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1日,《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主任、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省文物局副局长肖学智、白坚,《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主编魏文斌等以及省文物局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白坚通报了 《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历程及目前进展情况;研究通过了编委会及编辑部组成人员名单;与会人员围绕编纂工作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就编纂工...
4月6日,敖汉旗文物部门抽调考古专业人员组成文物保护调查工作队,深入全旗各地全面开展文物保护田野调查工作。 为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避免在生产建设等过程中发生破坏古遗址事件,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春耕来临、全旗生态建设即将开始之际,敖汉旗文物部门提前介入,从全旗4000余处古遗址中,筛选出保存较好的800余处各个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列入旗政府保...
4月6日上午,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民族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传承人群果洛培训班在青海民族大学正式开班,来自海北、海南、果洛等地的61名代表性传承人学徒及掌握一定唐卡技能的中青年民间艺人在此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果洛州文化体育局相关领导及青海民族大学主要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 仪式上,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张承伟对培训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并...
宜宾面塑传承人赖维君制作的栩栩如生的面塑 4月8日,记者从宜宾市文广新局获悉,四川省第6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日前已出炉。宜宾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坝高装传承人李陶、苗族蜡染传承人王力洪,省级非遗项目宜宾面塑传承人赖维君、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孙洪、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曹祉清名列其中。 2015年10月,四川省文化厅开始对全省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选,经半年时间的认定...
记者昨天获悉,福建省水利厅日前公布全省第一批45处福建省水文化遗产名单,福清市天宝陂榜上有名。 天宝陂位于龙江街道观音埔村,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闽中地区现有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宝陂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年—1016年)重修,改称“祥符陂”。元符元年(1098年)再度重修,熔铜汁固其基,又改称“元符陂...
记者从聊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近日,省政府正式公布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临清什香面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据记载,临清什香面早于明代在京杭大运河山东两岸就很流行,临清“什香面”即《金瓶梅》小说中提到的“温面”。据民间相传:该面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临清时,曾享用过并亲自为其赐名。相传至今,已成临清最具运河文化特色的代表主食之一。今天,大家看到的临清“什香面”,用“金瓶梅”小说中所提...
4月6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徐会之故居揭牌仪式在县委党校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铁龙,徐会之之子、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刘凡,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辉,黄冈市政协主席王静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孙璜清,市委常委、秘书长洪再林,团风县委书记刘应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丰成,县政协主席杜泉源,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伊立恒等领导出席。 周铁龙和罗辉共...
近日,记者走进一直扮演着“野外长城守护神”角色的内蒙古包头市边防支队达尔罕边防派出所,探寻内蒙古大草原首支党政警企民马背文物保护“骑兵”鲜为人知的故事。 野外文保新生力量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1.2万平方公里边境地区和88.6公里边境线上,马仍然是广大边防官兵执勤巡逻、守边护边的亲密战友。 包头市边防支队支队长李军告诉记者,根据达茂...
2016年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51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31周年。为纪念、宣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及各国委员会在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理念和贡献,同时展示淄博市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淄博市文物管理局特举办“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现面向社会招募30名文物爱好者,在4月17日对洪山镇土峪村教堂、淄矿集团德日建筑群等古遗址古建筑进行集体参观考察。 据悉,此次参观考...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文物拍卖企业达436家企业,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成交额300余亿元。”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旗下艺委会发布一份《2015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情况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2015年市场规模较上年有所下调,上拍量下降13.96%、成交量下降13.40%、成交额下降15.38%. 从市场结构上看,近现代和当代书画的缩水直接拉动整体市场下滑;古代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宫...
4月8日,徐州市文物工作会议暨2014-2015年度依法文物、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会议总结回顾“十二五”时期全市文物事业发展情况,部署“十三五”时期文物事业发展目标和2016年文物工作重点任务, 并对依法保护文物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文物工作以文化强市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保护和利用两大主线,全面完成了“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文物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全国文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主抓重、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文物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近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就“十二五”时期我国文物事业发展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十二五”即将收官。回眸五年,请问“十二五”时期文物事业发展给您印象深刻的方面有哪些? 刘玉珠:回...
4月6日,全省文物系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专题座谈会在沈阳召开。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丁辉出席座谈会。全省14个市、2个省管县的文化(文物)局分管领导、文化厅直属文博单位负责人、省文物专家及文物局工作人员共40余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丁辉组织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意见》全文,并对有关条款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意见》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举措明确,意义...
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发源地之一,在通过立法防止重要文物外流方面有较长历史。早在1919年魏玛共和国成立之初即通过立法,规定重要艺术品须登入国家“财产清单”。清单中的艺术品须咨询国家内政部任命的专门委员会意见,并征得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同意后,方可运出国境。 二战后,联邦德国于1955年制定了《防止文化财产外流法》,该法沿革1919年法律精神,确认以制定财产清单的形式防止文物外流。2007年,德国加入联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促进全省文物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发展,近日,湖北省文物局印发《关于推行文物安全保护一处一策工作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全省各地迅速建立完善“一处一策”工作机制,强化文物安全精细化、精准化管理。 全面推行文物安全保护“一处一策”工作机制是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要求,根据文物保护单位所处环境、管理使用情况、安全风险等级等因素,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