两处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引起了市民的关注。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王海萍故居、郑存礼故居等多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现一些文物古迹管理缺位,情况不容乐观。 1、文物古迹屡见荒凉景象 10日,记者来到秀英区长流镇堂善村,在王海萍侄子王陛钺的带领下找到了王海萍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