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31日,第二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隆重开幕,来自中国以及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东帝汶等11个东南亚国家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柬埔寨副首相索安、印度尼西亚前国会议长马尔祖基、泰国前国会主席兼下院议长颇钦·蓬拉军及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穆克坦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发表致辞并出席配套人文交流活动。由中华文化...
31日,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文化融合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文化、艺术、历史、考古、经济、外交等多个学术领域的50余位专家会聚一堂,探讨了未来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文化建设、交流与合作,并通过学术探讨试图为文化相关的交流合作提供参考依据与理论基础。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在开幕致辞中阐释了论坛的中心议题:“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建设‘一带一路’无疑会增进...
4月12日,海兴与唐代沧州港海上丝绸之路北方起点学术座谈会在海兴县举行。国内知名唐史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海兴与唐代沧州港的历史渊源”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北方起点”课题,认真谋划沧州如何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接轨,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通过海兴县文史学者多年的研究和印证,推断沧州东部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北方重要起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大致是沿大运河——无棣沟(古黄河下游)——大口河(出...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杨正泉应邀出席在京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做了主旨演讲。 杨正泉认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实现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两个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结合的深刻、灵活运用——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亚洲、扩展到世界。 杨正泉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中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与...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应邀出席在京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做讲话并答记者问。 刘建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碰撞,是根据新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内“新常态”提出的一项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国际战略助推器,是今后较长时间内中国对外开放、社会发展的总规划。 “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
近期,2015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召开。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政界、商界、学界精英人士深入探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方如何加强合作迈向命运共同体。对于文化艺术界而言,以“美的力量:世界文化艺术的未来”为主题的分论坛引发关注。 在博鳌论坛期间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词汇—21世纪文化艺术的丝绸之路,这也成为这次分论坛的讨论核心。来自博物馆、拍卖行、基金会等文化机构的负责人齐聚...
近期,2015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召开。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政界、商界、学界精英人士深入探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方如何加强合作迈向命运共同体。对于文化艺术界而言,以“美的力量:世界文化艺术的未来”为主题的分论坛引发关注。 在博鳌论坛期间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词汇——21世纪文化艺术的丝绸之路,这也成为这次分论坛的讨论核心。来自博物馆、拍卖行、基金会等文化机构的负责人齐聚一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认识新疆文物的独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014年4月,他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把自身的区域性对外开放战略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向西开放的总体...
近日,中国文化交流网执行总编徐蕴峰在北京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图·像思维(易·像学说)提出者张学栋先生进行了对话,针对“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大跨越的新机遇话题作了交流。兹录之,以飨读者。 徐蕴峰:简称“徐” 张学栋:简称“张” 一、“一带一路”:挖掘文化创意元素的超级“大宝库” “徐”:记得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
日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单位的考古、文保、博物专家,就“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的讨论。 认知:沿线遗产保护,是“一带一路”战略基石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西安博物院期间,强调要把“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沿线现存的...
日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单位的考古、文保、博物专家,就“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的讨论。 认知:沿线遗产保护,是“一带一路”战略基石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西安博物院期间,强调要把“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沿线现存的大量文化遗产...
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建设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发展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承载著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目前我国境内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主要...
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建设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发展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不少文化界委员建议,“一带一路”不光要有经济内容,还要在文化上有所作为。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陈维亚说,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对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明从古代丝绸之路走向西方。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打通中国与欧亚大陆经济文化的新通道,意义深远。 “我们发现,‘一带一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