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4月18日是第34个国际古遗址日,南阳市文物局邀请部分热心文物保护的网友代表,实地参观了正在维修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南阳府文庙大成殿并与广大网友代表进行了座谈,由文物工作者实地讲解了文物建筑维修中应遵循的原则、建筑构件的更换问题以及古建筑的一般知识,使广大网友走近文化遗产,亲身感受文物建筑的维修经过。然后在王府饭店内召开了座谈会,首先由文物工作者讲解了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情况及南阳...
从怀来县委宣传部获悉,历经两年多时间,鸡鸣驿城玉皇阁、魁星楼、指挥署和驿丞署等22处文物建筑维修工程目前已全部竣工,标志着这座有800年历史的我国现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重现了昔日古城风貌。 鸡鸣驿原称鸡鸣山驿,坐落在怀来县西北部,鸡鸣山脚下,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
近日,海宁市文体局组织对太平桥、德风桥、德义桥、周王庙侵华日军炮楼、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汤氏民宅六处维修项目进行了工程竣工验收。 德风桥、德义桥、圣女小德勒撒天主堂、汤氏民宅为2010年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和周王庙侵华日军炮楼为2014年新增市级文保单位,都是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内容。该六处文保建筑维修项目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陆续进入施工阶段,维修项目包括土建、绿化及...
做为湖州市文物局确定的2014年度重点维修项目,省级文保单位源洪桥维修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进行半年之久,文物部门通过走访调查、文献查询、初步测绘等方式,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为源洪桥的测绘、维修设计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此次测绘的具体工作由市文物局委托的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预计需时两周。为了保证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积极配合,派出专业人员做好现场测绘的组织、协调与保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内的馨德堂修缮工程、浙江省文保单位頔塘碑亭维修工程,在竣工后,近日通过文保专家验收组验收。 据了解,馨德堂位于南浔区南浔镇的小莲庄刘氏家庙正厅北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抬梁式歇山顶楼厅,通面阔15.37米,通进深11.33米。馨德堂用料考究,雕刻精美,整体保存情况较好,但因年久失修,致屋面渗漏,部分门窗和檐廊回栏残缺不全。 2014年初,在“不改变文物原状...
日前,丽水市文保所正式启动了青林村古门楼保护维修工程,着手维修设计方案编制,对门楼进行现场勘查、测绘、拍照等,同时开展入户摸底调查、资金测算等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年久失修,且受长期风雨侵蚀影响,青林村两门楼的屋顶瓦面脱落、檐口及部分砖雕构件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缺失。对此,丽水市文保所委托相应资质设计单位,对两处门楼进行保护维修方案的设计。下一步丽水市文保所将委托专业的施工单位对两处门楼进行整修。 ...
陈德馨藏书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老庄村,由抗日名将陈德馨出资建造建于1937年,总面积(包括地下室)437平方米。该楼面阔七间,通进三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飞檐挑角,叠脊吻兽,围廊明柱,木雕板檐,四角砖柱以人物花草浮雕柱头,风格独特。因受自然风雨剥蚀,陈德馨藏书楼屋面漏雨,梁架、檩枋、木椽糟朽,屋面塌落。室内地板腐朽坍塌,残破不堪,急需修缮保护。 为了更好地做好陈德馨藏书...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广州,面临的文保文化问题多多。两会期间,时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对广州陈家祠等古建筑遭遇的“医疗费”和“医疗标准”问题,励小捷表态“南方古建筑维修标准将尽快出台”;冯骥才则希望年轻人能有一个经典阅读书单以弥补阅读碎片化,学校教育要留给孩子看课外书的时间。 任何文物保护项目和工程都要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梁...
日前,丽水市莲都区文保所正式启动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湖沈家邸保护维修方案设计的现场勘查测绘等工作。 碧湖沈家邸位于莲都区碧湖镇古井村卫生巷5号,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1平方米,为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居宅,由前厅、正厅、后厅、前后厢房、学堂和照壁等单体建筑组成,抬梁穿斗混合梁架,勾头滴水,硬山顶。西面设二重牌科式砖砌大门,头门对面设照壁。沈家邸布局巧妙,砖雕精美,是碧...
日前,龙游县湖镇镇童村村童氏宗祠维修工程验收会议召开。县文广新局、县文保所、湖镇镇政府、童村村两委等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悉,童氏宗祠,又名“荣禄堂”,始建于明代,民国时期曾多次维修,因工艺较差,终难消除隐患。去年,村民自筹资金5万元,在县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维修工程于12月14日顺利开工。(龙游县文广新局)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自治区文物工作会上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包括敏珠林寺在内的14处文物维修工程已经完工。 “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超10亿元,对西藏4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处地(市)博物馆进行保护维修和建设。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桑布说,截至2014年底,我区共有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点4277处,已登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24处,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自治区级...
日前,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专家组一行专程到建德市,对建德市2014年农村历史建筑20处维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市文广新局、市文保所及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近20人参加了验收会。 专家组先后对大同镇毛氏厅,航头镇曲斗黄氏民居,大慈岩镇越国公祠,寿昌镇世庆堂、梅城镇正大街22号、大洋镇建南村黄家祠堂等分布在全市各乡镇街道20处农村历史建筑维修工程进行了现...
为有序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规范建筑类文物的维修资金管理,去年5月海盐县文化局联合县财政局出台了《海盐县文物维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该办法施行近一年来初见成效。 统一部署,分头实施,普遍启动维修项目。县文化部门及时通过全县文物工作例会进行统一部署,就维修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维修项目的申报实施等事项给予明确规定,各镇(街道)按要求分头实施,普遍启动维修项目。2014年全县已启动11个...
记者近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包括敏珠林寺在内的14处文物维修工程已经完工,占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总数的35%。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桑布说,西藏是全国文物重点省区之一,文物资源丰富,国家对西藏文物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超过10亿元,对西藏4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处地(市)博物馆进行保护维修和建设。 其中,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末的敏珠林寺是西藏藏传佛教宁玛...
“受财力、物力的限制,隆回县鸭田战斗指挥所、邹汉勋故居、谭人凤故居、魏光焘故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面临严重的保护危机。”省政协委员、隆回县副县长罗海波一脸担忧地说。 隆回县共有文化保护单位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省级7处、市级20处。罗海波曾联合部分委员多次到省级文保单位走访、勘察,看到的景象令人担忧,“鸭田战斗指挥所、邹汉勋故居等文保单位均为木结构、瓦屋面建筑,且规模大,因年久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