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20多天的考古发掘,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10多位专家在松滋市龙王井村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鱼类、鸟类、爬行类等古生物和古植物化石。据了解,此次发掘采集到30多块植物化石,10多块昆虫化石,114块完整鱼化石,2块松滋鸟头骨化石,2块金龙鱼头骨化石和1块蜥蜴肢骨化石等。在发掘的同时,中科院还开展了地质结构、古环境气候等方面综合调査研究。2002年,中科院专家在龙王井村首次发现“阿喀琉...
资料图 近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正对璧山区六棋乐园建设征地区发现的30余处地下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42座,发掘面积共计1950平方米,属规模较大的墓葬群。 据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大地介绍,这批文物点在去年2月被发现,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璧山区文管所随即进行了抢救性文物保护,这批墓葬大部分属于宋朝至明朝时期,少数为汉朝和清朝时...
位于会理县新安傣族乡的猴子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墓葬出土的两个带纹饰黑皮红色彩绘陶。摄影刘陈平 猴子洞遗址石棺墓。摄影刘陈平 大劈山墓地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中国西南,横断山脉由南向北,怒江、金沙江、岷江等多条水系纵贯其间。由于其上接甘青地区,下连滇西北高原,狭长的南北走廊地带成为民族活动和迁徙的...
埃及文物部22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附近发掘出古罗马皇帝、哲学名著《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的一尊大理石头像。 据埃及文物部官员艾曼·阿什马维介绍,马可·奥勒留的头像在埃及罕有发现。此次出土的头像甚至精细地雕刻着马可·奥勒留卷曲的头发和胡须,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据介绍,考古队是在清除阿斯旺以北50公里的考姆翁布神庙地下积水时发现这一头像的。目前,...
通州考古发现汉代至明清墓葬。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古代遗迹370处,其中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汉代窑址32座。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设中文物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从2018年初到现在,北京市配合各类建设工程开展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已达47项,其中勘探40项,发掘7项。 ...
记者19日从酒泉肃州区了解到,肃州区文物局在湿地景观大道施工现场,发现并清理了3座魏晋时期的古墓,截至目前古墓已全部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琥珀饰件等. 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3座墓葬均为砖室三室墓葬,其中有2座前室中镶嵌有壁画砖,据此分析,这些墓葬是魏晋时期的古墓。肃州区将根据发掘清理工作情况,研究制订保护方案,开展后续文物和墓室的保护工作。 肃州区果园镇和相邻的嘉...
近日,通州区潞城镇棚改工程中发现的汉代马蹄形窑址,烧制完成的青砖整齐排列在窑床上。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通州区考古又有新发现。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考古人员最近发现多座汉代至明清墓葬,其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较为罕见,证明了汉代砖室墓葬与窑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前完成考古勘探面积还仅占整个地块面积的一半,考古队员...
记者19日从酒泉肃州区了解到,肃州区文物局在湿地景观大道施工现场,发现并清理了3座魏晋时期的古墓,截至目前古墓已全部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琥珀饰件等。 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3座墓葬均为砖室三室墓葬,其中有2座前室中镶嵌有壁画砖,据此分析,这些墓葬是魏晋时期的古墓。肃州区将根据发掘清理工作情况,研究制订保护方案,开展后续文物和墓室的保护工作。 肃州区果园镇和相邻的嘉...
2018年4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与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在北京召开“盘龙城遗址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结项专家论证会”。出席会议的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学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苏荣誉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马燕如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胡东波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昌平教授、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万琳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霍海...
展出文物运抵安阳博物馆。(记者 麻翛然 摄) 4月12日晚8时20分,霏霏春雨中,装载着474件妇好墓出土文物的专车缓缓驶入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这是殷墟妇好墓文物出土42年后首次大批集中回到出土地。目前,这批文物全部安全进入市博物馆文物仓库待展。 2018年是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我市策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凤归大邑商——殷墟妇好文物安阳故里展》是其中重要活动之一。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3月25日,在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址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古代墓葬,经过桐城市文物管理所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文物37件(套)。 发现古墓后,桐城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人到现场查看,根据该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初步判定为北宋墓葬。随后,文管部门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 经统计,共出土37件(套)文物,包括开元通宝、青釉瓷钵等文物。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是一对魂瓶(灰陶质地),也叫谷仓罐,主...
近日,在埃及西部的沙漠中出土了2200年的寺庙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希腊罗马遗迹,其中包括一个人和狮子的雕像。 这一发现是由在Siwa绿洲和利比亚边境附近的一个挖掘地点工作的专家们发现的。 遗址包括石墙和寺庙的主要入口,通往一个庭院和通往其他房间的入口。 考古学家Abdel-Aziz al-Demiri说,发现的文物包括一个人的头部雕塑和两个石灰岩狮子,以及陶器、碎片和硬币。 ...
2018年2月,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在长葛黄河科技园工地抢救性清理一座汉墓,因该墓盗扰破坏严重,陪葬品几乎没有,仅在该墓清理出几块画像砖,其中一块发现的龙画像骏秀、飘逸,形神兼备、活灵活现。 该砖残长26厘米、宽17厘米,其中龙纹图案长22厘米、宽7厘米。主图是一条云中飞龙,点缀纹饰有凤鸟、游鱼、寿龟、金蟾、乳丁等。该龙首有双角,双目流转,巨口有牙,长舌吐信,唇须飘散,前身双翅张开,前双...
此次出土了700多件器物标本 记者昨日从河源市龙川县博物馆获悉,由《广州日报》独家报道的龙川县鹤市镇富石村和莲坑村发掘出2处新石器晚期古人类遗址,经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川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抢救性发掘和整理,目前两处新石器晚期遗址共初步统计出700多件古人类使用过的器物标本;这些出土文物现收藏于龙川县博物馆内。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龙川县博物馆对在建中河惠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