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官窑贯耳瓶 宋代官窑瓷器最早是在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窑场中烧造的瓷器。作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一,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 传世极少为世所珍 对于北宋官窑的记载,南宋•顾文荐在《负睻杂录》中曾提到“宣政间(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日前,由西安碑林博物馆和西岳庙文物管理处联合举办的“北魏弘农杨氏墓志拓片珍品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展览通过拓片陈列、历史讲述和杨氏世系表等方法呈现杨氏家族的发展演化历程。 近几十年来在陕西华阴杨氏祖茔先后出土100多方北魏杨氏墓志,部分志主身份和地位十分显赫。杨氏一脉出自西岳华山脚下自古就有“天下杨氏出华阴”之说,在从北魏孝文帝到孝庄帝短短20年里就出了7位郡太守和32位州刺史,其中...
由海南省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29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了包括皿方罍在内的57件湖南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2014年回归故土的“铜罍之王”皿方罍最引人注目。 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商代晚期铸造,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通高88厘米,重51.5千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壘,展现了青铜器鼎盛...
位于奈良市的东大寺正仓院里存有大量唐朝时传入日本的中国珍贵文物。 静嘉堂曜变天目茶碗 唐宋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往频繁,日本在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将大量唐宋艺术珍品带回了日本,由于中国战乱频频,朝代更迭,一些在中国已失传的文物珍品反而在日本得以留存,终成孤品。从这些珍贵的文物身上可以反观中华文化顶峰期的历史风貌,它们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唐代 中国已失传的五弦琵琶 唐代传入日...
研讨会现场 中国文物网讯 2016年5月2 日下午 “辽代绣画珍品展暨专家研讨会”在格林当代艺术中心(GREEN ART CENTER)举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研究员王炳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研究员李之檀、中国国家博物馆原研究员宋兆麟、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李彩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瑞平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与会嘉宾就对辽代绣画...
专家为观众进行导赏 专家为观众进行导赏 4月28日,“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在湖南长沙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展,包括国宝级文物贾湖骨笛、武曌金简等在内的300余件河南文物精品集中亮相。 此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单位共同举办,荟萃了3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的河南文物珍品,类型多样,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石雕造像等,其中不乏帝王、王公贵族的遗珍。 记者了...
专家介绍“王子午”青铜鼎 “武曌金简”上有5个武则天造的字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自己消灾除罪的金简24日现身湖南长沙。这件可移动的罕见武则天遗物,是其晚年在中国五岳之一的嵩山所投。 该“武曌金简”于1982年在嵩山峻极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包括金简在内的300余件珍贵文物,即将在长沙举行的“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上集中亮相。 当天的文物开箱仪式上,记者提前见到了这枚...
4月24日,工作人员展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楚国宰相的礼器——“王子午”青铜鼎(国家一级文物)。当天,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在长沙举行媒体信息通报会,“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将于4月28日至8月14日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300余件展品中将近一半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包括5件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促进豫湘两地的文化交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湖南省博物馆联袂河南博物院共同举办“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据悉,该展将于2016年4月28日到8月14日在位于湖南长沙的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这次珍品展展品丰富,达3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将近一半,还包括素有“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之称的5件珍贵文物。...
作为历史悠久且充满传奇的珠宝品牌,“法贝热”是俄罗斯精湛工艺和皇室珍宝的代名词。4月16日至17日,故宫博物院与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精心推出的“玲珑万象——来自美国的俄罗斯皇家法贝热装饰艺术展”,在故宫雁翅楼展厅为观众呈现234件(组)法贝热珍品,这也是美国博物馆藏品首次大规模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彼得大帝彩蛋、皇家钻石胸针、赞颂杯、《艾弗斯卡亚圣母》……展览通过沙皇的礼物、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日常的奢...
4月11日,记者从省博物馆了解到,由西北五省区18家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大型文物精品展览《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将于近期在省博物馆展出,展出的167件(组)文物珍品大部分是首次在青海亮相。 《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巡回展览之一,展品年代跨度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本次展览内容丰富、品类齐全、文物等级较高,这些文物珍品将全方位展现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
历代以来,中国都把钱币作为商品交易或者买卖的交换工具,它不仅具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价值,而且还随着时间的久远,呈现出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考据价值。从古至今,中国古代钱币的种类数量繁多,自从奴隶社会建立以后,基本上每个朝代都会流通一种官方或者民间货币用于市场交易,给货币的流通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时至今天,依然有一些人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人民币进行自我收藏,希望多年以后它的收藏价值不断升值而变得更加...
20日是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纪念日,天津邮政博物馆首次展出清代鸡鸣驿驿丞木枕、民信局笔筒、恰克图驿站戳三件珍品,并举办《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邮品展,纪念中国邮驿120周年。 史料记载,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帝下诏成立大清邮政,宣告了近代国家邮政机构的诞生。 座落于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09号的天津邮政博物馆,是中国目前仅存的清代邮政局房,曾是海关拨驷达局、大清邮政津局、直隶邮务管理...
3月1日起,亚洲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来到”西子湖畔,一场关于藏书的“根深叶茂——天一阁馆藏珍品展”亮相杭州西湖博物馆。 此次西湖博物馆和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共展出作品70件(套),包括科举文献、家谱、地方志、珍善本、碑拓等多种类型的珍品。主要通过“天一阁主”“书藏古今”“黑白乾坤”“古阁新貌”4个部分,展示天一阁的沧桑发展历史、惜字崇文的保护理念和富有特色的文献收藏。 “仔细看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