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名窑,梅子青釉瓷器在龙泉窑中的成功烧制更是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龙泉窑一直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龙泉窑烧制的精品瓷器远销欧洲、东非等地。2016年3月2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明确了29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首批遗产点,“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位列其中。 在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同时,海上也有一条“丝绸之路”通往世界。丽水就曾是海上丝绸之...
集10年考古发掘之力,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出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龙泉青瓷博物馆编著的《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一书,8月4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8月11日,记者从省考古所获悉,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会暨《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首发式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行。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磐,龙泉青瓷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釉色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珠。2009...
为展示大窑枫洞岩窑址十年考古成果,8月4日上午,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会暨《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首发式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及龙泉当地青瓷大师齐聚一堂,探讨考古成果,并为龙泉窑发展“会诊把脉”。 龙泉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生产规模最大、窑址分布和外销范围最广的青瓷名窑,其烧制的青瓷作品自宋代起就作为国际性商品远销亚非欧三大洲...
4日上午,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会在浙江省龙泉青瓷博物馆召开。“十年磨一剑”,此次报告会集中报告了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自2006年始长达10年的考古研究成果,并首发了《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 据了解,此次报告会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以及丽水各县区博物馆等...
8月4日上午,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会暨《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首发式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行。 中国国家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大学、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物出版社、丽水各县(市、区)博物馆(文保所)等相关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及波兰陶艺家前来参与,共享考古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龙泉窑的发掘研究,促进龙泉青瓷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中国艺库场馆充满着艺术和小资的气息 或是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手机外壳,或是一件个性张扬的T恤衫,从当代艺术到传统书画,优秀艺术家作品开发成的艺术衍生品让你“脑洞大开”;走进艺术博物馆,你或许会与一场国际性的绘画、雕塑、摄影展相逢,或许会巧遇知名艺术家埋头创作……昨日,记者从龙泉驿区洛带镇获悉,在洛带古镇上的中国艺库,经过多年打造和发展,一个曾经存储粮食的仓库,现打造成为了文创产业基地。 ...
2016年7月23日,格物致知·琉璃厂精品收藏瓷器专场拍卖会将以线上线下同步拍卖方式进行。此次拍卖会共收入各个时期精品瓷器46件,八大窑系中的龙泉窑代表性产品亦在拍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线上拍卖手机端专场链接如下(请用阿里拍卖APP打开):点击这里
在学术界中,多数人认为龙泉窑始烧于北宋初期,这种看法沿用了民国时期陈万里先生在几次对窑址考察后得出的结论。陈万里先生在当时首先提出,在对窑址进行科学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造型、胎釉、装烧工艺等诸环节的研究,作为对龙泉窑的断代依据。这种研究思路和科学态度,开创了我国对古陶瓷研究的先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状况、考古发掘资料、科技手段、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限制,对龙泉窑的研究仍不够全面,...
6月23日,市文旅委联合市人民法院、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在小梅镇召开全市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我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遗产丰富,境内已经发现的古窑址就达360多处,古窑址不仅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在我市小梅、查田、道太等乡镇皆有发现。近年来,随着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宣传等工作的持续深入,盗掘文化遗迹等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全市涉及文物...
搞收藏多年,上手器物无数,遗忘者难免,但也有一些器物,只看上一眼便因其“相貌清奇”可过目不忘,譬如此件南宋龙泉窑菱口折沿盘(图1、2)即是如此。其规整优美的造型,奇特美妙的冰裂,颇有些“夫唯大雅,卓尔不群”。南宋龙泉青瓷中的这类花口折沿盘,传世数量并不多,制作上多见为精品,但如本品之“天然异禀,气质超凡”却也是少有。 此盘直径18厘米,高5厘米,六出菱花口,折沿较宽,边缘随形凸起一条边,浅腹...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
龙泉青瓷博物馆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件外底部墨书“开禧”的龙泉窑刻“S”形复线卷云纹碗。此件文物为未定级,尚未被列入之前的馆藏珍贵文物系统中,也尚未公布发表。经浙江省考古所郑建明博士鉴定,认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墨书纪年瓷,既丰富了对于南宋中期龙泉青瓷的认识,也正面说明了此类刻S形云纹大碗的流行年代。 该器物口径16.1厘米,足径6.6厘米,高6.9厘米。侈口...
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市场思维与国际视野”为主题的高峰论坛3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共龙泉市委书记王小荣发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龙泉青瓷的历史担当》主题演讲。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兴盛的商品支撑,以及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交往的文化使者,龙泉青瓷在古丝绸之路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国陶瓷研究之父”、原故宫博物院陶瓷馆馆长陈万里曾先后8次到龙泉大窑等地考察古窑址,他说:“一部中国陶瓷...
演示古人木材计量方式 5月23日,遂川县五斗江乡的密林深处,几名林农手持竹篾制成的码尺对林木进行计量。这种被称为“龙泉码”的古老计量方式,曾在全国流传了300多年。尽管国家标准已实行多年,但由于简单、便捷,“龙泉码”遂川林区少数林农和木材商至今仍在使用。 5月22日,记者前往“龙泉码”的起源地遂川进行了采访。 自古为木材产地 遂川县原名龙泉,有木材生产、经营的悠久历史,1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