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记者从市文物部门获悉,经过前期走访和调查,我市现已基本摸清抗战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情况。全市现有登记抗战相关不可移动文物94处,其中市本级15处,嘉善县54处,平湖市4处,海盐县8处,海宁市6处,桐乡市7处。全部抗战遗存中,桐乡市女儿桥壕门1处建筑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文物保护点17处。 “在94处抗战遗址中,单体数量较多,达613个,主要是碉堡,往往一个...
11月18日,由中国文物协会民族民俗文物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少数民族抗战文物调研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围绕少数民族抗战文物保护主题展开。座谈会邀请了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彭卿云、中国文物学会黄元副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马自树、国家文物局顾问李晓东和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等几位老专家和领导同大家一起研讨交流。并有来自云南、河北、湖南、陕西等各省、自治区十几位专家代表发言。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11月17日,著名作家方军向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捐赠了一批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留下的军备物品等文物。 这批物品包括两只原侵华日军使用过的铁皮军备箱以及日马褡子等。据方军介绍,这两只箱子的原收藏者是抗日将士、原东北军上校军需官陈维刚。 方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抗战题材写作十余年,著有《最后的尊严》《亲历九一八》等十多本抗战题材著作。 宁波同泰嘉陵从2013年起关注抗战老兵,以宁波籍飞虎队英雄周训...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团结报》社主办,民革广东省委会、民革广州市委会与广州博物馆协办的“铭记与关爱——镜头中的抗战老兵”展于11月13日在广州博物馆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团结报社社长邵丹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周天鸿等出席了开幕式。 2014年12月,团结报社发起“镜头中的抗战老兵·团结行”活动,通过开展采访...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抗战文化遗产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不可迁移的固定物为表征的遗址,二是以可移动的非固化为表征的抗战文化遗产,具体涵盖抗战政治、军事机构活动遗址;指挥地及战场遗址;抗战英雄活动遗址和死难烈士纪念碑、塔、墓;抗战文化机构活动遗址;日军侵华罪行和人民灾难遗址、遗物;国际援华抗战、反战机构及人员活动遗址;名人住址、故居;抗战...
老兵、少年、鲜花、掌声……8名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手捧着少年敬献的鲜花,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接受历史赋予他们的尊重。 7月7日,安徽省政协召开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对口协商会议,来自9家省直单位的负责人与政协委员济济一堂,共商安徽省抗战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事宜。 今年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共同确定围绕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开展协商活动,并将其纳入今年20个重要协商课题之一。 为使得这次对口协商会议更加...
11月8日,嘉宾为王琦美术博物馆开馆揭幕。 周衡义 摄 图为王琦版画代表作《晚归》。 周衡义 摄 目前唯一健在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参与者王琦将毕生大多数作品和重要收藏捐赠给重庆,由8日在重庆开馆的王琦美术博物馆一一陈列展示。 上世纪三十年代,酷爱版画艺术的鲁迅先生倡导发起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鲁迅先生周围聚集了一批青年木刻家,以木刻作为“匕首和投枪”,...
中华门上的射击孔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70多年前的累累弹孔,是永远的痛,也是永远的警钟 刺眼的弹孔、已经发黑的弹片、镶嵌在城墙肚子里的射击孔……70多年前,在抵抗侵华日军的“南京保卫战”中,古老的南京城墙,最后一次展现了它的军事防御功能,在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4月起,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对“南京城墙抗战遗存”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南京城墙上现存的射击孔有20余处,弹孔无数。目前,...
中华门上的射击孔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光华门城门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弹孔日军在中山门城墙上观测南京城 70多年前的累累弹孔,是永远的痛,也是永远的警钟 刺眼的弹孔、已经发黑的弹片、镶嵌在城墙肚子里的射击孔……70多年前,在抵抗侵华日军的“南京保卫战”中,古老的南京城墙,最后一次展现了它的军事防御功能,在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4月起,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对“南京城墙抗战遗存”进...
这是 10月30日博物馆刚刚收到华侨捐赠的“抗战名将张发奎”签名戎装照 郑迅 摄 10月31日,“碧血侨光——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展览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广东华侨博物馆主办、海外11家华侨博物馆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海外华侨博物馆领导和华侨文博专家专程回来参加开幕式,同时启动“海外华侨文博专家看广东”活动。据悉,这是首次由海内外华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
10月31日,“碧血侨光——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展览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广东华侨博物馆主办、海外11家华侨博物馆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海外华侨博物馆领导和华侨文博专家专程回来参加开幕式,同时启动“海外华侨文博专家看广东”活动。据悉,这是首次由海内外华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抗战专题展览。 在抗战期间,情系中华的海外华侨以空前的规模组织起来,开展波澜壮阔的抗...
10月25日,中俄艺术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美术作品主题创作联展在新疆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不仅是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社会活动的延伸,更是自治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一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展览共展出新疆和俄罗斯艺术家专题创作的近百件作品,其中俄罗斯艺术家创作的油画作品31幅,包括俄罗斯人民画家普萨廖夫·维克多·潘捷列耶维奇创作的《占...
发生在70年前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一次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各民族,为了国家独立共同进行的一场伟大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今天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在这一全民族的卫国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无畏的少数民族将领,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白族抗战将领张公达将军即为其中之一。 张公达,字宏义,1902年诞生于云南大理龙尾古城,少年时期就读于苍...
抗战文物是重庆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抗战遗址395处,分布在22个区县,昨天,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公布《重庆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利用办法》,《办法》将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今后,我市每个抗战遗址都有自己的“管家”,个人参观游览抗战遗址时,有刻划、张贴、涂污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最高1000元的罚款。 首部抗日遗址保护利用地方规章 《重庆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利用办法》已于2015年9月17日...
图为中国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要求归还的刻有神兽“麒麟”图案的和平塔基石。 27日,中国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与南京市民代表团前往日本宫崎县厅,递交书面申请,要求日方归还战争时期掠夺的部分用作“和平塔”基石的古石。对此,虽然日本爱好和平的市民团体认为应该归还给中国,但是日本宫崎县首次明确表态拒绝归还。 据共同社27日报道,中国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当天向日方递交了书面申请。宫崎县城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