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日前探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工地获悉,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已进入后期清理阶段,考古工作者在提取完敷面后发现了刘贺的牙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说,从数量上看,刘贺牙齿保存较完整,根据之前的考古经验,有较大几率在刘贺口中发现玉琀。记者了解到,玉琀作为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各朝代形制不一。其中,汉代人多以蝉为琀,寓意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得到延续。 “由于棺体受重压变形...
近日在南昌举行的“南昌海昏侯墓发掘暨秦汉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相关专家透露,考古人员在内棺中发现了刘贺的牙齿,如进行DNA检测,或能揭开其死亡之谜。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20余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参加研讨。在会上,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透露,在清...
发掘出的金器 新华社发 南昌海昏侯墓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公众固然已被以公斤或吨来计量的金银和铜币“亮瞎眼”,作为考古人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昨天下午,海昏侯墓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做客中原国学讲坛,以大量现场图片和生动的讲述,完整再现了海昏侯墓的发现、发掘过程,让很多关心这一近年最火考古项目的文博爱好者如临考古现场。讲座结束后,杨军就很多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接受了大河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昏侯墓葬发掘清理运用“实验室考古”,是中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完美”结合范例。 王巍介绍,“实验室考古”是将在田野考古发掘现场不容易清理和易损坏的遗迹和遗物如丝织品、漆器、木简等,与木质棺椁及周边埋土一起套箱提取,通过移至在室内创造的安全技术条件和良好环境进行发掘清理和研究,最大限度并有效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达到文物安全保护、发...
从昨天开始,首都博物馆的两大春季特展《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迎来参观旺季。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两大特展将每日限流观众量扩至5000人,只接受个人观众预约,不再接受团体预约。 首都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特展期间,除周一闭馆外,首博每天上午9点会准时开门迎接观众。为保证观众不会因人数过多而影响现场体验,会采取分流措施...
近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墓主身份终于揭晓:他就是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汉废帝”刘贺。但墓葬中丰富的陪葬品,又带来新的疑问:这个集侯、王、帝为一身,仅仅在位27天就被赶下台的刘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7天做了1127件坏事 刘贺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性人物。汉武帝去世后,幼子刘弗陵(即汉昭帝)即位,大臣霍光辅政。汉昭帝22岁时去世,没有子嗣继承皇位。汉武帝的儿子中,只有广陵王刘胥健在...
3月11日,记者获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等排名前25项入围2015年度终评。 据悉,今年入围的终评项目充分反映了我国田野考古工作越来越以学术研究为出发点,课题为导向,有计划、有目的、长期细致耕耘取得的收获与突破。 终评的很多项目都是在早年发现、以往做过多次发...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将以全团名义提交建议,支持南昌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尽快列入预备名录。 2011年3月,文物部门在江西省南昌市发现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海昏侯国墓葬。经过历时五年的考古发掘,出土编钟、马蹄金、玉具剑等各类文物2万余件,发现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火锅、蒸馏酒器和孔子画像。 多重证据最终确定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即“汉废帝”刘贺。刘贺一生经历了王、帝...
《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自本月2日亮相首都博物馆以来,持续受到首都市民的热捧。3月8日,本报特派记者在北京了解到,江西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建议:恳请国家加强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支持。江西代表团在建议中提到,《南昌海昏侯墓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将成立副厅级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管理局,全权负责遗址的发掘、保护、研究和利用工...
随着441件出土文物在首都博物馆的惊艳亮相,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成为当下文化圈讨论最为火热的考古发现。 一座西汉列侯墓葬,一场考古成果展览……随着441件出土文物在首都博物馆的惊艳亮相,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成为当下文化圈讨论最为火热的考古发现。而墓中一件件珍贵的出土文物,背后所蕴藏的历史则引发了学界最精彩的讨论与猜想。 展览火爆:本周预约一票难求 最近刘贺有多火?看首都博物馆网站的预约情况就知道。昨...
近日,江西省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成果:经考古证实,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墎墩山上的海昏侯墓园主墓墓主人,系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同时,“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开展,441组件从海昏侯墓中发掘的文物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参观,令人赞叹不已。 作为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且...
6日下午,江西南昌红谷滩新区的新华书店内人声鼎沸,由21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的文学作品《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生今世》正举行签售会。 “您是开书店的吗?” “不是。这些都是买来送外地朋友的,他们对海昏侯很感兴趣。” 在签售会现场,范先生一次性买了200本书,他认为海昏侯墓是一次震撼的考古发掘,今后一定能成为南昌的城市名片。 记者了解到,这并非海昏侯的第一本出版物。中文传媒旗下出版社...
2015年11月14日,备受关注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副局长童明康,江西省领导姚亚平、朱虹、龚建华等出席启动仪式。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第一座真车马陪葬的墓葬,周边还寻找到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汉...
2日上午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专家正式对外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就是此前一直猜测的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海昏侯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确认墓主为刘贺的几宗直接和间接证据,发布会后他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表示,目前还没法检测墓主DNA。 海昏侯墓主墓开棺后全景 由于受土壤侵蚀,骨质保存不佳 信立祥向澎湃新闻...
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因墓主人身份的揭晓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而考古学家王仁湘提醒,参观者应走出只看“明星文物”的误区,“如果只是盯着金锭、火锅、酿酒器,海昏侯就太冤了。” 南昌海昏侯国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汉代列侯墓园。自2011年开始,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一直持续至今,已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